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明兩暗繞天愁,
上盡重城更上樓。
欲問孤鴻向何處,
不知身世自悠悠。
──《夕陽樓》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蹊生,又號樊南生,原籍懷州河內,從祖父起遷居鄭州縈陽。生于唐憲宗元和八年即公元813年,卒于唐玄宗大中十二年即公元858年,終年46歲。他的一生經歷了晚唐的憲,穆,敬,文,武,宣宗六朝,主要活動時期大約在文,武,宣三朝,這一時期唐王朝社會各方面的矛盾異常的尖銳激烈,李商隱的人生之舟就在這動蕩迷亂的時代風浪中起伏沉淪。
翻看有關李商隱的生平資料,我在想他到底是一個什么性格的人?是趨炎附勢之徒嗎?絕對不是。因為在他的很多詩作中對于封建君王的荒淫靡爛現(xiàn)象都毫不諱飾的加以批判和揭露。是忘恩負義之徒嗎?絕對不是。商隱對提攜他的令狐楚父子始終懷有感激之心,雖然很難說這種提攜對他是幸還是不幸。是濫情風月之人嗎?絕對不是。商隱在沒有娶王茂元之女為妻之前,與柳枝姑娘,與女冠的戀情中,始終將女性放在與男子同樣的地位上,自然的相悅相引,自由的結識交談。在結婚之后寫了許多的愛情詩送給他的妻子,尤其是在妻子王氏去世之后,商隱無比悲痛,寫了大量的悼亡詩來表達對妻子的懷念。商隱對待感情是認真的,執(zhí)著的。他在那個時代所表現(xiàn)的追求個性解放,渴望心靈自由的精神光芒照耀著后世的人們。從知人論世的角度來看李商隱的一生,我們就會對這個人物形成一個全面的認識。
商隱本是唐王室同宗,他的祖先和唐高祖李淵的祖先都是漢李廣的十六世孫涼武昭王李高的后裔,但他的先世并沒有被編入屬籍,得到唐王朝的承認,自然也享受不到和王室同宗一樣的待遇,在商隱九歲那年,父親去世,作為長子,他小小年紀便義無反顧的挑起了生活的重擔,既為人抄書,又販賣舂米,打短工干零活,正是這種貧困的生活磨練出詩人堅強的性格,堅韌的毅力,激發(fā)起他發(fā)奮讀書追求理想的決心。少年的商隱拜隱居在鄉(xiāng)間的一位堂叔父為師,這位“處士叔”耿介的品格,廣博的學識對商隱一生影響頗大。
商隱在十六歲以后就開始應舉,走的是唐代士人都走的“溫卷”的道路,他得到了當時的朝廷元老和駢文名家令狐楚的賞識,這位老人對商隱扶植獎掖,使商隱對他終生感懷不盡。然而初次應試,商隱落第了,這對出生寒門的青年商隱來說是沉重的一擊,但他畢竟又是血氣方剛的少年,他依然滿懷信心。這時候他遇見了華州(今陜西華縣)刺史崔戎,被招聘為幕僚,可惜歲月是那樣無情,赴任不到幾個月,崔戎便病故了。終于在開成二年(公元837)年,靠令狐陶的關系,商隱考中了進士。
幾近十年,商隱才中舉。從中舉到入仕還有遙遠的距離,而在長安求仕的十年中,商隱陷入牛李黨爭中成為可悲的犧牲品。商隱原來投身的令狐父子是牛黨,中舉之后商隱得到了涇原節(jié)度使王茂元的賞識,并娶王之女為妻,而王茂元卻是李黨的中堅人物,當時兩黨斗爭正激烈,商隱的這種行為必然受到牛黨的攻擊,后來宣宗即位又重用牛黨官員,商隱自然又受排擠,十年京師應舉十年京師求仕,商隱以整整二十年的青春年華苦苦奮斗,最終還是未能在京都找到棲身之地,從此又開始了他遠赴南國天涯漂泊的幕府生涯。大中五年(公元851年)冬天,另一位賞識商隱的盧弘去世,接踵而來,他的妻子王氏也病逝,接連的沉重打擊,將詩人置于死地,從此他陷入了真正的絕望,開始沉浸于佛教,大中十年(公元858年),商隱病逝享年僅46歲。
詩人的一生是不幸的一生,也是奮爭的一生,污濁的社會毀滅了詩人的理想,但是污濁的社會也孕育了詩人偉大的詩篇,給了詩人不朽的生命,如果說性格決定命運的話,商隱的性格特質便是“純情”。對政治的純情,對理想的純情,對人生的純情,對人間的純情,純情與性別無關,與年齡無關。
颯颯東風細雨來,
芙蓉塘外有輕雷。
金蟾嚙鎖燒香入,
玉虎牽絲汲井回。
賈氏窺簾韓掾少,
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爭發(fā),
一寸相思一寸灰。
──《無題》
商隱青年時期就有過創(chuàng)傷深重的愛情悲劇,他與柳枝姑娘相愛卻不能相守的不幸結局,他在封建禮教的重壓下與女冠的相戀,憂畏重重,無果而終,這種遇合良難的愛情使得詩人心中充滿了無限的悲苦與哀傷,愛情的歡樂與痛苦,艱辛與珍貴,不幸與崇高,失意與酸楚,在商隱的愛情詩里表現(xiàn)得纏綿悱惻,哀怨動人,愛情因它的永遠不可得而顯得更加具有悲劇的美感,年輕男女對愛情的忠貞不渝,使得我們對他們真摯的愛情充滿了很多的同情與向往。
古希臘的美學觀認為悲劇使人產生比一般美感更高級的崇高感,可以凈化人的感情,李商隱愛情詩的魅力在于他詩中的愛情表現(xiàn)的那樣無望,咫尺天涯的絕望使他的詩充滿了感傷色彩,極易喚起讀者的傷感情緒,詩人將自己的主觀情緒外化為一個個的語言符號,讓讀者在典麗,委婉的詞語中去觸摸詩人細膩的內心世界。
如他的《柳枝詩五首》和詩前的一篇長詩就是這個悲劇的記錄。一個大膽奔放追求自由的女子在世俗的眼里是那樣的不合禮數,而與詩人的真心相愛構建了一個理想浪漫的情感世界,不幸的是這位柳枝姑娘被東諸侯娶走,兩個渴望結合的年輕人卻只落得各自分散的結局,對愛情的執(zhí)著卻抗拒不了禮教的重壓,愛情在詩人的心中成了縹緲的海市蜃樓,愛情的無助在詩人的筆下開出不敗的花朵,外在現(xiàn)實雖阻隔,內心的渴望卻愈加濃烈。細雨輕雷吹打不散未展的愁懷,燒香汲井也難掩心靈的寂寞與苦悶,如面的芙蓉極易令人懷想起兩情相悅時的繾綣風流,如今卻是倍加傷痛,賈氏窺簾,宓妃留枕,她們對愛情的執(zhí)著與勇敢永遠為人們贊賞,痛苦的人兒,心內早已似春花萌動,可惜無法綻蕾,只能任憑相思在心中燃燒成灰成燼。詩情外在的凄惻,絕望與內在眷戀的涌動熾熱構筑了愛情地的浩蕩與波濤,美好愿望難以實現(xiàn),失意的愛情如落紅,永存著悲劇的芬芳。
鳳尾香羅薄幾重,
碧文圓頂夜深縫。
扇裁月魄羞難掩,
車走雷聲語未通。
曾是寂寥金燼暗,
斷無消息石榴紅。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