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邵武市教師進修學校 黃貞良
【設計理念】
《桃花心木》是人教版第十二冊新入選的一篇課文。教學本課時本著致力于體現(xiàn)要自主、要讀書、要綜合,有空間、有實踐、有情趣的新課程理念。張揚語文個性,關(guān)注學生發(fā)展,在變“教案”為不確定的“學案”中,學生都能如文中所述:“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
【教學思路】
一、自主定向,去感知
1、速讀梳理,破題入文:
揭題激趣后,激疑:讀了課題,你們想知道什么?課文是寫“桃花心木”這種植物還是寫什么?引導學生運用整體式快讀和尋找式快讀相結(jié)合的方法,初步感知課文。
2、質(zhì)疑問難,以學定教:
速讀后,教師設計這樣二個問題,通過預習和速讀,你讀懂了什么?現(xiàn)在又最想知道什么?學生可能會說,最想知道:
⑴為什么種樹人不按時按量給樹苗澆水?
⑵“種樹的人不再來了,桃花心木也不會枯萎了”這是什么原因?
⑶作者想表達什么見解等。
老師引導學生對大家想知道的問題進行梳理歸類,并建議把這些問題作為本節(jié)課的探究目標,再引導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去研讀課文。
二、自讀自悟,來探究
1、速讀引路,自己走進文章里去:
老師引導學生根據(jù)既定目標和學路,自己去讀書,去解決疑難問題。及時進行句點圈畫,從哪里悟好要標出來,悟到什么可注出來。
⑴速讀掃障礙:
在自主讀書中,自學生字新詞,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枯萎、鍛煉、依賴、優(yōu)雅、勃勃生機”等詞意。知道課文主要寫種樹人培育桃花心木的事。
⑵再讀理思路:
了解作者通過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來組織材料。
⑶細讀趕來回趟:
通過深層次朗讀,明白文中種樹育人所蘊含的深刻道理。
2、精讀細品,帶著收獲回課堂:
反復品讀課文,找出自己認為最重要的句段和自己最喜歡的句段,并從中揣摩感受。如“不只是樹,人也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較經(jīng)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币龑W生在讀中,品出“不確定中生活”的意思,“一顆獨立自主的心”又是什么意思?可以從身邊的人或具體的事去感悟句子的意思。然后圍繞學習目標,提一個有思考價值的問題(自己要思考該問題的答案),為下環(huán)節(jié)的朗讀答辯做準備,如:
種樹人的一番話是什么意思?有沒有道理?
“他的一番話,使我非常感動!钡脑蚴鞘裁?
三、自由交流,說感受
1、小組交流,探究成果:
重點交流自學所得,包括讀懂的與不明白的,對小組中普遍存在的疑惑,找出有關(guān)詞句,畫一畫、讀一讀、想一想、悟一悟,進行新一輪的探究。著重引導交流:“我”因什么而“奇怪”和“更奇怪”?聽了種樹人的一番話還奇怪嗎?聯(lián)系最后兩段話想想這番話是不是有道理?為什么?
2、舉行朗讀答辯會:
答辯會的攻方由各組輪流擔任,守方為該組以外的其他成員答辯內(nèi)容有:
⑴攻方:派代表讀好自認為重要的段落或自己最喜歡的段落,并說自己的感受,然后向守方提一個問題。
⑵守方:可自由發(fā)言,對攻方的朗讀進行評價,對辯手的感受,說說自己的見解。并回答攻方提出的問題。守方同時又對攻方的回答進行評價。
(學生在多回合的答辯中,把對問題的探究引向深入,在思維的不斷碰撞中擦出創(chuàng)新的“火花”,提高語文素養(yǎng)。)
四、回歸整體,重感悟
1、課文不是寫植物,為什么卻用“桃花心木”做題目?作者的用意是什么?你有沒有其他看法?
2、再次整體把握課文,研讀全文,你獲得哪些收獲?還有哪些疑惑?說說你將以怎樣的行動去“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
3、選擇你喜歡的角色去做自己喜歡的事:
想當主持人的:去美美地讀,可以是全文,也可以是某一段,做到熟讀成誦。
想當小畫家的:去畫一畫你心目中的桃花心木,并配上解說詞。
想當小作家的:用你喜歡的形式(日記、書信、口頭,或?qū)懸欢卧挘┫蚰愀改刚f一說你的感受。
想當研究員的:去研究你熟悉的植物或動物的特性,看看有沒有新發(fā)現(xiàn)。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