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
純粹的拼音教學是枯燥、乏味的,學生不感興趣,自然也就不愛學。在這個教學片段中,教師首先過渡到新課的學習過程就非常巧妙:看似無關緊要的挪字母卡片變成了生動的教學資源,學生在親自動手操作實踐中牢牢記住了ai的讀音,并且在這樣的情境中調動學生已有的經驗去觀察ai的特點,復韻母這個新的知識點是學生主動去學習發(fā)現(xiàn)的,不是第三者給予的,學生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看表演說話為孩子營造了融洽的學習氛圍,學習充滿樂趣。為學生創(chuàng)設“有關ai的四聲”的情境場面,學生有感而發(fā),不僅拉近了師生之間的關系(教師愛學生,學生愛教師),也讓學生在平等、輕松的氛圍中鞏固了ai的四聲的發(fā)音。在看表演說話后,教師又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經驗,聯(lián)系語言鞏固四聲。豐富的感性知識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拓展了思維,并且培養(yǎng)了學生對語言的興趣,發(fā)展了學生的語言能力,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在這個片段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同樣創(chuàng)設相關情境,讓孩子們在有趣的活動中學習,在語文實踐中學習。邊唱邊表演《小白兔》的活動讓學生在積極的參與中調動起眼、口、手、腦去完成活動中的要求,充分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始終在愉快、輕松的氛圍中學習知識、發(fā)展能力。
學習漢語拼音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幫助識字,教師在學習漢語拼音的同時,聯(lián)系相應的漢字和語言,通過創(chuàng)設各種情境,讓孩子邊學拼音,邊認漢字,邊讀短小兒歌,學習內容多樣化,這就容易引起兒童的學習興趣,并且讓學生及早嘗到學習拼音的成就感,在識字的過程中又鞏固了拼音的能力。
我認為雖然是拼音教學,但是眼睛不能就盯著拼音而應立足這一點去拓展和發(fā)散知識內容,豐富詞匯,發(fā)展語言為提前讀寫創(chuàng)造條件。所以在讀好兒歌的基礎上,可以作必要的延伸和補充。如:聯(lián)系兒歌或生活實際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口語交際的環(huán)境,讓學生在說話中運用所學的拼音,進一步體會到漢語拼音的廣泛用途。事實證明在日常的運用和訓練中,學生才能獲得運用漢語拼音的能力,達到會用的目的。
案例:
師:小朋友看黑板,我們讓六位老朋友一個緊挨著一個,空出位置給準備學的韻母,好嗎?誰幫助他們?(指名上來挪卡片)
瞧,他們你挨著我,我挨著你,空出位置給別人,多友好。∧膫韻母發(fā)一個挨著一個的“挨”這個音呢? 板書:ai
你們有什么發(fā)現(xiàn)?
生:ai是由兩個韻母組成的。
生:ai是由a和i手拉手組成的。
師:是呀,兩個單韻母合在一起就能組成新的韻母,它叫復韻母。(出示“復韻母”三字,注拼音)跟讀。
師:誰已經會讀這個復韻母了?(指名讀)
我聽清了,還看清了。發(fā)ai時口型要變化,由a慢慢地滑向i。下面就請小老師帶領大家讀三遍。
(指名讀。糾正。齊讀。)
師:現(xiàn)在,請同桌小朋友合作讀讀ai 。 (檢查)
師:ai的四聲會讀嗎?自己讀讀,先按著順序讀,再倒過來讀讀。
(指名讀。開火車讀。)
師:現(xiàn)在我請一位小朋友和我一起表演一個動作(師拉過一位同學,微笑著用手撫摸學生的頭),請小朋友們用ai的四聲中的一個說一句話。
生:章文緊挨著老師。
生:老師和章文 緊緊挨在一起。
生:老師愛章文 。
生:老師高, 章文矮。
師:你還能用ai的四聲來說句話嗎?
(生略)
師:(取出小白兔)你們看,這是一只——(小白兔),對,她的名字里就藏著ai,是哪個字呢?(白)
有一首兒歌是唱小白兔的:小白兔,白又白,兩只耳朵豎起來。愛吃蘿卜愛吃菜,蹦蹦跳跳真可愛!(學生邊唱邊表演)
這首兒歌里可藏著好幾個ai呢!你注意到了嗎?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