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通市海安縣丁所中學 丁海意
1997年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quán)。這是中華民族洗雪百年恥辱、長民族志氣振國家聲威的大喜日子,是20世紀世界歷史上的一件大事。為報道并見證這一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彪炳史冊的盛事,世界上各大媒體紛紛派出精兵強將云集香港,寫出了無以計數(shù)的新聞作品。《別了,“不列顛尼亞”》則是一篇平中見奇、耐人尋味的新聞佳作。
這天,在香港飄揚了150多年的英國米字旗最后一次在這里降落,末代港督彭定康和英國王子查爾斯乘“不列顛尼亞”號皇家游輪撤離香港,經(jīng)歷了百年滄桑的中國人有太多的感受要抒發(fā),有太多的情緒要宣泄。此文作者在報道中很好地把握了外交政策尺度,字里行間沒有奚落諷剌的語言,采用客觀描寫和敘述的手法,把對殖民主義的無情鞭撻和民族復興的自豪感與興奮之情平實自然、恰如其分地表現(xiàn)了出來:“在蒙蒙細雨中,末任港督告別了這個曾居住過25任港督的庭院”;“停泊在港灣中的皇家游輪‘不列顛尼亞’號和鄰近大廈上懸掛的巨幅紫荊花圖案,恰好構(gòu)成這個‘日落儀式’的背景”;港督旗幟在“日落余音”的號角聲中降下旗桿,“每一位港督離任時,都舉行降旗儀式。但這一次不同:永遠都不會有另一面港督旗幟從這里升起”;“掩映在綠樹叢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隨著末代港督的離去,這座古典風格的白色建筑成為歷史的陳跡”;“將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顛尼亞’號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大英帝國從海上來,又從海上去”……
此文的另一個特點是,生動的現(xiàn)場細節(jié)描寫與適當?shù)臍v史資料的穿插相結(jié)合,使文章具有深厚的歷史內(nèi)涵和象征意義,“晚6時15分,象征英國管治結(jié)束的告別儀式在距離駐港英軍總部不遠的添馬艦東面舉行!藭r,雨越下越大。查爾斯王子在雨中宣讀英國女王贈言說,‘……150多年的英國管治即將結(jié)束”;“7點45分,廣場上燈光漸暗,開始了當天港島上的第二次降旗儀式。156年前,是一個……英國艦長帶領(lǐng)士兵占領(lǐng)了港島,在這里升起了英國國旗;今天,另一名英國海軍士兵在……這個地方降下了米字旗!薄@些現(xiàn)場描寫,借景寓意,余味無窮。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