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災(zāi)》
康熙二十一年,山東旱,自春徂夏,赤地?zé)o青草。六月十三日小雨,始有種粟者。十八日,大雨沾足,乃種豆。一日,石門莊有老叟,暮見二牛斗山上,謂村人曰:“大水將至矣!”遂攜家播遷。村人共笑之。無何,雨暴注,徹夜不止;平地水深數(shù)尺,居廬盡沒。一農(nóng)人棄其兩兒,與妻扶老母,奔避高阜。下視村中,已為澤國,并不復(fù)念及兒矣。水落歸家,見一村盡成墟墓。入門視之,則一屋僅存,兩兒并坐床頭,嬉笑無恙。咸謂夫妻之孝報云。此六月二十二日事。
康熙二十四年,平陽地震,人民死者十之七八。城郭盡墟;僅存一屋,則孝子某家也。茫茫大劫中,惟孝嗣無恙,誰謂天公無皂白耶?
水災(zāi) 古今對照 | 水災(zāi) 白話翻譯 |
上一篇:柳秀才
下一篇:諸城某甲
返回目錄:聊齋志異
心靈雞湯
名著閱讀排行
新學(xué)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