八字成語 八字成語大全 共收錄八字成語441條
成語標題 | 成語解釋 |
安危相易,禍福相生 | 易:變易,轉(zhuǎn)變。平安與危難互相轉(zhuǎn)化,災禍與幸;橐蚬 |
安于故俗,溺于舊聞 | 俗:習俗。溺:沉溺,陷入。拘守于老習慣,局限于舊見聞。形容因循守舊,安于現(xiàn)狀。 |
鞍不離馬,甲不離身 | 甲:鎧甲,古人打仗時穿的護身衣。馬不卸鞍,人不解甲。處于高度警惕狀態(tài)。 |
八公山上,草木皆兵 | 八公山:在安徽淮西市西。將八公山上的草木,都當作是士兵。形容極度驚恐,疑神疑鬼。 |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 八仙:道教傳說中的八位神仙。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辦法。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領(lǐng)互相比賽。 |
白刀子進,紅刀子出 | 指要殺人見血、動手拼命。紅刀子:帶血的刀子。 |
白沙在涅,與之俱黑 | 涅:黑土。白色的細沙混在黑土中,也會跟它一起變黑。比喻好的人或物處在污穢環(huán)境里,也會隨著污穢環(huán)境而變壞。 |
百不為多,一不為少 | 指難得的好人或好東西。—— 八字成語 |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 佛家語,比喻道行、造詣雖深,仍需修煉提高。比喻雖已達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滿足,還要進一步努力。 |
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 比喻藝術(shù)及科學的不同派別及風格自由發(fā)展與爭論。 |
百萬買宅,千萬買鄰 | 比喻好鄰居千金難買。 |
百足之蟲,斷而不蹶 | 比喻勢力雄厚的集體或個人一時不易垮臺。同“百足之蟲,至死不僵”。 |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 百足:蟲名,又名馬陸或馬蚿,有十二環(huán)節(jié),切斷后仍能蠕動。比喻勢家豪族,雖已衰敗,但因勢力大,基礎(chǔ)厚,還不致完全破產(chǎn)。 |
百足之蟲,至斷不蹶 | 比喻勢力雄厚的集體或個人一時不易垮臺。同“百足之蟲,至死不僵”。 |
百足之蟲,至死不僵 | 百足:蟲名,軀干計二十節(jié),切斷后仍能蠕動。僵:肢體僵硬不能活動。比喻勢力雄厚的集體或個人一時不易垮臺。 |
敗事有余,成事不足 | 指非但辦不好事情,反而常常把事情搞壞。 |
傍觀者審,當局者迷 | 指局外人對事物觀察得周詳慎密,當事人則往往會迷惑糊涂。 |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趕不上前面的,卻超過了后面的。這是滿足現(xiàn)狀,不努力進取的人安慰自己的話。有時也用來勸人要知足。 |
避其銳氣,擊其惰歸 | 其:他的;銳氣:勇猛的氣勢;惰:松懈善于用兵之人,總是避開敵人初來時的氣勢,等敵人疲憊時再狠狠打擊。 |
冰炭不言,冷熱自明 | 比喻內(nèi)心的誠意不用表白,必然表現(xiàn)在行動上。 |
兵藏武庫,馬入華山 | 兵器藏進武庫,軍馬放入華山。指天下太平。 |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 指根據(jù)具體情況,采取靈活的對付辦法。 |
兵來將敵,水來土堰 | 指根據(jù)具體情況,采取靈活的對付辦法。—— 八字成語大全 |
兵來將迎,水來土堰 | 指根據(jù)具體情況,采取靈活的對付辦法。 |
兵馬不動,糧草先行 | 作戰(zhàn)時兵馬還沒出動,軍用糧草的運輸要先行一步。后泛指行動前須作好準備工作。 |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 指出兵之前,先準備好糧食和草料。比喻在做某件事情之前,提前做好準備工作。 |
不經(jīng)一事,不長一智 | 智:智慧,見識。不經(jīng)歷一件事情,就不能增長對那件事情的見識。 |
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 不要求立功,只希望沒有錯誤。 |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 不進老虎洞,就不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擔風險就不可能取得成果。 |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 焉:怎么。不進老虎窩,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親歷險境就不能獲得成功。 |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 比喻只有破除舊的、錯誤的東西,才能建立新的、正確的東西。 |
不塞下流,不止不行 | 指對佛教、道教如不阻塞,儒家學說就不能推行,F(xiàn)比喻不破除舊的、壞的東西,新的、好的東西就建立不起來。 |
不識人間有羞恥事 | 不知道人世間還有羞恥之事。形容恬不知恥。 |
不以規(guī)矩,不成方圓 | 規(guī):圓規(guī);矩:曲尺。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則。 |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 不擔任這個職務,就不去過問這個職務范圍內(nèi)的事情。 |
不知人間有羞恥事 | 形容無恥到極點。—— 八字成語 |
不知有漢,何論魏晉 | 不知道有漢朝,三國魏及晉朝就更不知道了。形容因長期脫離現(xiàn)實,對社會狀況特別是新鮮事物一無所知。也形容知識貧乏,學問淺薄。 |
藏之名山,傳之其人 | 把著作藏在名山,傳給志趣相投的人。 |
藏諸名山,傳之其人 | 諸:之于的合音;傳:傳布流傳;其人:同道。把著作藏在名山,傳給后來志趣相投的人。 |
差若毫厘,謬以千里 | 開始時雖然相差很微小,結(jié)果會造成很大的錯誤。 |
差以毫厘,謬以千里 | 差:相差;毫厘:很小的計量單位;謬:同“繆”。開始時相差很微小,結(jié)果會造成很大的錯誤。 |
差以毫厘,失之千里 | 開始時雖然相差很微小,結(jié)果會造成很大的錯誤。 |
差之毫厘,謬以千里 | 開始時雖然相差很微小,結(jié)果會造成很大的錯誤。 |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 開始時雖然相差很微小,結(jié)果會造成很大的錯誤。 |
蟬翼為重,千鈞為輕 | 把蟬的翅膀看成是重的,三萬斤的重量看成是親輕的。喻指是非顛倒,真?zhèn)位煜?/td> |
成事不足,敗事有余 | 不能把事情辦好,反而把事情弄壞。多用來指斥辦事拙劣或故意不讓事情辦成的人。 |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 蕭何:漢高祖劉邦的丞相。成事由于蕭何,敗事也由于蕭何。比喻事情的成功和失敗都是由這一個人造成的。 |
成則為王,敗則為寇 | 舊指在爭奪政權(quán)斗爭中,成功了的就是合法的,稱帝稱王;失敗了的就是非法的,被稱為寇賊。含有成功者權(quán)勢在手,無人敢責難,失敗者卻有口難辯的意思。 |
成則為王,敗則為虜 | 舊指在爭奪政權(quán)斗爭中,成功了的就是合法的,稱帝稱王;失敗了的就是非法的,被稱為俘虜。含有成功者權(quán)勢在手,無人敢責難,失敗者卻有口難辯的意思。 |
成則為王,敗則為賊 | 舊指在爭奪政權(quán)斗爭中,成功了的就是合法的,稱帝稱王;失敗了的就是非法的,被稱為寇賊。含有成功者權(quán)勢在手,無人敢責難,失敗者卻有口難辯的意思。 |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 城門失火,大家都到護城河取水,水用完了,魚也死了。比喻因受連累而遭到損失或禍害。 |
乘興而來,敗興而歸 | 興:興致,興趣。趁著興致來到,結(jié)果很掃興的回去。 |
吃著碗里瞧著鍋里 | 比喻貪心不足。—— 八字成語大全 |
尺蚓穿堤,能漂一邑 | 蚯蚓雖小,但它把堤岸穿透了,就能把整個城市淹沒。比喻不注意小的事故,就會引起大禍。 |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 短:不足,長:有余。比喻各有長處,也各有短處,彼此都有可取之處。 |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 | 眼紅:激怒的樣子。仇敵碰在一起,彼此更加激怒。 |
仇人相見,分外明白 | 指當敵對的雙方相逢時,彼此對對方都格外警覺和敏感。 |
仇人相見,分外眼紅 | 眼紅:激怒的樣子。仇敵碰在一起,彼此更加激怒。 |
仇人相見,分外眼明 | 指當敵對的雙方相逢時,彼此對對方都格外警覺和敏感。 |
仇人相見,分外眼睜 | 指當敵對的雙方相逢時,彼此對對方都格外警覺和敏感。 |
丑媳婦總得見公婆 | 比喻隱藏不住,總要露相。 |
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 原指出兵攻擊對方不防備的地方。后亦指行動出乎人的意料。 |
出其不意,攻其無備 | 原指出兵攻擊對方不防備的地方。后亦指行動出乎人的意料。 |
出其不意,掩其不備 | 原指出兵攻擊對方不防備的地方。后亦指行動出乎人的意料。 |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 春天萌生,夏天滋長,秋天收獲,冬天儲藏。指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一般過程。亦比喻事物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 |
此而可忍,孰不可忍 | 這個如能容忍,還有什么不能容忍呢! |
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 從:順隨。順隨善良象登山一樣,順隨惡行象山崩一樣。比喻學好很難,學壞極容易。 |
單則易折,眾則難摧 | 勢孤力單,容易受人欺負;從多氣壯,別人不敢欺侮。 |
澹泊明志,寧靜致遠 | 澹泊:不追求名利;寧靜:心情平靜沉著。不追求名利,生活簡樸以表現(xiàn)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穩(wěn)沉著,專心致志,才可有所作為。 |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 當局者:下棋的人;旁觀者:看棋的人。當事人被碰到的事情搞糊涂了,旁觀的人卻看得很清楚。 |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 原意是宗教家告誡修行的人要警惕外界的誘惑。后比喻取得一定成就以后往往面臨新的更大的困難。 |
道高益安,勢高益危 | 益:更加;勢:權(quán)勢。道德越高尚,為人處事好,就越安全;權(quán)勢越大,更容易濫用權(quán)力,剛愎自用,就越危險。 |
道遠知驥,世偽知賢 | 驥:良馬。路途遙遠才可以辨別良馬,世間的虛偽狡詐才能鑒別賢才。比喻經(jīng)過長久的磨練,才能看出人的優(yōu)劣。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道:道義;寡:少。站在正義方面,會得到多數(shù)人的支持幫助;違背正義,必陷于孤立。 |
得人者昌,失人者亡 | 人:指人心。得人心的就能興隆,失去人心的就要滅亡。 |
東向而望,不見西墻 | 比喻主觀片面,顧此失彼。—— 八字成語 |
東隅已逝,桑榆非晚 | 東隅:指日出處,表示早年。桑榆:指日落處,表示晚年。早年的時光消逝,如果珍惜時光,發(fā)憤圖強,晚年并不晚。 |
冬寒抱冰,夏熱握火 | 冬天寒冷卻要抱冰,夏天炎熱卻要握火。形容刻苦自勉。 |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 見:顯現(xiàn)。讀書上百遍,書意自然領(lǐng)會。指書要熟讀才能真正領(lǐng)會。 |
獨此一家,別無分店 | 原是一些店鋪招攬生意的用語,向顧客表明他沒分店,只能在他這一家店里買到某種商品。泛指某種事物只有他那兒有,別處都沒有。 |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 指不管閑事,事情越少越好。 |
多一事不如省一事 | 指不管閑事,事情越少越好。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
蛾眉倒蹙,鳳眼圓睜 | 蛾眉:細長的眉毛;蹙:皺;鳳眼:長而大的雙眼皮眼睛。形容美女發(fā)怒的面容 |
餓死事小,失節(jié)事大 | 失節(jié):原為封建禮教指女子失去貞操,后泛指失去節(jié)操。貧困餓死是小事,失節(jié)事情就大了。 |
恩人相見,分外眼青 | 分外:格外;眼青:親熱。形容恩人見面,格外親熱 |
兒女情長,英雄氣短 | 指男女之間戀情綿綿不斷,而慷慨奮發(fā)的氣概消沉不足 |
兒女情多,風云氣少 | 指男女相愛的感情多,胸懷大局的氣概少。比喻文藝作品中男歡女愛多,社會斗爭題材少 |
耳聽是虛,眼見是實 | 虛:虛假。聽到的不足信,親眼看到的才真實可靠 |
耳聽是虛,眼見為實 | 虛:虛假。聽到的不足信,親眼看到的才真實可靠 |
耳聞是虛,眼觀為實 | 親自聽到的還不足為信,只有親眼看到的才是真實可靠的。 |
二虎相斗,必有一傷 | 兩只兇惡的老虎爭斗起來,其中必有一只受傷。比喻敵對雙方實力都很強,激烈斗爭的結(jié)果,必有一方吃虧。 |
二人同心,其利斷金 | 比喻只要兩個人一條心,就能發(fā)揮很大的力量。 |
翻手為云,覆手為雨 | 形容人反復無;驊T于耍手段。 |
方以類聚,物以群分 | 方:方術(shù),治道的方法;物:事物。原指各種方術(shù)因種類相同聚在一起,各種事物因種類不同而區(qū)分開。后指人或事物按其性質(zhì)分門別類。 |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 防:阻止;甚:超過。阻止人民進行批評的危害,比堵塞河川引起的水患還要嚴重。指不讓人民說話,必有大害。 |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 佛家勸人改惡從善的話。比喻作惡的人一旦認識了自己的罪行,決心改過,仍可以很快變成好人。 |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 指人或事物變化無常,分合無定。—— 八字成語大全 |
焚林而田,竭澤而漁 | 竭:使……干涸;漁:打魚。燒毀森林捕捉野獸,排干湖水去捕捉魚。比喻只顧眼前的利益,無止境地索取而不留余地。 |
風高放火,月黑殺人 | 風高:風非常大。月黑:指黑夜。趁風大放火,趁黑夜殺人。形容盜匪趁機作案的行徑。 |
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 唳:鳥鳴。聽到風聲和鶴叫聲,都疑心是追兵。形容人在驚慌時疑神疑鬼。 |
佛高一尺,魔高一丈 | 原為佛家告誡修行者,要警惕外界誘惑。佛,指佛法;魔,指魔法。后用以比喻一方勢力(多指正義的)增長,與之對立的另一方勢力(多指非正義的)則加倍增長。 |
佛是金妝,人是衣妝 | 指佛靠金子裝點,人靠衣飾打扮。比喻人內(nèi)里不足,要靠外表。 |
佛是金裝,人是衣裝 | 意為佛像的光彩要靠涂金,人樣的俊俏要靠衣飾。比喻人內(nèi)里不足,要靠外表。 |
福不重至,禍必重來 | 福不會接連而來,禍災卻會接踵而至。 |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 指幸運事不會連續(xù)到來,禍事卻會接踵而至。 |
蝮蛇螫手,壯士解腕 | 手腕被腹蛇咬傷,便立即截斷,以免毒液延及全身,危及生命。比喻事到緊要關(guān)頭,必須下決心當機立斷。也比喻犧牲局部,照顧全局。 |
公修公德,婆修婆德 | 指修德屬個人,不得兼代。 |
攻其一點,不及其余 | 對于人或事不從全面看,只是抓住一點就攻擊。多指有偏見的批評。 |
攻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 | 攻:攻打;克:攻克。沒有攻占不下來的。形容力量無比強大。 |
攻無不取,戰(zhàn)無不勝 | 沒有攻占不下來的。形容力量無比強大。 |
狗口里生不出象牙 | 比喻壞人說不出好話。同“狗口里吐不出象牙”。 |
狗口里吐不出象牙 | 比喻壞人說不出好話。 |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 比喻壞人嘴里說不出好話來。—— 八字成語 |
關(guān)東出相,關(guān)西出將 | 關(guān):函谷關(guān)。函谷關(guān)以東的地區(qū),民風好文,多出宰相;函谷關(guān)以西的地區(qū),民風好武,多出將帥。 |
關(guān)門養(yǎng)虎,虎大傷人 | 比喻縱容助長壞人壞事,到頭來自己受害。 |
歸師勿掩,窮寇勿追 | 掩:乘人不備進行襲擊。不能襲擊撤退的軍隊,也不能追殺走投無路的敵人。指特定情況下要防止敵人拼死反擊,以免不測的犧牲。 |
韓信將兵,多多益善 | 將:統(tǒng)率,指揮。比喻越多越好。 |
韓信用兵,多多益辦 | 比喻越多越好。同“韓信將兵,多多益善”。 |
毫不利己,專門利人 | 絲毫不為個人利益著想,一心一意做有利于他人的事情。 |
毫末不札,將尋斧柯 | 比喻禍害萌生時若不重視,釀成大患,再要消除,就很困難。 |
豪厘不伐,將用斧柯 | 豪,通“毫”。比喻禍害初萌生時若不加重視,釀成大患后再要消除,就很困難。 |
豪末不掇,將成斧柯 | 豪,通“毫”。比喻禍害初萌生時若不加重視,釀成大患后再要消除,就很困難。 |
涸澤而漁,焚林而獵 | 涸:使水干枯;澤:聚水的洼地;焚:燒毀。把池水戽干來捕魚,將林地燒毀來打獵。比喻只圖眼前利益,不作長遠打算。 |
呼之即來,揮之即去 | 即:就,立刻;揮:揮手。叫他來就來,叫他走就走。形容統(tǒng)治階級對下屬或奴才的任意使喚。 |
虎生三子,必有一彪 | 比喻眾多子女之中,一定有一個超群出眾的人。 |
黃鐘毀棄,瓦釜雷鳴 | 黃鐘被砸爛并被拋置一邊,而把泥制的鍋敲得很響。比喻有才德的人被棄置不用,而無才德的平庸之輩卻居于高位。 |
誨爾諄諄,聽我藐藐 | 教誨不倦的樣子。藐藐:疏遠的樣子。講的人不知疲倦,聽的人若無其事。形容徒費唇舌。 |
禍從口出,患從口入 | 指說錯了話要惹禍,吃錯了東西要生病。后多以強調(diào)言語必須謹慎。 |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 失:錯過。指時機難得,必需抓緊。 |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 指時機難得,必需抓緊,不可錯過。—— 八字成語大全 |
積土為山,積水為海 | 把土堆起來可以成山,把水蓄起來可以成海。比喻積少成多。 |
急驚風撞著慢郎中 | 患急病遇到了慢性子的醫(yī)生。比喻緩慢的行動趕不上緊急的需要。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欲:希望;勿:不要;施:施加。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給別人。 |
既有今日,何必當初 | 既然現(xiàn)在后悔,當初為什么要那樣做?。 |
家累千金,坐不垂堂 | 指家財富有的人常自珍愛,不自蹈險地。 |
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 敝帚:破掃帚;享:供奉。自家的破掃帚被認為價值千金。比喻自己的東西即使不好也倍覺珍貴。有時用于自謙。 |
家有弊帚,享之千金 | 弊帚:破掃帚;享:供奉。自家的破掃帚被認為價值千金。比喻自己的東西即使不好也倍覺珍貴。有時用于自謙。 |
嫁雞隨雞,嫁狗隨狗 | 封建禮教認為,女子出嫁后,不論丈夫好壞,都要永遠跟從。 |
奸同鬼蜮,行若狐鼠 | 奸詐象鬼蜮,狡猾象狐鼠。比喻人惡劣到極點。 |
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 指要同時聽取各方面的意見,才能正確認識事物;只相信單方面的話,必然會犯片面性的錯誤。 |
見可而進,知難而退 | 根據(jù)實際情況決定進攻和退卻。 |
見之不取,思之千里 | 見到時不拿過來,以后再想要就更難辦了。 |
江山好改,本性難移 | 形容人的本性難以改變。同“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
江山好改,秉性難移 | 舊時俗語。強調(diào)人要改變習性是非常困難的。 |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 人的本性的改變,比江山的變遷還要難。形容人的本性難以改變。 |
江山易改,秉性難移 | 舊時俗語。強調(diào)人要改變習性是非常困難的。 |
江山易改,稟性難移 | 人的本性的改變,比江山的變遷還要難。形容人的本性難以改變。 |
將欲取之,必先與之 | 要想奪取些什么,得暫且先給些什么。指先付出代價以誘使對方放忪警惕,然后找機會奪取。 |
教婦初來,教兒嬰孩 | 指對一個人施加教育應該及時及早。—— 八字成語 |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 | 足赤:足金,純金。沒有純而又純的金子。比喻沒有十全十美的事物。也比喻不能要求一個人沒有一點缺點錯誤。 |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 金玉:比喻華美;敗絮:爛棉花。外面象金象玉,里面卻是破棉絮。比喻外表很華美,而里面一團糟。 |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靠著朱砂的變紅,靠著墨的變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變好,接近壞人可以使人變壞。指客觀環(huán)境對人有很大影響。 |
進思盡忠,退思補過 | 在朝廷做官,就忠心耿耿報效君主;辭官隱退時,就反省自己,以彌補過失。 |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 人的誠心所到,能感動天地,使金石為之開裂。比喻只要專心誠意去做,什么疑難問題都能解決。 |
靜如處女,動如脫兔 | 處女:未嫁的女子;脫兔:逃跑的兔子。指軍隊未行動時象未出嫁的姑娘那樣持重;一行動就象飛跑的兔子那樣敏捷。 |
靜若處子,動若脫兔 | 指軍隊未行動時就像未出嫁的女子那樣沉靜,一行動就像逃脫的兔子那樣敏捷。 |
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 鞠躬:彎著身子,表示恭敬、謹慎;盡瘁:竭盡勞苦;已:停止。指勤勤懇懇,竭盡心力,到死為止。 |
鞠躬盡力,死而后已 | 恭敬勤謹,盡心竭力工作,一直到死為止。 |
舉如鴻毛,取如拾遺 | 舉一根羽毛,拾一件東西。比喻事情容易做,不費氣力。 |
涓涓不壅,終為江河 | 壅:堵塞。細小的水流如果不堵塞,終將匯合成為大江大河。比喻對細小或剛剛萌芽的問題不加注意或糾正,就會釀成大的問題。 |
君子一言,快馬一鞭 | 比喻一言為定,決不翻誨。 |
看菜吃飯,量體裁衣 | 量體:用尺量身材的大小長短。裁:裁剪。比喻根據(jù)具體情況辦事。 |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 比喻自己所在的地方有什么條件,就依靠什么條件生活。 |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 佛教語。意指塵世如同苦海,無邊無際,只有悟道,才能獲得超脫。亦以比喻罪惡雖重,只要悔改,便有出路。 |
來者不善,善者不來 | 來的不懷善意,有善意的不會來。—— 八字成語 |
癩蛤蟆想吃天鵝肉 | 比喻人沒有自知之明,一心想謀取不可能到手的東西。 |
老鼠過街,人人喊打 | 比喻害人的東西,大家一致痛恨。 |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 烈士:志向遠大的英雄。已:停止,衰減。英雄到了晚年,壯志雄心并不衰減。 |
裂冠毀冕,拔本塞源 | 冕:古代王侯卿大夫所戴的禮帽;本:樹根。原比喻諸侯背棄禮法,侵犯天子的直接領(lǐng)地。后用作臣下推翻國君,奪取王位的代稱。 |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 腐:臭;樞:門軸;蠹:蛀。流動的水不會發(fā)臭,經(jīng)常轉(zhuǎn)動的門軸不會腐爛。比喻經(jīng)常運動的東西不易受侵蝕。 |
流水不腐,戶樞不螻 | 比喻經(jīng)常運動的東西不易受侵蝕。同“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
路見不平,拔刀相助 | 在路上遇見欺負人的事情,就挺身而出幫助受害的一方。舊時為人們所稱道的一種俠義行為。 |
落花有意,流水無情 | 比喻這一方面有情,那一方面無意(多指男女戀愛)。 |
麻雀雖小,肝膽俱全 | 比喻事物體積或規(guī)模雖小,具備的內(nèi)容卻很齊全。 |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 比喻事物體積或規(guī)模雖小,具備的內(nèi)容卻很齊全。 |
眉頭一皺,計上心來 | 形容略一思考,猛然想出了一個主意。 |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 靡:無;初:開始;鮮:少;克:能。事情都有個開頭,但很少能到終了。多用以告誡人們?yōu)槿俗鍪乱剖忌平K。 |
明察秋毫,不見輿薪 | 目光敏銳,可以看清鳥獸的毫毛,而看不到一車柴草。比喻為人精明,只看到小節(jié),看不到大處。 |
明槍好躲,暗箭難防 | 指公開攻擊容易對付,暗地陷害劫難于防備。亦作“明槍易躲,暗箭難防”。 |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 | 明處來的槍容易躲開,暗中射來的箭難以提防。比喻種種公開的和隱蔽的攻擊。 |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 指劉邦將從漢中出兵攻項羽時,故意明修棧道,迷惑對方,暗中繞道奔襲陳倉,取得勝利。陳倉,古縣名,在今陜西省寶雞市東。 |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 比喻用一種假象迷惑對方,實際上卻另有打算。—— 八字成語大全 |
磨而不磷,涅而不緇 | 磨了以后不變薄,染了以后不變黑。比喻意志堅定的人不會受環(huán)境的影響。 |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 魔:惡鬼;道:道行,道法。比喻正義始終壓倒邪惡。 |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 舊諺。意思是自己已經(jīng)盡力而為,至于能否達到目的,那就要看時運如何了。 |
寧可清貧,不作濁富 | 寧愿清白而遭受貧困,決不污濁而享受富貴。 |
寧可玉碎,不能瓦全 | 寧做玉器被打碎,不做陶器得保全。比喻寧愿為正義而死,不愿茍全性命。 |
寧為雞口,不為牛后 | 牛后:牛的肛門。寧愿做小而潔的雞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門。比喻寧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聽人支配。 |
寧為雞口,無為牛后 | 比喻寧居小者之首,不為大者之后。 |
寧為雞口,毋為牛后 | 比喻寧居小者之首,不為大者之后。同“寧為雞口,無為牛后”。 |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 寧做玉器被打碎,不做瓦器而保全。比喻寧愿為正義事業(yè)犧牲,不愿喪失氣節(jié),茍且偷生。 |
跑了和尚跑不了廟 | 指縱然一時躲掉,但由于其他無法擺脫的牽累,最后還是無法脫身。 |
跑了和尚跑不了寺 | 指縱然一時躲掉,但由于其他無法擺脫的牽累,最后還是無法脫身。同“跑了和尚跑不了廟”。 |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 蓬昔日長在大麻田里,不用扶持,自然挺直。比喻生活在好的環(huán)境里,得到健康成長。 |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 焉:哪兒;附:依附。皮都沒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礎(chǔ),就不能存在。 |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 百姓本沒有罪,因身藏璧玉而獲罪。原指財寶能致禍。后亦比喻有才能、有理想而受害。 |
棋高一著,縛手縛腳 | 本指棋藝,后比喻技術(shù)高人一頭,對方就無法施展本領(lǐng)。 |
千部一腔,千人一面 | 成千部書都是一種寫法,成千個人都是一個面孔。比喻都是老一套,沒有變化(多指創(chuàng)作)。 |
千棰打鑼,一棰定聲 | 比喻在眾說紛紜的情況下發(fā)表決定性的意見。同“千錘打鑼,一錘定音”。 |
千錘打鑼,一錘定音 | 比喻在眾說紛紜的情況下發(fā)表決定性的意見。 |
千金用兵,百金求間 | 極言用兵時離間對方的重要。—— 八字成語 |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 指將才難得。 |
千里餽糧,士有饑色 | 指遠糧不解近饑。 |
千里之堤,毀于蟻穴 | 一個小小的螞蟻洞,可以使千里長堤潰決。比喻小事不注意會造成大亂子。 |
千里之堤,潰于蟻穴 | 堤:堤壩;潰:崩潰;蟻穴:螞蟻洞。一個小小的螞蟻洞,可以使千里長堤潰決。比喻小事不慎將釀成大禍。 |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走一千里路,是從邁第一步開始的。比喻事情的成功,是從小到大逐漸積累起來的。 |
前不巴村,后不巴店 | 指走遠道處在無處落腳的境地。也比喻處境尷尬或生活無依靠。 |
前不巴村,后不著店 | 巴:靠近。著:挨著。前面沒有村子,后面沒有旅店。形容走遠路走到野外荒郊,找不到歇腳住宿的地方。 |
前門拒虎,后門進狼 | 比喻趕走了一個敵人,又來了一個敵人。 |
前門去虎,后門進狼 | 比喻趕走了一個敵人,又來了一個敵人。同“前門拒虎,后門進狼”。 |
前人失腳,后人把滑 | 比喻吸取人家失敗的教訓,小心謹慎,免得再失事。 |
前人栽樹,后人乘涼 | 比喻前人為后人造福。 |
前人種樹,后人乘涼 | 比喻前人為后人造福。亦作“前人栽樹,后人乘涼”。 |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 | 師:借鑒。記取從前的經(jīng)驗教訓,作為以后工作的借鑒。 |
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 指空前絕后。亦用作諷刺。同“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 |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 即使是聰明能干的婦女,沒米也做不出飯來。比喻做事缺少必要條件,很難做成。 |
竊鉤者誅,竊國者侯 | 偷鉤的要處死,篡奪政權(quán)的人反倒成為諸侯。舊時用以諷刺法律的虛偽和不合理。 |
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 青從藍草中提煉出來,但顏色比藍草更深。—— 八字成語 |
慶父不死,魯難未已 | 不殺掉慶父,魯國的災難不會停止。比喻不清除制造內(nèi)亂的罪魁禍首,就得不到安寧。 |
煢煢孑立,形影相吊 | 煢煢:孤獨的樣子;孑:孤單;形:指身體;吊:慰問。孤身一人,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問。形容無依無靠,非常孤單。 |
取法乎上,僅得乎中 | 取上等的為準則,也只能得到中等的。指做事要高標準嚴要求。 |
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 竭:盡,完。拿不完,用不盡。形容非常豐富。 |
拳不離手,曲不離口 | 練武的人應該經(jīng)常練,唱歌的人應該經(jīng)常唱。比喻只有勤學苦練,才能使功夫純熟。 |
讓禮一寸,得禮一尺 | 比喻以禮相讓,事雖微而獲益必大。 |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 犯:侵犯。人家不侵犯我,我也不侵犯人家。 |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 舊時指人不替自己打算,就會為天地所不容。 |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 | 信:信用;其:那;可:可以,行。一個人不講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指人不講信用是不行的。 |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 | 舊時指一般人犯錯誤是難免的。 |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 指合情合理的事,大家想法都會相同。 |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 舊時俗語。意思是為了追求金錢,連生命都可以不要。 |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 刀俎:刀和刀砧板,宰割的工具。比喻生殺的權(quán)掌握在別人手里,自己處在被宰割的地位。 |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 慮:考慮;憂:憂愁。人沒有長遠的考慮,一定會出現(xiàn)眼前的憂患。表示看事做事應該有遠大的眼光,周密的考慮。 |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 人到臨死,他說的話是真心話,是善意的。 |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 仁者見它說是仁,智者見它說是智。比喻對同一個問題,不同的人從不同的立場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 |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 太陽升起就起來勞動,太陽下山就休息。原指上古人民的生活方式,后亦泛指單純簡樸的生活。 |
日計不足,歲計有余 | 每天算下來沒有多少,一年算下來就很多了。比喻積少成多。也比喻凡事只要持之以恒,就能有很大收獲。 |
日月經(jīng)天,江河行地 | 太陽和月亮每天經(jīng)過天空,江河永遠流經(jīng)大地。比喻人或事物的永恒、偉大。 |
日中則昃,月滿則虧 | 太陽到了正午就要偏西,月亮盈滿就要虧缺。比喻事物發(fā)展到一定程度,就會向相反的方向轉(zhuǎn)化。 |
容膝之安,一肉之味 | 形容生活條件并不好。—— 八字成語大全 |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 泛指自己經(jīng)歷的事,自己知道甘苦。 |
如聞其聲,如見其人 | 象聽到他的聲音,象見到他本人一樣。形容對人物的刻畫和描寫非常生動逼真。 |
如魚飲水,冷暖自知 | 泛指自己經(jīng)歷的事,自己知道甘苦。同“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
塞翁失馬,安知非福 | 比喻一時雖然受到損失,也許反而因此能得到好處。也指壞事在一定條件下可變?yōu)楹檬。?ldquo;塞翁失馬”。 |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 比喻一時雖然受到損失,也許反而因此能得到好處。也指壞事在一定條件下可變?yōu)楹檬。?ldquo;塞翁失馬,安知非福”。 |
三分似人,七分似鬼 | 詈詞。罵人長相難看。 |
三分像人,七分似鬼 | 罵人的話。罵人長相難看。 |
三分像人,七分像鬼 | 形容人長相丑陋,也指人遭疾病或其折磨后不成人樣子。 |
三日打魚,兩日曬網(wǎng) | 比喻對學習、工作沒有恒心,經(jīng)常中斷,不能長期堅持。 |
三十六策,走為上策 | 原指無力抵抗敵人,以逃走為上策。后指事情已經(jīng)到了無可奈何的地步,沒有別的好辦法,只能出走。 |
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 原指無力抵抗敵人,以逃走為上策。指事情已經(jīng)到了無可奈何的地步,沒有別的好辦法,只能出走。 |
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 | 比喻對學習、工作沒有恒心,經(jīng)常中斷,不能長期堅持。 |
山河易改,本性難移 | 指習慣成性,很難改變。 |
山陰道上,應接不暇 | 山陰道:在會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風景優(yōu)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勝看。后用下句比喻來往的人多,應接不過來。 |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 謂行善和作惡到頭來都有報應。 |
上不著天,下不著地 | 比喻兩頭沒有著落。 |
上方不足,下比有余 |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 形容無路可走的窘迫處境。—— 八字成語 |
上無片瓦,下無卓錐 | 形容一無所有,貧困到無立足之地。 |
蛇化為龍,不變其文 | 比喻無論形式上怎樣變化,實質(zhì)還是一樣。 |
身在江湖,心存魏闕 | 舊指解除官職的人,仍惦記著進朝廷的事。 |
身在江湖,心懸魏闕 | 魏闕:古代宮門外高大的建筑,用作朝廷的代稱。舊指解除官職的人,仍惦記著進朝廷的事。后常用以諷刺迷戀功名寶貴的假隱士。 |
身在林泉,心懷魏闕 | 舊指解除官職的人,仍惦記著進朝廷的事。后常用以諷刺迷戀功名寶貴的假隱士。同“身在江湖,心存魏闕”。 |
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 要真正明白某一事物的奧妙,在于各人的領(lǐng)會。 |
盛名之下,其實難符 | 名望很大的人,實際的才德常是很難跟名聲相符。指名聲常常可能大于實際。用來表示謙虛或自我警戒。 |
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 盛:大;副:相稱,符合。名望很大的人,實際的才德常是很難跟名聲相符。指名聲常?赡艽笥趯嶋H。用來表示謙虛或自我警戒。 |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 東隅:東方日出處,指早晨;桑、榆:指日落處,也指日暮。比喻開始在這一方面失敗了,最后在另一方面取得勝利。 |
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 指細微的失誤,可導致巨大的差錯。 |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 指細微的失誤,可導致巨大的差錯。 |
失之毫厘,謬以千里 | 毫、厘:兩種極小的長度單位。開始稍微有一點差錯,結(jié)果會造成很大的錯誤。 |
失之千里,差若毫厘 | 指細微的失誤,可導致巨大的差錯。 |
獅象搏兔,皆用全力 | 比喻對小事情也拿出全部力量認真對付。 |
獅子搏兔,亦用全力 | 比喻對小事情也拿出全部力量認真對付。同“獅象搏兔,皆用全力”。 |
十目所視,十手所指 | 指個人的言論行動總是在群眾的監(jiān)督之下,不允許做壞事,做了也不可能隱瞞。 |
十年生聚,十年教訓 | 生聚:繁殖人口,聚積物力;教訓:教育,訓練。指軍民同心同德,積聚力量,發(fā)憤圖強,以洗刷恥辱。 |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 樹:培植,培養(yǎng)。比喻培養(yǎng)人才是長久之計。也表示培養(yǎng)人才很不容易。 |
十日一水,五日一石 | 比喻作畫構(gòu)思精密,不輕易下筆。 |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 厭:滿足;膾:細切的肉。糧食舂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細越好。形容食物要精制細做。 |
士別三日,刮目相待 | 指別人已有進步,當另眼相看。—— 八字成語大全 |
事不關(guān)己,高高掛起 | 認為事情與己無關(guān),把它擱在一邊不管。 |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 | 事情是必然要發(fā)生的,道理本來就該這樣。指某些事情無論怎樣防止,還是要出現(xiàn),這是按照事物固有的規(guī)律發(fā)生發(fā)展的,是無法改變的。 |
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 看見了同沒有看見一樣,聽見了同沒有聽見一樣。形容不重視,不注意。 |
視之不見,聽之不聞 | 看見了同沒有看見一樣,聽見了同沒有聽見一樣。形容不重視,不注意。同“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
守如處女,出如脫兔 | 處女:未嫁的女子;脫兔:逃跑的兔子。指軍隊未行動時象未出嫁的姑娘那樣持重;一行動就象飛跑的兔子那樣敏捷。 |
樹高千丈,葉落歸根 | 樹長得再高,落葉還是要回到樹根。比喻離開故土時間再長,最后還是要回歸故土。 |
水火相濟,鹽梅相成 | 烹飪賴水火而成,調(diào)味兼鹽梅而用。喻人之才性雖各異,而可以和衷共濟。 |
水激則旱,矢激則遠 | 水流矢飛,受阻則勁悍而去遠。旱,通“悍”。比喻因禍致福。 |
水可載舟,亦可覆舟 | 比喻在平時要想到可能發(fā)生的困難和危險。 |
水來伸手,飯來張口 | 形容只知坐食享受,不事操作,懶惰成性。 |
水則載舟,水則覆舟 | 水能載舟,也能覆舟。比喻民可擁護君主,也能推翻君主。 |
順道者昌,逆德者亡 | 符合道德的就可以昌盛,違逆道德的就遭到滅亡。同“順德者昌,逆德者亡”。 |
順德者昌,逆德者亡 | 符合道德的就可以昌盛,違逆道德的就遭到滅亡。 |
順天者昌,逆天者亡 | 指順從天道的就生存,違背天道的則滅亡。同“順天者存,逆天者亡” |
順天者存,逆天者亡 | 指順從天道的就生存,違背天道的則滅亡。 |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 順:順從;昌:昌盛;逆:違背;亡:滅亡。順從我的就可以存在和發(fā)展,違抗我的就叫你滅亡。形容剝削階級的獨裁統(tǒng)治。 |
順我者生,逆我者死 | 順從我的心意才能生存,違抗我的心意就要滅亡。 |
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 順:順從;昌:昌盛;逆:違背;亡:滅亡。順從他的就可以存在和發(fā)展,違抗他的就叫你滅亡。形容剝削階級的獨裁統(tǒng)治。 |
順之者興,逆之者亡 | 指順從天道的就生存,違背天道的則滅亡。同“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
說到曹操,曹操就到 | 指談論到某人,某人恰巧來了。—— 八字成語 |
說一是一,說二是二 | 說怎樣就怎樣,不能更改。 |
死生有命,富貴在天 | 指萬事皆由天命注定。 |
死諸葛能走生仲達 | 諸葛:諸葛亮;走:嚇走;仲達:司馬懿。指人雖死,余威猶在。 |
死諸葛嚇走生仲達 | 指人雖死,余威猶在。同“死諸葛能走生仲達”。 |
四體不勤,五谷不分 | 四體:指人的兩手兩足;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麥、菽。指不參加勞動,不能辨別五谷。形容脫離生產(chǎn)勞動,缺乏生產(chǎn)知識。 |
送君千里,終須一別 | 君:敬稱對方;終:終究。送多遠的路,終究要分別。 |
雖死之日,猶生之年 | 猶:如同。指人雖死,精神不滅,楷模猶存。也指心無牽掛、憾事,雖死猶同活著。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攻:琢磨。別的山上的石頭,能夠用來琢磨玉器。原比喻別國的賢才可為本國效力。后比喻能幫助自己改正缺點的人或意見。 |
太公釣魚,愿者上鉤 | 太公:指周初的呂尚,即姜子牙。比喻心甘情愿地上當。 |
堂上一呼,階下百諾 | 諾:答應。堂上一聲呼喚,階下齊聲答應。多形容舊時豪門權(quán)貴威勢烜赫,侍從和奉承的人很多。 |
螳螂捕蟬,黃雀在后 | 螳螂正要捉蟬,不知黃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比喻目光短淺,只想到算計別人,沒想到別人在算計他。 |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 。原意是桃樹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實,人們在它下面走來走去,走成了一條小路。比喻人只要真誠、忠實,就能感動別人。 |
桃李不言,下自成行 | 古諺語。比喻實至名歸。 |
桃李無言,下自成蹊 | 古諺語。比喻實至名歸。 |
天低吳楚,眼空無物 | 吳楚:泛指長江中下游。原指登上南京城,一眼望去,越遠越覺得天下垂,除見蒼天之外,空無所有。現(xiàn)也比喻一無所見。 |
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漏 | 意思是天道公平,作惡就要受懲罰,它看起來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終不會放過一個壞人。比喻作惡的人逃脫不了國法的懲處。 |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 國家的興盛或衰亡,每個普通人都有一份責任。 |
同聲相應,同氣相求 | 同類的事物相互感應。指志趣、意見相同的人互相響應,自然地結(jié)合在一起。 |
銅山西崩,洛鐘東應 | 比喻重大事件彼此相互影響。—— 八字成語 |
頭痛灸頭,腳痛灸腳 | 指針對疼痛的部位治療,不追究病根。比喻只解決具體問題,不深究產(chǎn)生問題的根源。 |
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 | 比喻被動應付,對問題不作根本徹底的解決。 |
頭痛治頭,足痛治足 | 比喻只解決具體問題,不深究產(chǎn)生問題的根源。同“頭痛灸頭,腳痛灸腳”。 |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 一切都準備好了,只差東風沒有刮起來,不能放火。比喻什么都已準備好了,只差最后一個重要條件了。 |
王子犯法,庶民同罪 | 王子犯了法,和老百姓一樣處以罪刑。指王法對于王子、平民是一樣的。 |
為虺弗摧,為蛇若何 | 虺:小蛇;弗:不;摧:消滅。小蛇不打死,大了就難辦。比喻不乘勝將敵人殲滅,必有后患。 |
為淵驅(qū)魚,為叢驅(qū)爵 | 比喻為政不善,人心渙散,使百姓投向敵方。爵,通“雀”。 |
為淵驅(qū)魚,為叢驅(qū)雀 | 比喻為政不善,人心渙散,使百姓投向敵方。同“為淵驅(qū)魚,為叢驅(qū)爵”。 |
文武之道,一張一弛 | 文、武:指周文王和周武王。意思是寬嚴相結(jié)合,是文王武王治理國家的方法。現(xiàn)用來比喻生活的松緊和工作的勞逸要合理安排。 |
無根之木,無源之水 | 比喻沒有根據(jù)的事物。 |
無面目見江東父老 | 以之為羞見故鄉(xiāng)人之典實。 |
無天于上,無地于下 | 原指軍將臨戰(zhàn)奮不顧身。 |
無源之水,無本之末 | 沒有源頭的水,沒有根的樹。比喻沒有基礎(chǔ)的事物。 |
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 源:水源;本:樹根。沒有源頭的水,沒有根的樹。比喻沒有基礎(chǔ)的事物。 |
嬉笑怒罵,皆成文章 | 指不拘題材形式,任意發(fā)揮,皆成妙文。 |
下筆千言,離題萬里 | 寫了一大篇文章,但沒有接觸到主題。 |
相視而笑,莫逆于心 | 莫逆:彼此情投意合,非常相好。形容彼此間友誼深厚,無所違逆于心。 |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 項莊席間舞劍,企圖刺殺劉邦。比喻說話和行動的真實意圖別有所指。 |
項莊舞劍,志在沛公 | 比喻說話和行動的真實意圖別有所指。同“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
項莊之劍,志在沛公 | 比喻說話和行動的真實意圖別有所指。同“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
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 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比喻做事越是接近成功越要認真對待。 |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 表示自己是個硬漢,對別人毫無隱瞞。—— 八字成語大全 |
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 學習好像追趕什么,總怕趕不上,趕上了又怕被甩掉。形容學習勤奮,進取心強。又形容做其他事情的迫切心情。 |
學書不成,學劍不成 | 學習書法沒學好,學習劍術(shù)也沒學到手。指學習一無所成。 |
嚴以律己,寬以待人 | 律:約束。對自己要求嚴格,待別人則很寬厚。 |
言而無文,行之不遠 | 文章沒有文采,就不能流傳很遠。同“言之無文,行之不遠”。 |
言者無罪,聞者足戒 | 指提意見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確,也是無罪的。聽取意見的人即使沒有對方所提的缺點錯誤,也值得引以為戒。 |
言者諄諄,聽者藐藐 | 諄諄:教誨不倦的樣子;藐藐:疏遠的樣子。說的人很誠懇,聽的人卻不放在心上。形容徒費口舌。 |
言之不文,行之不遠 | 文章沒有文采,就不能流傳很遠。同“言之無文,行而不遠”。 |
言之無文,行而不遠 | 文章沒有文采,就不能流傳很遠。 |
言之無文,行之不遠 | 說話沒有文采,就傳播不遠。亦作“言之無文,行而不遠”、“言之不文,行之不遠”。 |
言之諄諄,聽之藐藐 | 說的人很誠懇,聽的人卻不放在心上。 |
眼觀四處,耳聽八方 | 形容人機智靈活,遇事能多方觀察分析。 |
眼觀四路,耳聽八方 | 形容人機智靈活,遇事能多方觀察分析。 |
艷如桃李,冷若冰霜 | 形容女子容貌艷麗而態(tài)度嚴肅。 |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 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
養(yǎng)兵千日,用兵一時 | 平時供養(yǎng)、訓練軍隊,以便到關(guān)鍵時刻用兵打仗。指平時積畜力量,在必要時一下用出來。 |
養(yǎng)兵千日,用在一朝 | 指長期供養(yǎng)、訓練軍隊,以備一旦用兵打仗。同“養(yǎng)軍千日,用在一朝”。 |
養(yǎng)兒代老,積谷防饑 | 指養(yǎng)育兒子以防老年無依靠,保存谷物為防備饑荒。同“養(yǎng)兒防老,積谷防饑”。 |
養(yǎng)兒待老,積谷防饑 | 指養(yǎng)育兒子以防老年無依靠,保存谷物為防備饑荒。同“養(yǎng)兒防老,積谷防饑”。 |
養(yǎng)兒防老,積谷防饑 | 指養(yǎng)育兒子以防老年無依靠,保存谷物為防備饑荒。—— 八字成語 |
養(yǎng)軍千日,用軍一時 | 指長期供養(yǎng)、訓練軍隊,以備一旦用兵打仗。同“養(yǎng)軍千日,用在一朝”。 |
養(yǎng)軍千日,用在一朝 | 指長期供養(yǎng)、訓練軍隊,以備一旦用兵打仗。 |
養(yǎng)軍千日,用在一時 | 平時供養(yǎng)、訓練軍隊,以便到關(guān)鍵時刻用兵打仗。指平時積畜力量,在必要時一下用出來。 |
養(yǎng)子防老,積谷防饑 | 指養(yǎng)育兒子以防老年無依靠,保存谷物為防備饑荒。同“養(yǎng)兒防老,積谷防饑”。 |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 一個浪頭尚未平復,另一個浪頭又掀起了。比喻事情進行波折很多,一個問題還沒有解決,另一個問題又發(fā)生了。 |
一不壓眾,百不隨一 | 少數(shù)敵不過多數(shù)。 |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 付出一份勞力就得一分收益。 |
一佛出世,二佛涅盤 | 佛家稱生為出世,死為涅盤。指死去活來。 |
一佛出世,二佛涅槃 | 佛家稱生為“出世”,死為“涅槃”。指死去活來。 |
一佛出世,二佛升天 | 死去活來之意。出世,生;生天,死。 |
一佛出世,二佛生天 | 死去活來之意。出世,生;生天,死。 |
一夫當關(guān),萬夫莫開 | 意思是山勢又高又險,一個人把著關(guān)口,一萬個人也打不進來。形容地勢十分險要。 |
一犬吠形,百犬吠聲 | 吠:狗叫;形:影子。一只狗看到影子叫起來,很多狗也跟著亂叫。比喻不了解事情真相,隨聲附和。 |
一人傳虛,萬人傳實 | 虛:不確實,指無中生有的事。本來沒有的事,傳的人多了,就信以為真。 |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 一個人得道面仙,全家連雞、狗也都隨之升天。比喻一個人做了官,和他有關(guān)系的人也都跟著得勢。 |
一人飛升,仙及雞犬 | 用以比喻一人得勢,與其有關(guān)者亦皆隨之發(fā)跡。多含諷刺意。同“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
一人善射,百夫決拾 | 古諺語,意思是為將者善戰(zhàn),其士卒亦必勇敢無前。亦比喻凡事為首者倡導于前,則其眾必起而效之。 |
一人向隅,滿坐不樂 | 指滿堂之上,一人不樂,眾皆為之不歡。 |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 多指地位崇高權(quán)勢顯赫的大臣。—— 八字成語 |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 | 一天不見,就好象過了三年。形容思念的心情非常迫切。 |
一手獨拍,雖疾無聲 | 疾:急速,猛烈。比喻一個人或單方面的力量難以辦事。 |
一文錢難倒英雄漢 | 比喻一個很小的困難卻使一個很大的事情無法進行,無法完成。也指一個很有本事的人,面對一個小問題而束手無策。 |
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 一句話說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馬拉的車也難追上。指話說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數(shù)。 |
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 蔽:遮。一片樹葉擋住了眼睛,連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見。比喻為局部現(xiàn)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體。 |
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 一方面高興,一方面又害怕。 |
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 原指下棋時關(guān)鍵的一步棋走得不當,整盤棋就輸了。比喻某一個對全局具有決定意義的問題處理不當,結(jié)果導致整個失敗。 |
一子出家,九祖升天 | 指子孫中有一人出家,祖宗都能升天。常用以借喻一人得勢,全家沾光。 |
一子出家,七祖升天 | 借喻一人得勢,全家沾光。同“一子出家,九祖升天”。 |
一子出家,七祖昇天 | 借喻一人得勢,全家沾光。同“一子出家,九祖升天”。 |
一子悟道,九族生天 | 猶言一子出家,九祖升天。借喻一人得勢,全家沾光。 |
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 形容懶惰成性,坐享別人勞動成果的人。 |
疑人勿用,用人勿疑 | 懷疑的人就不要使用他,使用的人就不要懷疑他。指用人應充分信任。 |
以己之心,度人之腹 | 用自己的想法去推測別人的心思。同“以己之心,度人之心”。 |
以己之心,度人之心 | 用自己的想法去推測別人的心思。—— 八字成語大全 |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 昏昏:模糊,糊涂;昭昭:明白。指自己還糊里糊涂,卻要去教別人明白事理。 |
以眼還眼,以牙還牙 | 用瞪眼回擊瞪眼,用牙齒咬人對付牙齒咬人。指對方使用什么手段,就用什么手段進行回擊。 |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 子:對別人的稱呼;矛:進攻敵人的刺擊武器;盾:保護自己擋住敵人刀箭的牌。比喻拿對方的觀點、方法或言論來反駁對方。 |
嚶其鳴矣,求其友聲 | 嚶:鳥鳴聲。鳥兒在嚶嚶地鳴叫,尋求同伴的應聲。比喻尋求志同道合的朋友。 |
蠅附驥尾而致千里 | 蒼蠅因附在千里馬的尾巴上而跑了千里的路程。普通人因沾了賢人的光而名聲大振。 |
有福同享,有禍同當 | 指患難與共,和衷共濟。同“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
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 幸福共同分享,苦難共同分擔。指患難與共,和衷共濟。 |
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 則:就;加:加以。對別人給自己指出的缺點錯誤,如果有,就改正,如果沒有,就用來勉勵自己。 |
有則改之,無則嘉勉 | 指凡有缺點錯誤被人指出應該改過,沒缺點、錯誤就用以勉勵自己。 |
右手畫圓,左手畫方 | 比喻用心不專,什么事也辦不成。也形容心思聰明,動作敏捷。 |
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 平凡的人在許多次考慮中,也會有一次是正確的。 |
愚者千慮,或有一得 | 指愚鈍人的許多思慮中總會有一些可取之處。常以謙指己見。 |
愚者千慮,亦有一得 | 指愚鈍人的許多思慮中總會有一些可取之處。常以謙指己見。 |
與人方便,自己方便 | 給他人便利,他人也會給自己便利。—— 八字成語 |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 欲:要;患:憂愁,擔心;辭:言辭,指借口。要想加罪于人,不愁找不到罪名。指隨心所欲地誣陷人。 |
欲人勿知,莫若勿為 | 想要別人不知道,不如自己不去做(多指壞事)。 |
鷸蚌持爭,漁翁得利 | 比喻雙方爭執(zhí)不下,兩敗俱傷,讓第三者占了便宜。 |
鷸蚌相持,漁人得利 | 比喻雙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從中得利。 |
鷸蚌相持,漁翁得利 | 比喻雙方爭執(zhí)不下,兩敗俱傷,讓第三者占了便宜。 |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 鷸:長嘴水鳥;蚌:有貝殼的軟體動物。比喻雙方爭執(zhí)不下,兩敗俱傷,讓第三者占了便宜。 |
冤各有頭,債各有主 | 比喻處理事情必尋負主要責任的人。 |
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 形容尋找的人或物就在面前。 |
月暈而風,礎(chǔ)潤而雨 | 月暈出現(xiàn),將要刮風;礎(chǔ)石濕潤,就要下雨。比喻從某些征兆可以推知將會發(fā)生的事情。 |
月暈知風,礎(chǔ)潤知雨 | 月暈出現(xiàn),將要刮風;礎(chǔ)石濕潤,就要下雨。比喻從某些征兆可以推知將會發(fā)生的事情。 |
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 意思是擺好陣勢以后出戰(zhàn),這是打仗的常規(guī),但運用的巧妙靈活,全在于善于思考。指高超的指揮作戰(zhàn)的藝術(shù)。 |
運用之妙,在于一心 | 指兵法運用得巧妙,全在于善于思考。 |
早知今日,悔不當初 | 既然現(xiàn)在后悔,當初為什么要那樣做? |
戰(zhàn)無不勝,攻無不克 | 形容軍隊力量強大,百戰(zhàn)百勝;虮扔髯鋈魏问虑槎寄艹晒Α |
戰(zhàn)無不勝,攻無不取 | 形容軍隊力量強大,百戰(zhàn)百勝;虮扔髯鋈魏问虑槎寄艹晒Α |
召之即來,揮之即去 | 召:召喚。揮:擺手。手一召就來,手一擺就去。形容非常聽從指揮。 |
爭名于朝,爭利于市 | 朝:朝廷。市:市場。在朝廷上爭奪名位,在集市上計較贏利得失。即爭名奪利。 |
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 知道的就說,要說就毫無保留。—— 八字成語 |
只此一家,別無分店 | 原是一些店鋪招攬生意的用語,向顧客表明他沒分店,只能在他這一家店里買到某種商品。泛指某種事物只有他那兒有,別處都沒有。也泛指某種事物獨一無二或獨自壟斷。 |
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 比喻只看到局部,看不到整體或全部。 |
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 只能用心去揣摩體會,沒法用話具體地表達出來。指道理奧妙,難以說明。有時也指情況微妙,不便說明。 |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 只知道事物的一方面,而不知道它的另一方面。 |
只知其一,未知其二 | 形容了解的情況不全面。同“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
鷙鳥將擊,卑飛斂翼 | 比喻欲擒故縱,伺機而后發(fā)。 |
鷙鳥累百,不如一鶚 | 猶言諸侯百人不如天子一人。 |
智者見智,仁者見仁 | 指對待同一問題,其見解因人而異,各有道理。 |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 | 不管多聰明的人,在很多次的考慮中,也一定會出現(xiàn)個別錯誤。 |
智者千慮,或有一失 | 指聰明人對問題深思熟慮,也難免出現(xiàn)差錯。 |
中河失舟,一壺千金 | 比喻東西雖然輕微,用得到的時候便十分珍貴。 |
中流失舟,一壺千金 | 壺:匏:一種瓜,形似葫蘆,佩帶在腰間可以渡河,南方稱為腰舟。比喻東西雖然輕微,用得到的時候便十分寶貴。 |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 種什么,收什么。比喻做了什么事,得到什么樣的結(jié)果。 |
重賞之下,必有死夫 | 指用重金懸賞,就會有勇于出來干事的人。 |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 指用重金懸賞,就會有勇于出來干事的人。—— 八字成語大全 |
重足而立,側(cè)目而視 | 重足:雙腳并攏;側(cè)目:斜著眼睛。形容畏懼而憤恨的樣子。 |
祖述堯舜,憲章文武 | 遵循堯舜之道,效法周文王、周武王之制。 |
本文地址:http://m.vindraniind.com/chengyudaquan/bazichengyu.html
成語分類:八字成語
返回: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 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