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第十七中學 鄒靜
課件展示:
類比 作者 同處一室,同被囚禁懷念綠枝條 象征(苦難的人民) 生的快樂,生的艱辛
暗示 華北人民 堅貞不屈,向往光明
通過剛才的歸納,可以看出,文中運用了多種表現(xiàn)手法,如:類比、象征和暗示,而這些表現(xiàn)手法的運用也讓我們了解了作者的言外之意,F(xiàn)在我們應該理解為何文章要以“囚綠”為題,“囚綠”寫綠枝條最艱難的狀況,這正暗示了艱難的國運家運;“囚綠”表明作者復雜的心情,這也是在盧溝橋事變之后,日本侵略我國領土的背景下,作者內心痛苦和精神上堅決反抗的反映。
小結:至此,我們從這篇寫綠的散文中讀出了深意。作者以一株常春藤為線索,牽出無限的情思,唱出了一曲綠色生命之歌。綠給人以美感,使人愉悅安寧,這是很多人都喜歡綠,愛綠的原因。而我們的作者在“烽火四逼”的民族危亡時刻,不僅通過寫綠枝條抒發(fā)愛綠的情感,更賦予綠以時代需要的象征意義,我們從中也窺見他渴望光明、自由,呼喚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崇高的靈魂”。而在那抗日救國的年代,《囚綠記》一文也起到了照亮民族心靈的作用。
3、寫作特色:
以上我們一起品讀了文章的內容,把握了作者的情感,其實《囚綠記》這篇文章在寫法上也有值得我們揣摩的地方,一起來看一下本文的寫作特色。
課件展示:
⑴ 物我互觀,盡顯性靈。
⑵ 敘事波瀾,脈絡清晰。
⑶ 含蓄蘊藉,深沉厚重。
四、課堂小結
這堂課我們品讀了陸蠡的優(yōu)秀散文《囚綠記》,在品讀的過程中,我們也學到了一些解讀文章的方法:如學會用知人論世的方法解讀文章;在理清思路的基礎上,從品味凝聚作者感情體驗,理性思考的語句,把握主旨;而其中托物言志類文章,還應從物的特點思考,展開聯(lián)想,明確象征意義,等等。正是通過這一系列的品讀,我們也真切感受到作者那黃金般的心!
五、作業(yè)
結合本文的寫作特色,選擇其中的一點,談談你對文章的理解,寫成小短文形式,300字左右。
后記:這是在學校組織的新課程公開課的教案,希望同行給予批評指正。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