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名稱 | 學習目標 | 教學策略 |
課題3 制取氧氣
| 1.能用比較的方法對獲取的信息進行加工。
2.認識催化劑與分解反應的概念。
3.了解實驗室制取氣體一般要研究的內(nèi)容:原料選擇,反應原理,裝置,操作步驟,裝置及操作過程中的注意事項,氣密性檢查方法,氣體驗滿及鑒定方法。 | 本課題要重點訓練學生的一些基本操作。由于在本課題中集中了一些基本操作,而學生的動手能力還很差,因此,教師要示范、與學生討論一些基本操作的要點和要求。 1.演示實驗的改進 在加熱過氧化氫(雙氧水)的實驗中,由于5%過氧化氫溶液加熱時,有大量的水蒸氣和少量的氧氣共同逸出,帶火星的木條比較難復燃。所以該實驗可以改用以下兩種方案進行: (1)在試管口加1個帶有干燥管的裝置。 (2)在5%過氧化氫溶液中滴加1滴氫氧化鈉溶液。 在用二氧化錳做催化劑分解過氧化氫的實驗中,只須加綠豆體積大的MnO2粉未,不要像書中圖示那樣多,否則反應會很劇烈,難以控制。 2.學生在做實驗前,先組織學生討論、示范演示等活動,使學生知道基本操作的原理,然后組織學生進行探究實驗。 3.用歸納的方法幫助學生形成催化劑的概念。用比較的方法幫助學生形成分解反應的概念 |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