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高興,詹老師在我們班上了一課《二泉映月》,這一課講的是我國一位近代著名民間音樂大師阿炳的故事。
阿炳兩次來到二泉,第一次是小時候去的,一年中秋之夜,小阿炳跟著師傅到了泉邊賞月。他們靜靜地傾聽泉聲,欣賞夜色,師傅說,長大后的阿炳會從二泉中聽到許多奇妙的東西。那時他還不能體會飽經(jīng)風(fēng)霜的師父的一番話。十多年過去了,師父已經(jīng)離開了人世,那時阿炳也因患眼疾而導(dǎo)致雙目失明,他整天帶著墨鏡,操著胡琴,靠賣藝度日,但是生活的窮困和疾病的折磨,卻泯滅不了阿炳對音樂的熱愛和對光明的向往。
在一個中秋夜,阿炳又來到了二泉,他靜靜地聽著泉聲,想起了師父所說過的話,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經(jīng)歷,漸漸地,漸漸地,阿炳似乎聽到了深沉的嘆息、傷心的哭泣、激憤的傾訴、倔強的吶喊。阿炳拿起二胡,用它把聽到的聲音,把自己的情懷傾吐給這美麗的二泉。就這樣一首不朽的名曲誕生了,它就是《二泉映月》。
每當(dāng)聽到《二泉映月》,我就想起阿炳的坎坷生活,腦海里浮現(xiàn)阿炳在街頭賣藝的情景,那滄桑的臉龐,帶著墨鏡,干枯的雙手,撫摸著破舊的二胡,在凜冽寒風(fēng)中、炎熱的陽光下,平靜深沉的埋頭拉著他的艱辛酸楚的生活。他不知如何來訴說自己的辛酸,只能用他的樂曲傾泄他所承受苦難的壓迫與心靈上一種無法解脫的哀痛。聽到此曲,我仿佛感受到阿炳在對我講述他辛酸悲苦而又充滿坎坷的一生,為此,在詹老師的課堂上,我為他默默流下悲痛的淚水。
讀了《二泉映月》后,我被阿炳的那種對音樂的熱愛和對幸福的向往的精神感動了。有時候常常抱怨著自己的生活不幸,可是阿炳呢?他并沒有在心情不好、痛苦中消沉,卻在艱辛中生存,感受生活,勇于生活,他的偉大精神激昂了很多人在痛苦生活中掙扎。
今后,我一定要向阿炳學(xué)習(xí),不管學(xué)習(xí)多么困難、道路多么艱難、多么坎坷,我一定會一步一個腳印、腳踏實地走下去,讓我在低落的時候勇于去面對一切,敢于拼搏一切,做學(xué)習(xí)和生活的強者。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xué)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