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榆樹市弓棚中學王鳳才】
〖如何提高教學質(zhì)量〗
新課改強調(diào)學生對所學內(nèi)容的整體感悟能力的培養(yǎng)。這個能力如何形成?這就需要教師在學生的思維中介入一絲啟迪的火花。因為學生面對一篇500~1000字左右的文章、讀一遍甚至多遍之后,感到很茫然,總有“天狗吃月亮──無處下口的,”畏難情緒。此時教師就要注意點拔——教給他們整體或感悟的方法:抓主旨句。在教授《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時,如果學生抓住了第一自然段“……..其中似乎確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時卻是我的樂園!睂W生就會領悟到百草園在作者的心目中是一個永遠難忘的充滿快樂的地方。在教授《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時,學生如果能抓住結尾:“聞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學者,熱情澎湃的優(yōu)秀詩人,大勇的革命烈士。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目標!本湍芎芎冒盐兆∥恼碌闹髦际歉桧灺勔欢嘞壬鷮⒀院托薪y(tǒng)一起來,用生命譜寫一曲愛國的頌歌。其次,要每一個自然段,每一個部分的核心句。這對整體經(jīng)令文章主旨起著輔助的作用。在《從百草圓到三味書屋》,如果能對“不必說…..也不必說……但是……”的寫作重點掌握了。就能準確地抓住這一環(huán)節(jié)的寫作重點。從而把握這一部分內(nèi)容。
【浙江省嘉善縣嘉善一中馬春娥】
〖初中語文學生真實閱讀課堂教學再探〗
善于比較:我們知道通過比較,可分門別類,廣思博;同中求異,異中求同。我們在語文學習中比較的方法是很多的,可以是同一題材不同作者作品的比較,也可以是同一作者不同時代作品的比較,可以是同一題目,不同文章的比較。采用比較法,就是要在對比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鞏固并拓展所學的知識,在比較中有新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造。我們在新課程教學中這種方法是最常用的,對于學生理解課文也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比如學習《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一文,在充分討論學習的基礎上,為了對聞一多先生有一個更好的了解,不妨可以拓展比較閱讀,教師可讓學生學習冰心的《追念聞一多先生》、《聞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講演》等相關文章。通過比較拓展,學生才會學有所思,學有所悟,學有所獲。
【湖南省瀏陽市荷花街道辦事處中心學校張細金】
〖困惑〗
上《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的課之前聽胡老師說,她在班上講聞一多的介紹,講得學生都流淚了,我就想,課前的介紹一定要做好,于是就上網(wǎng)查詢聞一多的《最后一次講演》,終于找著了,還有聞一多遇難的介紹,心里真高興,如釋重負。
第二天上課,我講到了聞一多、李公樸,講到聞一多不畏反動勢力,堅持參加了李公樸的追悼大會,會后三個小時便被暗殺了,又挑選了《最后一次講演》中的精彩部分念給他們聽,念得還是很投入。
遺憾的是,沒見哪一位同學很悲寂的樣子。
為什么呢?
也許是因為自己上課時與學生的情感交流不夠。唉,想想自己平時上課時對學生的鼓勵語言太少了。
【湖北省武漢市水廠路中學童萍】
〖以寫作促進閱讀教學的對話,強化學生的內(nèi)心體驗〗
轉(zhuǎn)換角色,在感同身受中震撼自己。
在學完《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之后,我讓學生轉(zhuǎn)換角色,把自己當成聞一多,在明知兇多吉少的情況下仍然參加了群眾大會,作了最后一次的講演,以他的口吻為自己書寫一則墓志銘。學生在參考了許多名人為自己書寫的墓志銘之后,寫下了以下的文字:
我說過,我做過,然后,我準備倒下,在我倒下的地方將有很多人站立,以他們不屈的靈魂書寫壯麗的篇章,于是我無怨無悔。
此生不能實現(xiàn)宏愿,來世仍會為此奮斗。
子彈能夠穿透我的心臟,卻不能射進我的靈魂。手雖然讓我的身體倒下,卻不能使我的信念丟失。
此身別無所求,只是希望在九泉之下能夠看見鮮花盛開在中華大地,光芒照耀著萬里河山。
……
在書寫墓志銘時,學生真正把自己當成了最后一次演講中的聞一多,帶著萬丈豪情來與心靈對話,其實是與人物對話,強化了內(nèi)心的感受,震撼了自己的心靈。
【廣東省梅州市平遠縣石正中學張教聯(lián)】
〖淺說在中學語文教學中興趣的激發(fā)〗
這個方法是說,課要有一定的深度和難度,使學生體驗到克服困難的喜悅。蘇聯(lián)的偉大教育家贊科夫說:“要以知識本身吸引學生學習,使學生感到認識新事物的樂趣,體驗克服學習中困難的喜悅”。過分簡單的知識,機械的訓練會削弱學生學習興趣,削弱學習動機。
在中學生的學習興趣中,實用性和膚淺性雖然占有一定的位置,但是由于中學生的大腦結構的進一步完善,接觸事物日趨廣泛,他們對事物的本質(zhì)、規(guī)律性的認識必然會產(chǎn)生探討的愿望。所以教學時必須把握這一特點,因勢利導,增強他們的求知欲!堵勔欢嘞壬恼f和做》一文浮光掠影學一學,學生認識不到其中的奧妙,往往興味索然。如果教師引導學生深究底里,見自學之未見,聞自學之未聞,學習積極性就大不相同。文中有這樣的句子:“一九三○年到一九三二年,‘望聞問切’只是在‘望’的初級階段,他從唐詩下手,目不窺園,足不下樓,兀兀窮年,瀝盡心血。杜甫晚年,疏懶得‘一有不梳頭’聞一多先生也總是頭發(fā)零亂,他是無暇及此”。這樣的句子帶領學生步步深入地探求,味道大為濃郁。引文中至少有三點可追根窮源,以知識本身的難度吸引學生學習!巴剢柷小笔窃趺椿厥拢繛槭裁淬@研文化典籍要以診斷疾病的方法來比喻?原來是承接上文鉆研的目的──“開一劑救濟文化的藥方”而來,承接緊密,語勢順妥。“目不窺園”只是一般地形容嗎?一查檢,才知用了典。《漢書、董仲舒?zhèn)鳌分袑懚偈嬉驅(qū)P闹轮緦W習“三年不窺園”。文中形容聞一多,著重推崇其鉆研文化寶藏精神驚人。杜甫晚年“一月不梳頭”原來是從他的詩句“百年渾得醉,一月不梳頭”,的詩句來。杜甫奔波一生,難得在成都草堂有較安定的生活,故疏懶得一月不梳頭,文中這一句在于進行反襯,突出聞先生孜孜日夜不懈的精神。難點攻破,再把幾句聯(lián)系起來思考,就會發(fā)現(xiàn)文簡意豐,比喻、反襯、用典恰到好處。
教學時對課文中某些詞句,某些問題的深入探討,不是要難倒學生而是培養(yǎng)學生敢攀高峰的那種精神。眾所周知的數(shù)學家陳景潤之所以奮力攀登摘取數(shù)學皇冠上的明珠,正是因為他中學時代的老師向他提出了歌德巴赫猜想的難題,在他的心田里撒下了奮斗的種子。
【江西省修水縣港口中學鄧瑋妍】
〖運用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的實踐與反思〗
在學習完課文《鄧嫁先》及《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這兩篇文章后,我布置了一個作業(yè),每人利用WORD制作一幅電腦小報,題目就是“我心中的榜樣”,利用電腦小報介紹自己心目中的名人,每一步設置可以自己完成,也可以幾人合作完成一幅。學生接到這個任務后,顯得非常興奮,利用已學習過的知識,自己構想、反復動手、討論、大膽實踐,完成了第一幅電腦小報作品。學生在這樣的實踐過程中激發(fā)學習創(chuàng)造思維,體驗著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快樂,展示了中學生的創(chuàng)造才能。在現(xiàn)代教學中提倡解放學生的雙手,充分讓學生動手操作,引導學生在動手操作中積極動腦,尋找問題的解決方法,獲得規(guī)律性知識。而信息技術課教學的自身特點就更加不能離開動手實踐,學生在動手中才能掌握所學知識,才能提高鍵盤、鼠標操作能力,才能在操作中進行創(chuàng)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要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及要求設計學生動手操作訓練的內(nèi)容,給學生充分的操作訓練時間,在培養(yǎng)學生的操作技能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湖南省岳陽市君山區(qū)岳西中學蘇曉陽】
〖充分利用學科素材,有機貫穿綜合實踐〗
我比他們更精彩
七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的五篇課文分別是楊振寧的《鄧稼先》、臧克家的《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何為的《音樂巨人貝多芬》、莫泊桑的《福樓拜家的星期天》和《孫權勸學》。這五篇文章都是反映名人精彩人生的,他們的言行對學生有著積極的影響,為了對學生進行理想前途教育,逐步完善學生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我特意安排了“我比他們更精彩”的綜合實踐活動。
其方法是:
1、教師推薦有代表性的有關名人的參考材料(如:中國歷史上的名人、世界歷史上的名人、影響世界的100個名人、中外名人傳記、名人傳奇、世界杰出人物的少年時代、名人傳、院士自述、獲諾貝爾獎科學家傳記、十大元帥的故事、體育影視名人故事等,也可以是文學作品中的人物)。
2、學生自己制定活動計劃(憑學生各自的興趣愛好,分成若干個不同的小組,推選出各小組召集人,確定本組或本人的活動內(nèi)容,根據(jù)活動內(nèi)容制定本小組或本人的活動計劃)。
3、把搜集到的名人資料或人物傳記寫成一篇文章。
4、全班交流,讓全體學生分享這次活動的快樂。
5、辯論會:中學生追“星”好不好?
通過實踐活動,學生對名人有了一個客觀的認識和了解,對初中學生中普遍存在的“追星”現(xiàn)象進行了正確引導,樹立了健康、高尚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學生認識到了,語文學習的資源和運用語文的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
【安徽省望江縣長嶺高級職業(yè)中學鄭焰爐】
〖淺談現(xiàn)代文的閱讀的訓練〗
審清要求,不誤作
我們同學比較容易犯的毛病,就是粗心大意,審題不清。比如,臧克家《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本文大量使用了成語以及仿成語,試舉例分析其語言特點及其作用。不少同學不問三七二十一回答成:表現(xiàn)了聞一多先生刻苦鉆研的精神。顯然未抓住語言這個關鍵詞。其實成語的特點是語言整齊,節(jié)奏感強,內(nèi)容精練。
【四川省蒲江中學實驗學校鐘霞】
〖教學故事──請相信學生〗
《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是一篇十分精粹的散文,感情充沛,語言精警。但課文內(nèi)容久遠,很難引起學生的興趣,設計好課堂尤為重要。
本文生字詞較多,課前預習不充分影響對文意的理解。因此,我安排比一比,看誰的接多的活動,讓學生做了充分的課前預習,這樣一來,學生既掌握了字詞又初步把握了文意。
要挖掘文章的內(nèi)涵,還必須建立在對任務的充分了解的基礎上。語系時,我讓學生查資料,然后讓他們自己介紹聞一多和臧克家的生平。學會們因此收集了不少關于他們的小故事以及別人對他們的評價。在此基礎上去分析人物,水到渠成,既輕松又不覺乏味。
另外,在課堂教學拓展延伸上,我安排了一道將課文內(nèi)容與學生實際聯(lián)系的討論題。讓學生辯論,目的是鍛煉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沒有想到學生發(fā)言比想象中的還踴躍,還精彩,不斷有心得亮點產(chǎn)生,把這堂課的氣憤推向了高潮。
由這堂課,我充分認識到,不要以為學生什么都不會,重要給予時間給予機會,恰當引導,學生思維才會活起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才會充分發(fā)揮出來。
【海南省文昌市中學符艷】
〖關注學生的閱讀感受,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
《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一文,主要是從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兩個方面刻畫了這位偉大的革命家的形象。文中語言優(yōu)美,精練,材料剪裁獨到精巧,感情激烈。如何引導學生不但要深刻感悟聞一多先生的精神,同時還要讓學生領會文中精彩的語言和寫作手法呢?首先,我開始了解學生的閱讀感受。聞一多先生是一位著名的詩人、學者、民主戰(zhàn)士,對聞一多的名字,他們應該是比較熟悉的。于是我便先讓學生說說有關聞一多先生的事跡,使學生對聞一多先生有總體的印象。于是,我便因勢利導,引導學生自主劃分層次,大體把握文章的結構。并提出比較具體的問題,引導學生深入體會。“聞一多是一個怎樣的人?”是本文將要解決的重點。在把握好結構之后,我便給學生提出這個問題。讓學生結合課文中相關的事例及句子或詞語來分析評價,分析人物形象的過程中對文章的結構及語言進行鑒賞。這樣不但可以加深對人物形象的理解更能深刻體會文中精彩的語言運用的效果。當學習這類革命家的時候,也會有學生提出為什么這些人都那么偉大呀?他們難道沒有不好的一面嗎?當學生提出這類問題的時候,正是學生對這類人物的形象產(chǎn)生一些質(zhì)疑的時候,這時候更應該注意引導學生要注意健康的思維,避免產(chǎn)生不在乎的情緒。通過這篇課文的教學,使學生對評價、鑒賞文學作品,在思維方法上,有了一個正確的把握。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