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計】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了解溫度、濃度和壓強對化學平衡的影響并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過程與方法:通過實驗探究溫度、濃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培養(yǎng)學生利用實驗探究、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的科學態(tài)度與科學素養(yǎng)。教學重點、難點:勒夏特列原理。教學方式:分組實驗探究,通過實驗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引導啟發(fā)學生分析實驗現象、探究實質、總結規(guī)律。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 學生活動 | 設計意圖 |
【提問】上節(jié)課我們講了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建立及其特征,請同學們說出什么反應才會存在化學平衡,并以反應N2(g)+3H2(g)2NH3(g)為例,說出化學平衡狀態(tài)是怎樣建立的以及反應達到了平衡狀態(tài)之后反應體系有什么特征? 【引入】我們上節(jié)課在化學平衡的概念前面還留了一條橫線,這部分的內容是什么呢?我們這節(jié)課來學習。我們分析的化學平衡建立的過程以及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后的特征都與溶解平衡很相似。那我們請一個同學回答溶解度的概念。 【引導】描述溶解度時,為什么要指明反應的溫度? | 思考、回答:可逆反應;開始時N2和H2的濃度最大,正反應的速率最大,NH3的濃度等于零,逆反應速率為零,反應逐漸進行時,N2和H2的濃度逐漸變小,正反應的速率逐漸變小,NH3的濃度逐漸增大,逆反應的速率逐漸變大,到了一定的時刻,它們的速率相等,反應達到了平衡狀態(tài)。達到平衡狀態(tài)之后,V正=V逆>0,N2、H2和NH3的質量、物質的量濃度等不隨時間改變。 思考、回答:在一定溫度下,某固態(tài)物質在100g溶劑里達到飽和狀態(tài)時所溶解的質量。 思考、回答:因為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 | 通過回憶相關的知識引入新的知識。 引導學生回憶溶解度隨溫度而變化 引導學生思考化學平衡狀態(tài)也可能與溫度有關。 |
【引導】化學平衡與溶解平衡很相似,那化學平衡會不會收到溫度的影響呢?我們通過實驗完成課本p28實驗2-7來探究一下。 【提問】實驗中觀察到的現象 【引導、分析、板書】2NO2 N2O4△H=-56.9 kJ/mol熱水中NO2的濃度增大,冰水中NO2的濃度減小,化學平衡狀態(tài)發(fā)生了改變。結論:化學平衡受到溫度的影響。 【講述】化學平衡狀態(tài)發(fā)生了變化的現象稱為平衡狀態(tài)的移動,簡稱平衡移動。上述平衡溫度變化時平衡是怎樣移動的? 【引導、分析、小結】生成NO2的方向即是反應的吸熱方向,減小NO2的方向即是反應的放熱方向。得到結論:升高溫度化學平衡向吸熱方向移動,降低溫度化學平衡向放熱方向移動。 【引導】溫度會對化學平衡產生影響,其他的外界條件是否也會對化學平衡會產生影響呢?完成課本p26-27實驗2-5,2-6,并完成表格,并思考討論實驗的結論。 【引導、小結】增大反應物的濃度或減小生成物的濃度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實驗2-6中滴加FeCl3溶液的試管比滴加KSCN溶液產生的沉淀多,說明滴加FeCl3溶液的試管比滴加KSCN溶液的試管中Fe3+的濃度大。 【引導、分析】增大反應物的濃度正反應速率立即加快,逆反應速率不變,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隨著反應的進行重新達到V正=V逆反應重新達到 | 思考、實驗、觀察 回答:熱水中顏色變深,冰水中顏色變淺 思考、理解 思考、回答:升高溫度,平衡向生成NO2的方向移動,降低溫度,平衡向減小NO2的方向移動 思考、理解、小結 實驗、觀察、填表、思考、討論 傾聽、思考、理解 思考、分析、理解 | 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通過對實驗的觀察、思考、和理解,總結溫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 通過對實驗的觀察、思考、和理解,總結濃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 為“減弱”的理解作鋪墊。 理解通過改變化學反應的速率使V正與V逆不相等,化學平衡就發(fā)生移 |
平衡狀態(tài)。減小生成物的濃度逆反應速率立即減小,正反應速率不變,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隨著反應的進行重新達到V正=V逆反應重新達到平衡狀態(tài)。 【講述】在工業(yè)生產中適當增加廉價反應物的濃度,使化學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可提高價格較高原料的轉化率,以降低生產成本。 【講述】通過以上的實驗及分析我們發(fā)現改變外界條件可能會影響化學平衡狀態(tài),所以我們講的化學平衡狀態(tài)應該是在一定條件下建立的,所以,橫線上應補充的內容是“在一定條件下”。要改變化學平衡狀態(tài)就要改變反應速率使V正與V逆不相等。 【小結】經過大量的實踐,由法國化學家勒夏特列總結出一條經驗規(guī)律,勒夏特列原理,也稱為化學平衡移動原理。 【板書】勒夏特列原理(化學平衡移動原理):如果改變影響化學平衡的條件之一平衡將向能夠減弱這種改變的方向移動。 【講述】注意理解“減弱”的意義。 | 傾聽、理解 傾聽、理解 傾聽、思考 | 動。 理解化學平衡狀態(tài)并為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移動作鋪墊。 補充知識,使學生加深理解化學平衡狀態(tài)應該是在一定條件下建立的,改變外界條件改變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本質原因是打破了原來V正=V逆的狀態(tài)。 理解“減弱”不能消除 |
A 向左移 B 向右移動 C不移動 D 無法判斷2.反應2A(g)2B(g)+C(g);正反應吸熱,達平衡時,要使v正降低、c(A)增大,應采取的措施是
A.加壓 B.減壓 C.升溫 D.降溫
3.在密閉容器中投入1 mol CO(g)和3 mol H2O(g), 下列反應:CO(g)+H2O(g)CO2(g)+H2,達到平衡后,測得CO2(g)為0.75 mol, 再向其中加入5 mol H2O(g),達到新平衡后,CO2(g)的物質的量可能的是( )A.0.50 mol B. 0.75 mol C. 0.85 mol D. 1.1 mol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