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保平 袁燚
李大釗的故鄉(xiāng)在河北省樂亭縣大黑坨村,建黨80周年這天,筆者在李大釗的故鄉(xiāng),見到了李大釗的堂妹鐘李氏的外孫女楊淑燕。
她告訴我們:“我姥姥鐘李氏是李大釗的堂妹,比李大釗。禋q,今年107歲,可惜四個月前老人家去世了。她生前整天給我們講李大釗小時候的故事。”
李大釗從小很可憐,他還未出世,父親就因病去世,他兩歲的時候,母親也因病撒手歸西,是爺爺把他拉扯大的。但李大釗小的時候特別聰明,他4歲開始認字,6歲就已經(jīng)把《三字經(jīng)》和《千字文》學完了。一天,李大釗隨爺爺?shù)酱孱^玩耍,正趕上一個賣西瓜的與一個村民在打賭。賣西瓜的向那個村民提出:村里的孩子誰能認識告示,我愿輸一筐西瓜請客。正說著,李大釗跟著爺爺向這邊走了過來,打賭的村民像找著救星了似的,一把將李大釗抱了起來。李大釗也不客氣,一口氣就將那張告示念了下來,這一下把眾人都給震了。沒想到,那個賣西瓜的不服,說光念下來不行,如果李大釗能把告示上的字兒一字不差地背下來,那他才服氣。這一下眾人心里可沒底了,但沒想到李大釗把手一背、眼一閉,一字不差地將那張告示背了出來,這一下賣瓜人徹底服了,他輸了一筐西瓜給大伙兒吃。從此,李大釗“神童”的美名就在四鄰八鄉(xiāng)傳開了。
后來,15歲的李大釗到當?shù)赜榔礁畢⒓涌婆e考試,一舉中了秀才。金榜題名的那天,整個大黑坨村沸騰了起來,鑼鼓聲、喇叭聲響成一片,人們奔走相告。鎮(zhèn)上報喜的人們打著旗幟、拿著喜帖、敲鑼打鼓、熱熱鬧鬧地來李大釗家報喜。李大釗和鐘李氏緊跟在她們的爺爺李如珍老人身邊,一人手里端著一個錢盤子。樂得合不上嘴的李如珍一邊向大家說著感謝的話,一邊抓起錢盤子里的銅錢四處分發(fā)給報喜的鄉(xiāng)親。從那以后,鄉(xiāng)親們就對李大釗特別尊敬和厚愛。
據(jù)楊淑燕講:“姥姥活著的時候,經(jīng)常一個人拄著拐杖到李大釗的故居來看看,一看就是幾個小時,她對這里的一切太熟悉了。她記得李大釗中學畢業(yè)后,考中了設在天津的‘北洋法政專門學!,當時他上學全是自費,花費很大,全靠夫人趙韌蘭辛勤持家掙錢支付。直至后來,李大釗任北大圖書館主任,經(jīng)濟狀況才有所改觀。多年來,夫妻相濡以沫,感情甚好,她這個做妹子的,對嫂子也就十分尊敬。后來李大釗投身革命,他們也就舉家從樂亭遷居北京。李大釗犧牲后,他的夫人趙韌蘭多次受到敵人的迫害,為了將孩子們養(yǎng)大成人,不得不從北京搬回樂亭故里,仍居住在當年與李大釗共同生活過的老宅里。1933年4月,由地下黨秘密組織及大釗同志的生前好友和親屬出面,為李大釗在香山萬安公墓舉行了公葬。趙韌蘭赴北京參加了公葬儀式,由于過分悲痛,辛勞過度,趙韌蘭于同年5月病故于北京。每當講起這段往事,姥姥總是老淚縱橫,我看得出她和趙韌蘭的感情是很深的!
在李大釗故居的院子里,栽種著不少藤羅、丁香等花木,它們競相開放,沁人心脾。楊淑燕告訴筆者,鐘李氏老人就是常常坐在這個丁香花叢旁給人們講李大釗過去的故事。
更多本課教學資料 返回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 報錯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