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久久亚洲综合大香线蕉|国产一级中文字幕|午夜福利资源片在线|欧美亚洲综合在线

    新學網(wǎng)首頁 語文 數(shù)學 物理 化學 作文 感動 心靈雞湯 人生感悟 名著知識 成語大全 唐詩 宋詞 名人名言 英文詞典 登錄

    高爾基的悲劇

    1928年,蘇聯(lián)國內掀起了一場歡迎高爾基回國的運動。

    起初由作家協(xié)會牽頭,各種團體聞風而動,甚至連中小學生也被動員起來了。孩子們寫信問道:您是我們無比熱愛的作家,為啥寧肯住在法西斯的意大利,也不愿回到衷心愛戴您的人民中間呢?最后蘇聯(lián)政府正式出場請他回國定居。并說,只要他愿意每年仍可去意大利過冬,一切開銷由國家負責。

    高爾基與列寧1905年相識后私交甚厚,曾支付巨額稿酬讓布爾什維克購買武器。但十月革命后卻在自己主辦的《新生活報》上抗議當時的高壓政策,為遭受紅色恐怖迫害的人大聲辯護。因此刊物遭到查封,作家本人只好流亡國外,先是去了德國,后來移居意大利。列寧死后斯大林成了舵手,因而想把他召回。高爾基很小就患肺結核癥,他的肺僅有三分之一還有機能。意大利毗鄰地中海氣候溫暖,對肺病的療養(yǎng)很有好處。但從開出的種種“優(yōu)惠”條件來看,當時的蘇聯(lián)政府確實十分關心和需要他了。

    一個民族的良心,體現(xiàn)在一代知識分子的身上。面對祖國的呼喚,馬克西姆有什么理由拒絕呢?

    當時的蘇聯(lián)正處于大災之年,全國約有700萬人被餓死。其原因不是人們無法抵擋災害,而是制定國策的人根本沒有料到全面推行集體化會帶來如此惡果。所以導致了“人造饑荒”。

    高爾基一踏上蘇聯(lián)的國土,斯大林便給他撥了一幢花園洋房,還在莫斯科郊外和克里米亞,為他建了兩幢豪華別墅。房子周圍栽滿了進口的花木。高爾基一家的全部生活必需品,都由內務部負責保障。就連他吸的香煙,也是特地從埃及訂購的。以至他想得到任何一本書籍,不論哪個國家出版的,立刻就能送到眼前來。為了方便高爾基前往克里米亞和出國,還在鐵路上準備了一節(jié)經(jīng)過專門改裝的車廂。按照斯大林吩咐,內務部人民委員亞戈達必須滿足高爾基的任何愿望?蓢@的是這位大作家生來就是個簡樸之人,雖多次拒絕享用這些特權和奢侈品,聽到的回答卻是:我們國家只有一個馬克西姆·高爾基。

    一個圈在深宮豪宅里的人,是一個與世隔絕的人;一個養(yǎng)尊處優(yōu)的人,是一個體會不到社會疾苦的人;蛟S,斯大林正是不想讓他去接觸真正的生活。高爾基的足跡所向到處都是鮮花盛開的村莊。他走向農場,眼里看到歡呼;他走向工廠,耳邊聽到萬歲。他哪里知道這一切都是內務部精心安排的,為的是不給他留下一點獨立觀察和思考的時間。

    唉,一個滿目瘡痍的社會,經(jīng)過一番粉飾之后,有時還真能煥發(fā)出幾分迷人的光彩。

    有一次,高爾基被帶去參觀莫斯科郊外的波爾舍沃和柳別爾崔,這里有兩個刑滿釋放人員組建的公社。工人們不光準備了暴風雨般的掌聲,還準備好了兩份熱情的謝意:感謝高爾基和斯大林讓他們獲得新生回到誠實的生活中來!孩子們則上臺聲情并茂地高聲朗誦高爾基的作品,感動得這位大作家禁不住熱淚盈眶。他哪里知道斯大林不僅無所不至地關心他的物質生活,更無微不至地關心他的精神生活。甚至連分配給他的花工、廚師也拿著“剛剛”收到的“親友來信”,向高爾基夸贊農民們那越來越美的“好日子”。

    當斯大林確信高爾基已被洗腦之后,就吩咐亞戈達去暗示:若能寫上一本贊揚列寧和斯大林的書,那就太好了。世人皆知,高爾基是列寧的摯友,列寧是高爾基的知己,雖然兩人免不了斗嘴,但友誼常青。所以,斯大林想借高爾基的筆把他塑造成列寧的杰出接班人,以掩飾他篡改列寧遺囑的行徑,好讓自己名垂青史。為了表彰高爾基的貢獻,莫斯科蘇維埃還決定將市內的一條主要街道特維爾科伊大街改名為高爾基大道。大工業(yè)城市尼日尼諾夫歌羅德也更名為高爾基市,那個州也相應地改成了高爾基州。

    可高爾基好像并不犯傻,作家那犀利的目光洞察了周圍的一切。面對著成千上萬的孤兒從農村涌進城市,沿街乞討。他早已看清,斯大林的社會主義招牌下籠罩的是饑餓、奴役和強權暴力。作家怎么可能去做有違良知的事情呢?高爾基深深懂得:一個需要歌舞升平的社會,必定是一個危機四伏的國度。當所有嘴巴只能高歌稱頌的時候,所有的思想也就禁錮在一個專制的牢籠里了。

    大概到1934年初,連斯大林本人都意識到,朝思暮想的書是不會問世了。那么寫本書不行,寫篇文章也不行嗎?眼看著十月革命紀念日快到了,斯大林授意要高爾基為《真理報》寫篇文章,標題最好是《列寧和斯大林》。亞戈達深信:這次不可能再拒絕黨中央的“訂貨”了。然而作家又一次拒絕了生產這種“商品”。世間最邪惡的力量,不是謀財,不是害命,而是糟踏人民的思想。高爾基偏偏不愿去糟踏大眾的眼睛,不愿去污染社會的空氣。從而,徹底瓦解了斯大林對他的幻想,也徹底瓦解了斯大林對他的熱情。

    1934年夏末,高爾基象往年一樣申請去意大利過冬,但被政府拒絕了。有人向他解釋說:“做為一名蘇聯(lián)著名作家,高爾基是屬于國家的”。至于你的個人意愿,當然要服從國家利益了。那么,什么是“國家利益”呢?高爾基懂得,一個國家的利益,如果完全等同于元首的利益時,哪里還有老百姓的利益和自由可言呢?后來,再次提出請求時,再次遭到了拒絕。直到1936年6月病逝前為止,可憐這位馳名世界文壇的大作家,完全成了一個俘虜,一直被關在“金絲籠”里。如果讓他去了意大利,很可能真要寫本什么書,但決不會是斯大林所企望的書。

    高爾基去世后,內務部人員從遺物中找到一本精心珍藏的筆記。讀完之際,亞戈達氣得破口大罵“狼犬養(yǎng)不住,總要向森林!”這本筆記里到底說了些什么,至今仍然是個謎。

    高爾基究竟是抱怨自己誤入牢籠呢?還是慨嘆浪費了藝術青春呢?也許北宋歐陽修的《畫眉鳥》最能道出作家那悲痛莫名的心境:

    百囀千聲隨意移,山花紅紫樹高低。

    始知鎖向金籠聽,不及林間自在啼。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