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梅花
[教學內容]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二課。
[導入設計]
1 今天是語文課?墒抢蠋熛胝埥檀蠹覂蓚數(shù)學問題。
2 出示鐘表模型。(全班沉默1分鐘,體驗時間的流逝。)
3 一問:剛才我們大概沉默了多長時間?
4 (學生回答,老師撥動鐘表模型1分鐘)此時,1分鐘又從我們身邊溜走了,它輕輕的來(板書:來),又悄悄的去(板書:去),在我們不經意間,他無影無蹤地消逝了。
5 這讓我們想起一句俗話;時間如流水。(生接:只能流去不流回)。
6 二問:請大家算算自己已經走過了多少日子?(生答:4000多個日子。)
7 在這4000多個日子里你們都做了些什么呢?
8 出示《明日歌》,齊讀。
9 由此我又想起了一句古詩:少壯不努力。(生接:老大徒傷悲。)
10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課文《匆匆》(板書課題:匆匆),本文就是朱自清在走過8000多個日子的時候寫的,他在這8000多個日子里又做了些什么呢?我們讀了課文就知道了。
11 全班齊讀課題。
[導入分析]
課堂導入要能讓學生迅速理解教師的意圖。激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擾得新穎別致,增強新課的趣味性。邊一導入中,教師注意學科的整合。一進教室就說“請教大家兩個數(shù)學問題”。語文課上提數(shù)學問題,學生的好奇心一下子就激發(fā)出來了,注意力也集中到教師提出的兩個數(shù)學問題上,情緒飽滿,思維活躍。接下來,教師拋出兩個問題;一問“我們大概沉默了多長時間”,讓學生深切感受時間的流逝。二問“算算自己走過了多少日子”,引出朱自清是在走過了8000多今日子后寫《匆匆》一文的,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引發(fā)學生學習探究課文內容的興趣。《明日歌》、俗語、古詩句為后面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思想感情做好鋪墊。讓學生準確地領會了時間一去不復返,要珍惜時間的課文主題。這樣后南的教學就可以多在感悟語言,品味語言,積累語言上花功夫了。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