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書《韓非子》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戰(zhàn)國時期,楚國有個名叫卞和的人,住在荊山腳下。
有一天,他去見楚厲王,說是在荊山上找到一塊罕見的美玉,特地來奉獻(xiàn)給大王。楚厲王左看右看,覺得這不過是一塊比較光滑的普通石頭,認(rèn)為卞和在戲弄他,是欺騙君王。一怒之下,砍掉了卞和的左腳。厲王死后,武王接位。卞和跛著一條腿,再一次入宮去獻(xiàn)玉。誰知武王同樣不識貨,又砍掉了他的右腳。
楚文王即位以后,有人報(bào)告,說卞和抱著一塊寶石跪在荊山腳下痛哭,哭了三天三夜,連眼睛都哭出血來了。文王就派人去問,是不是因?yàn)榍皟晌粐沉怂碾p腳而委屈難受?卞和說:“我不是為失去雙腳難過,我痛心的是寶玉被當(dāng)作石頭,一片忠誠卻成了罪名!背耐跽僖娏怂,命人將玉石一琢磨,果然是一塊熠熠閃光的美玉。文王十分感動,因?yàn)檫@塊寶石是卞和奉獻(xiàn)的,就命名為“和氏壁”。
“和氏壁”傳到楚威王時,被賜給了一位有功的丞相。后來,丞相府遭賊人盜竊,寶玉被偷走,賣到趙國,到了趙惠王手里。
秦滅六國以后,這“和氏壁”又到了秦始皇手里。秦始皇命丞相李斯刻上“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八個篆字,作為傳國之寶。從此以后,這玉璽成了皇權(quán)的象征,似乎誰得到它,誰就有資格當(dāng)皇帝。所以后來諸侯爭雄,打進(jìn)皇宮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尋找這顆“傳國玉璽”。
秦末,項(xiàng)羽和劉邦爭雄,漢高祖劉邦首先攻入咸陽。取得了這顆玉璽,把它作為漢王朝的國寶,代代相傳。至西漢末年,大司馬王莽篡奪了漢朝的政權(quán),逼得孝元太皇太后交出玉璽。太皇太后氣得將玉璽摔在地上,這件國寶被砸掉了一個角。據(jù)說,王莽后來叫工匠用黃金鑲補(bǔ)了。再后來呢,這寶物就不知去向了。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xué)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