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西溪實驗學校 戴麗娣
“對話”是人類的一種精神活動,建立在人與人交往的基礎之上。同樣,教學中的師生對話,建立在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的交往之上。在課堂教學中如何開拓對話實現的途徑,進行有效的對話呢?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一點粗淺的看法。
在課堂教學中,師生對話無時不在,關鍵在于教師如何來維持對話的進展。
當學生感悟較淺時,拓展對話:新課程強調要尊重學生獨特的感悟,因為這是兒童以自己的生活經驗對課程進行的一種解讀。雖然一年級學生的感悟往往比較淺,但教師還是應小心翼翼地加以關注和保護。教師在教學中應花大力氣來點撥學生,引導學生深入對話。有位教師在上《雨點兒》一課時是這樣引導的:
師:小雨點去有花有草的地方,使花更紅了,草更綠了。大雨點去沒有花沒有草的地方,使這個地方長出花草,你更喜歡誰?
生:我喜歡大雨點,因為它到沒有花沒有草的地方去,不怕苦。
生:我都喜歡,因為他們都很可愛。
師:我也想說說。我喜歡大雨點。我要是大雨點,就去沙漠,因為那里更需要水,可以讓沙漠長出紅的花、綠的草,讓世界變得更美麗。你們呢?
生:我是大雨點,我就去撒哈拉沙漠,那里更需要水。
生:我是大雨點,我就去南方,因為南方熱,那里更需要水。
師:我知道了,如果我們是雨點兒,就會去最需要水的地方。
這里,教師沒有把自己對教材的理解全盤灌輸給學生,而是在與學生平等的對話中,讓學生感悟更深。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