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建剛
實踐證明:走向綜合是閱讀教學走向高效的必由之路。教學《將相和》一文,我力圖融聽說讀寫四大訓練于一身,設計四個教學板塊,環(huán)環(huán)相扣,每個板塊突出一枝,又兼融其它,成效很好。
一
詞語是構建言語大廈的基礎。默詞語是積累詞語的重要手段,可惜這一傳統(tǒng)訓練已漸被淘汰出課堂,糾其原因不外乎缺乏對傳統(tǒng)訓練項目的開掘和創(chuàng)新。著名特級教師支玉恒執(zhí)教《第一場雪》以默詞語開場,利用這些詞語理清課文思路,課尾又利用這些詞語進行概括訓練,精妙異常。《將相和》是篇長課文,根據(jù)這個特征,我這樣默詞語——
“請大家打開本子,咱們聽寫詞語。”
“小菜一碟!笨熳鞂W生小聲低咕著。
“不過,這次聽寫詞語跟以往有些不一樣!蔽页脛蒉D(zhuǎn)過話鋒,“我可能講個故事,讓你猜猜主人公是誰,或者找個詞來概括這個故事,這中間還可能提一些小問題。”
這下學生來勁了?磥碛柧氈趯W生,太難,不好;太簡單——譬如形式與目標都單一的傳統(tǒng)型默詞語,也不好。
“話說兩千多年的春秋戰(zhàn)國。有一回,趙王得了一個無價之寶,是……”
“和氏璧!睂W生搶著說。
“這個簡單,不默寫!睂W生都笑了,我繼續(xù)說,“秦王知道了,很想騙到這塊寶貝,于是就寫了封信給趙王,說愿意拿十五座城來換這塊和氏璧。趙王清楚這是個計?墒怯植桓也蝗ィ碌米锪藦娛⒌那貒髞碛袀人出使秦國,使秦王的計謀沒有得逞。這個人是誰?請寫下來”
“這個故事用一個成語來概括是哪個?別說,直接寫在自己本子上!
接著,我請快手湯志強公布答案:“完璧歸趙。”
……
“從此以后,廉頗和藺相如團結(jié)一致,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一起保衛(wèi)趙國。這段話里隱含了一個成語,誰知道?”
“同心協(xié)力!
“正確,請寫!蔽艺f,“這段時間大家聽得認真,答得認真,寫得認真,管老師再獎勵大家一個詞——理直氣壯!
大家又笑了,笑聲中故事講完,詞語默好,一看表,五分鐘。
這個板塊以聽為主線。學生在聽與答、思與寫的過程中,完成以下目標:訓練學生聽力以及注意力分配;積累詞語以及整體感知課文;對“大大方方、理直氣壯、同心協(xié)力”這些重點詞語有了初步理解,也為下一環(huán)節(jié)作好鋪墊。
二
《將相和》一文情節(jié)起伏而又條理清楚,學生初讀課文后即能把握人物品質(zhì)及課文重點段落。依據(jù)這個學情,我把教學著力點放在學生合作探究,在探究課文的過程中掌握學法上——
“上節(jié)課大家認為,‘完璧歸趙’這故事中八九兩節(jié)最重要,‘澠池會見’中十三小節(jié)最重要,這節(jié)課咱們先研究這三小節(jié)!蔽艺f,“怎么研究?咱們分組合作。第一組同學研究第八節(jié),研究要點是找重點句體會;第二三小組研究第九節(jié),研究要點是圍繞“大大方方”這個詞質(zhì)疑,然后再想辦法解疑;第四組研究十三節(jié),研究要點是讀,怎樣讀能把這節(jié)讀好!
匯報開始——
第一組抓住兩個重點句:1、藺相如看這情形,知道秦王沒有拿城換璧的誠意,就上前一步,說:“這塊璧有點兒小毛病,讓我指給您看!2、他理直氣壯地說:“我看你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F(xiàn)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強逼我,我的腦袋和璧就一塊兒撞碎在這柱子上!”說著,他舉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
“這塊璧其實沒有小毛病,這是藺相如用計取回和氏璧!币簧f,“如果不用計,秦王是不會給他的。”
“我覺得藺相如不會真的把和氏璧撞碎的。因為他曾對趙王說,如果秦王拿十五座城換璧,他就把和氏璧交給秦王;如果秦王不給城,就一定把和氏璧送回趙國。”另一個學生說。
“這也是藺相如的一個計謀,他知道秦王很喜愛這塊璧,肯定舍不得讓璧撞碎!庇忠粋學生補充說。
第二組交流問題,主要有兩個:1、當時藺相如手里沒有了和氏璧,他怎么還能“大大方方”的呢?2、藺相如為什么“大大方方”?
這問題有一定難度,學生自學研究其間,我提醒學生聯(lián)系第六節(jié)。
“因為此時藺相如他已經(jīng)完成了他的任務——秦王沒有誠意拿城換璧,他把璧安全送回趙國!
“此時此刻,藺相如早把自己的聲生死置之度外,因為他視死如歸,所以反而‘大大方方’。”
“藺相如知道,這時只有‘大大方方’,與秦王周旋,才有一線生機!
第三組交流朗讀,我請他們推薦最佳搭擋。聲情并茂的朗讀之后,我請他們介紹朗讀經(jīng)驗——抓關鍵詞語,如“生氣極了”、“拼了”,并馬上在全班推廣,讀書聲中義憤填膺,一切盡在朗讀中。
這個板塊以讀為主線。學生合作中讀,讀中感悟,讀中探究,在讀書活動中進一步實踐領會讀書方法,如抓重點句,圍繞重點詞質(zhì)疑,抓重點詞感情朗讀,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等。
三
“十三節(jié)大家讀得很有感情。老師再獎勵你們讀一節(jié),相信你們一定能讀好。”我幻燈出示十六節(jié)。
趁熱打鐵,果然,學生讀得很有味。
“同學們,假如你是藺相如的朋友,你聽到廉頗的話,你一定有話要對廉頗說,F(xiàn)在我就是廉頗,你就是藺相如的朋友,你有什么話要對我說?”
我邊走于學生中邊生氣地說:“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張嘴皮子,竟然爬到了我頭上去,下次……”
話沒說完,一個“說客”站了起來:“不是這樣的。廉將軍!”
“怎么不是這樣的?”“廉頗”故作驚訝地問。
“上次澠池會見,藺上卿為了維護趙王一國之君的尊嚴,不顧危險,跟秦王用性命相拼,這難道是靠一張嘴皮子嗎?”
“廉將軍,你以為靠一張嘴皮子就能‘完璧歸趙’嗎?要是這樣的話,為什么當時大家都想不出辦法,只好派藺相如去呢?”又一個“說客”站了出來。
“廉將軍,藺相如把和氏璧送回趙國的時候,秦王舉行了隆重典禮。這時,藺相如隨時可能被秦王殺死,然而他卻‘大大方方’,為我們趙國樹立了多么光彩的形象,這難道也是靠一張嘴皮子呢?”
“廉將軍……”
學生把我這個假冒廉頗說得啞口無言,只得說:“哦?晌也幻靼椎氖牵热惶A上卿有這么多理由,為什么不當面或者派人來跟我說清楚?”
已進入情境的學生脫口而出:“你當時在氣頭上,能聽得進去嗎?”
“要是派我們來當說客,你肯定會認為我們是藺上卿的人,是向著他說話!
“因為藺上卿他考慮的是國家利益,而不是個人名聲!
“他考慮了什么國家利益?”“廉頗”抓住這個契機,步步深入。
“藺上卿想到了秦國之所以不敢進攻趙國,是因為他們知道趙國武有廉頗,文有藺相如,F(xiàn)在,如果你們倆鬧不和,秦國一定會趁此機會來攻打,那不就完了嗎?”
“廉頗”翻然悔悟:“哎呀,你怎么不早說呀!”
這個板塊以說為主線。師生雙方轉(zhuǎn)變角色,進入虛擬情境,內(nèi)容理解以及人物形象在交際中得以深化,課堂氣氛隨學生思維之活躍而活躍,學生學得輕松有趣,訓練也扎實有效。
四
我把“負荊請罪”圖掛了出來。
“我請兩個同學照著圖上的樣演示一下。誰來演藺相如?”
一聽演藺相如,舉手的人很多,我選了一位。
“誰來演廉頗?”
一看,沒幾個人舉手,我請了一位,拉著他問:“你為什么愿意演廉頗?”
“廉頗他知道錯了,就改正,而且是負荊請罪!彼f。
“對!歷史上廉頗是一位了不起的將軍。人非神仙,孰能無過?有錯了,廉將軍就是我們最好的榜樣。”
兩位同學按著圖演示,我問:“大家是否覺得,這樣演好像缺了點什么?”
“缺荊條!”
“缺表情!”
“缺對話!他們之間肯定有對話!
“缺動作!他們不會老這么一個跪著,一個攙著的!
“對!同學們。這樣吧,咱們展開想象,讓這圖幅活起來,給人物配上動作語言表情,寫下來,好嗎?”
……
這個板塊旨在讓學生拿起筆來寫。怎么寫?不是人為地強加,我先讓學生演一演,一為活躍課堂氣氛,二能進一步理解廉頗這個人物,三,也是最主要的——讓學生自己領會該寫什么,也正因為是學生自己領會到要寫什么,寫的積極性自然被調(diào)動起來了。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