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常熟市趙市中心小學 李 斌
《將相和》說的是戰(zhàn)國時期趙國的故事。趙國是戰(zhàn)國的“七雄”之一,地理位置優(yōu)越,幅員遼闊,國力僅次于秦國。廉頗、藺相如是戰(zhàn)國后期趙惠文王時代的大臣。趙惠文王當政時,趙國政治清明,經濟發(fā)展,勢力強盛,是東方唯一能同秦國抗衡的國家。
春秋戰(zhàn)國時期,趙惠文王得楚國和氏璧,秦國垂涎三尺,提出用十五座城池與之交換。經人推薦,藺相如奉趙王之命帶著和氏璧出使秦國,在秦王宮,藺相如大義凜然,針鋒相對,當面揭露秦昭王的陰謀,機智周旋,“完璧歸趙”。藺相如被拜為上大夫。后來,秦昭王提出與趙王澠池相會,秦趙修好,藺相如隨趙王前往。宴會上,秦王要趙王為其鼓瑟,并讓太史記下,以羞辱趙王。藺相如見機而動,脅迫秦王為趙王擊缶,秦王不得不敲一下,藺相如也叫太史記下,打消了秦王的傲氣。趙秦澠池之會以后,藺相如因為有功又被拜為上卿。
廉頗是趙國的大將軍,南殺北戰(zhàn),屢建奇功,拜為上卿。因為當時文官的上卿就相當于丞相,廉頗對藺相如位居他之上大為不滿,在極力反對不成的情況下,就多次當面羞辱藺相如。
歷史上,大臣之間互相爭斗的情況屢見不鮮,十分激烈,吳國宰輔伯嚭與伍子胥的矛盾沖突,后果是越國吞并了吳國;趙高與李斯之間的斗爭,相互攻殺,加快了秦國的滅亡;漢末年,董卓與王允的斗爭,把個漢朝搞得雞犬不寧;三國時的蜀國姜維同宦官黃皓的斗爭,使蜀國越來越弱?滴鯐r代,明珠與索額圖之間的兩黨斗爭,導致清政府官場腐敗,國力受損,幾乎釀成亡國的大禍?梢姶蟪贾g的斗爭非同小可,往往關系國家的前途和命運,斗爭的后果是國家大亂或江山易主。
《將相和》反映的矛盾,是大臣之間的矛盾沖突。廉頗看不起藺相如是因為藺相如沒有身經百戰(zhàn),僅靠三寸不爛之舌就拜為上卿,他心里不服。如果這個矛盾長期不解,積怨下去,就會禍及國家百姓。齊國、秦國之所以不敢輕易攻趙,就是因為趙國武有廉頗、文有藺相如這樣的人才。如果他們自相殘殺,兩敗俱傷,正是敵人所希望的。當有人給廉頗講明藺相如多次退讓與他的原因時,廉頗的思想很快就轉化過來。他說:“這一番話似春雷當頭震響,驚醒了老廉頗大夢黃梁,心問口,口問心,暗自思量,真為自己做事差悔恨難當!崩狭H馬上向藺相如負荊請罪?梢娏H的感情是真誠的,他的精神非常高貴,在國家利益面前,能以大局為重,把個人的恩恩怨怨拋到一邊。
對廉頗的到來,藺相如非常感動,他說:“老將軍你何必身背荊杖,有什么衷腸話細說端詳,我雖然在秦邦完璧無恙,我雖然澠池會羞辱秦王,我雖然有僥幸封為丞相,怎比得你老將軍東擋西殺,南征北戰(zhàn),可算是蓋世忠良!睆拇硕私Y為生死之交。
《將相和》給我們的啟發(fā)是,無論什么時候,都要以國家的利益和大局為重,做人要有寬闊的胸懷。藺相如胸懷寬闊,對廉頗的羞辱退讓再三,退讓是一種胸懷。而廉頗知道自己錯了,負荊請罪,也是一種胸懷,這種胸懷則更可貴。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