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儋州市那大實驗小學劉秀梅】
〖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學習方式的轉變·改革作業(yè)布置的方式、內(nèi)容〗
要改革機械、繁瑣的作業(yè)形式,布置一些少而精的作業(yè)。
要讓學生少做題、多讀書、多實踐、多運用,讓學生在大量的語文實踐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yǎng)。可以布置一些自主性、開放性的題?梢宰寣W生背一些精彩片斷,好詞好句,寫讀書心得;可以結合課文學習,讓學生觀察大自然,觀察社會,并以口頭或書面形式表達觀察所得;可以結合語文學習,組織有趣味的語文活動,讓他們在活動中學語文、用語文;可以對大家比較關注的問題,或電影、電視中的故事和形象,組織討論或辯論,以辨別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惡丑……學了《觸摸春天》,布置讓學生課思考:假如安靜就在你面前,你還會用什么方法幫助她完成感受春天的心愿?今后你會怎樣面對自己的生活。并布置學生閱讀海倫·凱勒作品《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學生讀了這本書,加深了對生命的理解,對后面幾篇課文的學習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還要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感受。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實驗學校張思浩】
〖讀后抒寫──習作訓練中的“短平快”·精心選擇著筆點,巧妙設計話題〗
就一篇課文而言,閱讀之后可以練筆的地方和話題是較多的。而讀后抒寫一般只安排一處(一個)為宜。這就要求教師要精心地選擇著筆點。要善于選擇學生最感興趣、最有話說、最易于抒發(fā)情感的地方著筆。選好了著筆點,還要考慮如何設計“話題”。是進行“角色移位”,站在主人公的角度直抒胸臆,還是以讀者的身份來發(fā)表感想;是實話實說,講曾經(jīng)發(fā)生的故事,還是展開豐富的想象;是反思自己的行為,還是暢談今后的打算等等。這些都要從學生的角度來認真構想,巧妙設計。如閱讀《觸摸春天》(人教版四年級下冊)之后,有如下話題可以選擇:
1、想象盲童安靜捉住蝴蝶時的心情。
2、你想對安靜說些什么?
3、想象安靜眼睛復明的那一刻,綜合考慮,第③題更值得學生動筆,因為這一話題更新穎有趣,想象的空間更大,學生的感受也會更強烈些?偟膩碇v,著筆點和話題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和習作訓練的需要靈活確定。
【浙江省寧波市江東區(qū)鎮(zhèn)安小學蔣霞】
〖這樣的教學研討活動需要一點勇氣〗
近日,鎮(zhèn)安小學語文教研組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課堂教學研討活動,年輕的孫晶晶老師、江東區(qū)學科骨干湯萌老師、原區(qū)語文教研員竺菊英老師(特邀)分別執(zhí)教人教版四年級課文《觸摸春天》。三位老師從不同角度引領學生走近盲童安靜的心靈世界;顒又,孫老師的教學熱情以及她精心制作的生動課件;湯老師周到的課前輔助閱讀以及獨特的字詞教學;竺老師對教材的獨到見解以及深入淺出的教學演繹、扎扎實實的教學風格,給老師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無盡的啟示。
同課異構是一種挑戰(zhàn),挑戰(zhàn)語文教學的真諦,更挑戰(zhàn)自我。我們尤其佩服兩位青年教師的勇氣,有勇氣嘗試,有勇氣展示,我們才能做得更好。
【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錢庫鎮(zhèn)第一小學金孟守】
〖適度挖掘文本內(nèi)涵,師生共悟美麗人生·《觸摸春天》片斷〗
師:作者從開始的吃驚,到后來的深深感動,到最后悟出這樣的道理:誰都有生活的權利,誰都可以創(chuàng)造一個屬于自己的繽紛世界。
出示這句話。
指導學生用心地讀好這句話。
師:聯(lián)系課文,同學們能說說這個“誰”指什么人?你能把這個人代替句子中的“誰”讀一讀嗎?
生:可以指蝴蝶。
師:當然可以,你能代進去讀一讀嗎?
學生讀代進去的句子。
生:這個誰可以指鄰班的華陽。華陽有生活的權利,華陽也可以創(chuàng)造一個屬于自己的繽紛世界。
生:這個誰可以指你、我、他……
生:這個誰還可以指每一個人。
每一個人都可以有生活的權利,每一個人都可以創(chuàng)造一個屬于自己的繽紛世界。
師:我覺得作者的這句感嘆,還可以在它的后面加上一些話,你能幫助他補充上嗎?
生:誰都有生活的權利,誰都可以創(chuàng)造一個屬于自己的繽紛世界。只要我們堅持不懈,努力拼搏。
生:誰都有生活的權利,誰都可以創(chuàng)造一個屬于自己的繽紛世界。只要我們熱愛生活,熱愛生命。
生:……
現(xiàn)場點擊:
此時此刻,很多學生已經(jīng)完完全全地走進了文本,被主人公安靜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用心去感受春天美好景色的情節(jié)所感動。執(zhí)教的老師、聽課的老師和同學們與作者一起在這個清香裊人的早晨,在作者為我們描繪的一個自由、平等、溫馨的童話世界里,一同觸摸到了春天的美好,一同觸摸到了生活的美好,一同觸摸到了生命的真諦。
教學評析:
《觸摸春天》這篇課文描寫了一個盲童在花叢中用手、用心來感受春天美好景色的故事,有著豐富而厚實的人文內(nèi)涵。如何引領學生走進文本,與作者更貼心地交流,體會作者復雜而鮮活的內(nèi)心世界呢?特別是如何體會作者最后一句畫龍點睛般的感嘆,顯得尤為重要。筆者在執(zhí)教這個環(huán)節(jié)的時候,在充分朗讀和想像的基礎上,給予激勵性的引導和情感上的渲染,通過替代朗讀和引導補充,實現(xiàn)多方面的溝通、交流、匯聚和融合,從而達到“對話主體雙方認知結構的不斷改組與重建。使學生更充分地領悟到每一個人都有生活的權利,每一個人都可以創(chuàng)造一個屬于自己的繽紛世界。從而激勵他們熱愛生活,熱愛生命!
【浙江省寧波市象山縣茅洋學校仇賢俊】
〖“攘雞”教學談〗
要改變陳舊的教學模式,充分體現(xiàn)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設計上體現(xiàn)新穎,改變以往從頭串講到尾的枯燥乏味的現(xiàn)象。同時,又要符合學生年齡的特點,根據(jù)學生實際設計巧妙的教學方法,變機械地接受式學習為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究學習。在設計教學過程中,教師們要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樂于學習。例如,在設計《觸摸春天》教案時,應緊緊扣住課文的題眼“神奇的靈性”展開教學。通過讓學生合作學習、討論課文中表現(xiàn)靈性的句子,然后再通過感情朗讀,再議,讓學生充分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從而激發(fā)起對生命的熱愛。教無定法,教師在設計《觸摸春天》教案時,還可以緊緊抓住“我為什么會深深地感動著”展開教學。通過對課文語言文字的落實、小組的合作交流、談心得體會等揭示文章主題。
【山東省威海市經(jīng)區(qū)長峰小學劉佰艷】
〖讓我們的課堂溢滿“語文味”〗
無意中閱讀了少堂先生給“語文味”作的描述性的界定:“所謂‘語文味’,就是在語文教學中體現(xiàn)語文學科作為一門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的基礎學科的性質(zhì)來,體現(xiàn)出語文學科的個性所決定的語文課的個性和執(zhí)教者、學習者的個性來,從而使語文課洋溢著一種語文課獨有的迷人氛圍和個性魅力,使學生對語文產(chǎn)生強烈的興趣,進而師生雙方得到共同發(fā)展”。細細品味其間的字字句句,深刻感受到少堂先生的論述言簡意賅,囊括萬千;用心體會,才發(fā)覺唯有真正充盈著“語文味”的課堂,才是真正的語文課!
適值學校“我的魅力課堂”教學比賽,慢慢回味自己有幸聆聽的幾節(jié)語文課,我驚喜地發(fā)現(xiàn),在我們的語文課堂中,“語文味”已經(jīng)越來越濃!
一、教師言語中的語文味
于漪老師說:“要使學生真正在思想、品格、情操等方面受到陶冶,教師自己要‘進入角色’披文以入情!苯處煹那楦姓凵涑鰜淼镊攘κ菬o窮的,善于“抒情”“煽情”的語文老師,會使他的語文課堂魅力無窮,充滿磁性與感動,課堂由此會變得光彩照人,鮮亮無比。鏡頭一:《觸摸春天》片斷:
師:是啊,睜著眼的蝴蝶被盲女孩捉住了,真是一個──奇跡!作者感到怎樣?
生:太不可思議了。
生:太出人意料了。
師:(飽含深情地講述)小女孩太有靈性了!讓我們設身處地的感受一下那種神奇。請同學們閉上眼睛,你就是那位盲童安靜,你慢慢地伸出雙手,在花香的吸引下,極其準確地伸向一朵沾著露珠的月季花,那朵花上,正停著一只花蝴蝶,安靜的手悄然合攏,竟然攏住了那只蝴蝶!蝴蝶在你的手中撲騰。請同學們睜開眼睛,告訴大家你心情怎樣?
生:我太激動了!我竟然捉住了蝴蝶!
生:我太高興了!
生:我太驚訝了!
在上述片斷中,教師全身心地投入,講得深情,講得動容,孩子們也自然地陶醉其中,學得主動,學得活潑,學得多彩!他們沉浸在文本之中,與作者一起感受“奇跡”的絢麗多彩,與作者一起品味“奇跡”的妙不可言。這千般滋味,萬般體驗,或喜或悲,或笑或怒,或哀或憤,不正是語文課獨有的“語文味”嗎?
二、學生誦讀中的語文味
有人說,朗讀教學可以點燃學生介入語文的熱情,可以讓學生在精神漫游的過程中盡情領略語文生活的精微和高妙。它是學生走進語文世界的通道。
在我們的課堂教學比賽中,幾乎每一個語文老師都特別注重學生的朗讀,而孩子們也讀得有情有趣,興味盎然,情真意濃。
【湖北省宜昌市秭歸縣郭家壩鎮(zhèn)平睦河小學魯自瓊】
〖讓閱讀在課外延伸〗
語文是各學科學習的基礎,它的內(nèi)容涉及面很廣,古今中外、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正因為如此,語文教學的內(nèi)容也是縱橫交錯,呈現(xiàn)出多個方面的特征。小學語文教材選取了一些好的文章,這些文章無論從內(nèi)容還是體裁以及譴詞造句、文章結構等,都非常值得學習。但是,學習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具有理解與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進行人際間交往與各種學習。要想使學生愛學語文,學好語文,光靠這些為數(shù)不多的課文是遠遠不夠的。著名的語言學家呂叔湘在談到課外閱讀時曾經(jīng)說過:學習過程中,得之于老師課堂上講的占多少,得之于課外閱讀的占多少,大概是三七開吧。課外閱讀的功效比課內(nèi)閱讀的功效要高,這幾乎成了共識。我們不應把學生局限在課堂里,要真正引導學生走進課外閱讀的世界 。
一、激發(fā)興趣,提高課外閱讀的積極性。
課外閱讀能給孩子一片自由的天地,課堂上學習是由老師帶領,學生多少有被動的感覺,而課外閱讀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主性,主動地學習,充實自己。這時,他的思維是活躍的,而且沉浸其中,真正用心去讀了,那么我們巧妙地引導,激發(fā)學生去閱讀的興趣。
1、營造“書香”氛圍──激趣:
經(jīng)常創(chuàng)設一種濃厚的“書香”氛圍,讓學生產(chǎn)生一種置身于精神寶庫的神圣感。
2、巧借“書本”資源──導趣:
例如:教《觸摸春天》后,我有意識地向?qū)W生介紹有關殘疾人他們身殘志不殘,頑強生活,勇敢地向厄運挑戰(zhàn),創(chuàng)造出了許多業(yè)績和奇跡的事跡,激勵學生課外去尋找有關書籍。在教學《小英雄雨來》后,讓學生激起了對和平的熱愛,他們就急于去尋找有關戰(zhàn)爭的書籍,了解戰(zhàn)爭的殘酷,體會到和平的幸福。課后全班掀起了一股讀書的熱潮。
【河南省鄭州市新鄭市新華路小學王彩鳳】
〖讓我們拉近掌聲與后進生的距離〗
掌聲一般是屬于那些優(yōu)等生,好象與后進生無緣。昨天,我讓全班同學把掌聲送給一位后進生──林浩翔,這掌聲令他激動不已。
林浩翔,一個特殊的學生,作業(yè)拖拖拉拉,書寫潦潦草草,甚至令你看不懂寫的是什么,課堂上玩耍,手中的新玩意兒層出不窮,學習成績總是在及格線上下徘徊……我苦口婆心,一次又一次說教,他卻一個耳朵進,一個耳朵出,我真的想放棄他。
后來,在一本雜志上,我看到這樣一句話“三分教育,七分等待”,教育學生不能心浮氣燥,不能急于求成,不能指忘幾次關心,幾次談話,就能立竿見影。于是,我只好把他放在一邊,等待機會的到來。
昨天,機會終于來了。上午第一節(jié)學習第十七課《觸摸春天》,本文篇幅短小精悍,語言簡潔,意境雋美,所蘊含的道理非常深刻。課前,我們就反復研究,覺得此類學生難以理解。不知該如何引領學生理解,出乎意料的是,學生對課文內(nèi)含理解得還非常前位,特別是林浩翔同學,整節(jié)課思維趣非;钴S,回答問題簡直可以用“精彩極了”來贊嘆。如“小女孩整天在花叢中流連忘返,他的身上一定也是花香濃郁,他就像一們花仙子,蝴蝶想和他交朋友”。
“安靜雖然是個盲童,但他用自己的心靈來觸摸春天,感受世界,他非常熱愛生活,熱愛他的生命……我簡直不敢相信,這些語言竟然出自他口,我不禁想到機會來了,機會來了。于是,我對同學們說:“今天林浩翔同學聽講認真,回答問題積極而精彩,讓我們一起鼓掌,向他表示祝賀!蔽业脑挍]有說完,教室里頓時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同學們邊鼓掌邊向他投去驚羨的目光,他坐在位置上,低著頭在笑,臉紅紅的,看到他那激動的表情,我感到作為教師的幸福與滿足。
放學的時候,他慢慢的走到我身邊,小聲說:“老師,謝謝你!”,然后臉又一紅,迅速從我身邊“逃”走了。
昨晚的作業(yè),他寫的那么認真,那么干凈,今天的課堂上,他又是那么的聲浪。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