誕生之后的《黃河大合唱》;在抗戰(zhàn)烽火的洗禮下,迅速成長為中華兒女愛國救亡的號角;與此同時,以其所負載的精神力量和民族個性,在海外華人及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線中得到了廣泛的認同。而到了和平年代,它猶如一位戰(zhàn)功累累的元勛,繼續(xù)馳騁在國內外樂壇,成為中華民族傲人的藝術財富。
一、《黃河大合唱》在抗戰(zhàn)時期──精神號角
《黃河大合唱》一問世,就迅速在中國大地上傳唱,成為抗戰(zhàn)救亡的精神號角。并推動了團結抗日的形勢發(fā)展。這一點,我們可以從曾多次擔任其指揮的嚴良方講述的一個有趣的小插曲中得到證實:
《黃河大合唱》這部偉大的作品,在當時中國的革命戰(zhàn)爭和藝術建設中起重要作用。在我們演唱全部作品之前,《黃河大合唱》的很多段落已經在重慶地區(qū)以及更大的范圍內廣泛流傳。那時因敵人常在城市轟炸,很多機關和工廠都搬到了鄉(xiāng)下,我清楚地記得,在從城里回駐地的路上,經常會聽見《黃河大合唱》的歌聲。有時從山頭上傳來高亢的男高音:我站在高山之巔,望黃河滾滾……有時田間會飄落著清亮女聲:黃水奔流向東方,河滾萬里長……甚至國民黨的憲兵操練時,都會整齊地唱著: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黃河在咆哮……要知道,國民黨憲兵是專門抓共產黨的,可他們唱的卻是從延安傳來的歌曲?梢姟饵S河大合唱》的流傳之廣和對人們影響之深。
此外,在延安首演的同年9月14日至16日,云南昆明舉行募寒衣公演,由西南聯(lián)大合唱團、“歌崗合唱團”等演出《黃河大合唱》。此次演出為國統(tǒng)區(qū)首演全曲《黃河大合唱》。
12月15日,在四川重慶,由國際反侵略運動分會主持,重慶文化團體聯(lián)合演出《黃河大合唱》。光未然親自擔任詩朗誦。此次演出,正是國民黨發(fā)動反共、反人民的“皖南事變”前夕,演出場地內外均受到國民黨特務、暗探的重重包圍,但演出效果反映強烈。
接著,1946年1月4日,在重慶舉辦了星海逝世紀念音樂會,演出地點是江蘇同鄉(xiāng)會禮堂。當時國民黨已經發(fā)動了全面的內戰(zhàn),此前不久還在昆明槍殺了請愿的學生,形勢比較嚴峻。那一次的音樂會上演出的《黃河大合唱》,由國立音樂院的學生演唱,由嚴良方指揮,鋼琴伴奏。那天的聽眾特別多,有周恩來、郭沫若、沈鈞儒、李公樸,還有王若飛、鄧發(fā)、葉挺、博古等人,孫科(孫中山的兒子)也來了,他們的出席,鎮(zhèn)住了在場的國民黨特務的氣焰,避免了他們的搗亂。演出很成功,最后大家群情激昂,在李公樸的指揮下高唱著《救國軍歌》離開了會場。“槍口對外”的歌聲響徹山城夜空。
二、《黃河大合唱》在港臺地區(qū)及海外──團結旗幟
冼星海的代表作《黃河大合唱》首演時,樂隊只有兩三把小提琴,二十來件民族樂器,低音弦樂器是用煤油桶制成,打擊樂器有臉盆、大把的勺子放在搪瓷缸子里搖晃選成效果……這支原始的樂隊烘托著40多位勢血青年放聲高唱,《黃河大合唱》從此傳遍了延安,傳遍了中國,飛向了世界,此起彼伏,回響不絕。
1940年,音樂家劉良模把《黃河大合唱》樂譜帶到美國。1941年紐約附近一所大學用英文演出了《黃河大合唱》;1942年2月中旬(春節(jié)),在緬甸曼德勒云南會館,由光未然擔任總領隊的“緬甸華僑戰(zhàn)工隊”連續(xù)舉行3天公演,演出《黃河大合唱》。在這次演出結束后,“戰(zhàn)工隊”就出發(fā)到緬甸眉苗、西保、臘戊等主要城鎮(zhèn)進行巡回宣傳演出。
1945年10月24日,聯(lián)合國正式成立。在慶祝會上,美國黑人歌王保羅·羅伯遜用英語演唱《黃河大合唱》中的《黃河頌》(樂譜由宋慶齡提供)。
1957年,蘇聯(lián)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樂廳用俄文演出《黃河大合唱》,中國指揮家李德倫指揮,歌唱家郭淑珍唱《黃河怨》,嚴良方任藝術指導。
1964年,日本神戶一個勞動者業(yè)余團體用日文演唱《黃河大合唱》,連“自從鬼子來”的歌詞也忠于原作,甚至在說明書上注明:“鬼子”即日本軍國主義。
1982年香港市民抗議日本文部省篡改教科書侵華歷史章節(jié),香港6個合唱團和林克漢管弦樂團在香港大會堂演出《黃河大合唱》。
1983年,加拿大多倫多瑪希音樂廳由華人樂團再次演出《黃河大合唱》,許多華僑聽眾哭成了淚人,外國聽眾則驚嘆中國的《黃河大合唱》勝過了天主教的彌撒。
1985年,香港舉辦“黃河藝術節(jié)”,千人同臺唱《黃河大合唱》,合唱指揮大師嚴良方指揮,場面空前的熱烈、壯觀。
還有新加坡、菲律賓、加拿大等,也演出《黃河大合唱》……
《黃河大合唱》如此震撼人心,50年經久不衰。這是什么力量呢?
1983年在加拿大演出《黃河大合唱》前,曾有一場爭論。一位來自香港的青年站出來說:“我請大家想一想,我們?yōu)槭裁匆饵S河大合唱》?我再請大家想一想,我們的民族為什么老被列強欺辱?就是因為我們不團結!我們從春秋戰(zhàn)國就開始打仗,直到現(xiàn)在不能統(tǒng)一。我們這些人信仰不同,職業(yè)不同,來自在不同的地方,我們所以在一起唱《黃河》,就是為了四個大字‘民族大義’!”
這就是《黃河》的力量所在,這也就是《黃河》的生命所在。
此后的數(shù)十年來《黃河大合唱》一直作為正義力量的象征,在多個國家和地區(qū)演出。進入新世紀以來,《黃河大合唱》魅力不減,讓我們來看一看近年在美國百老匯的一次《黃河大合唱》演出盛況:
2001年4月14日,美國紐約的百老匯春意盎然。入夜,美國音樂殿堂林肯中心燈火輝煌,人群熙攘。專程從加拿大多倫多趕來的梁先生終于幸運地買到一張退票。在演出前就已引起轟動的“黃河之聲”中國經典名曲音樂會吸引了來自香港、臺灣和大陸的旅美華人,也吸引了眾多的美國人。美國最有影響的英文報紙《紐約時報》兩次介紹該音樂會。臺灣留學生海麗激動地說,我等了好多年,終于可以在美國聽到小提琴協(xié)奏曲《梁!贰撉賲f(xié)奏曲《黃河》和《黃河大合唱》了。此時,音樂廳內一千多爆滿的座席和臺上五彩反光的樂器正醞釀著“黃河”一樣涌動的情緒。
當李帆有力的手指在琴鍵上彈出厚重的船夫號子,美國樂手們跟著鋼琴家“船老大”在黃河邊奮力拉纖,洶涌的黃河波濤隨著李帆流暢嫻熟的演奏從彈指間一瀉千里。美國著名指揮杰夫瑞克從沒去過中國也沒見過黃河,他憑著藝術家的非凡想象力,正指揮著近七十人的美國樂隊向聽眾展現(xiàn)他從音樂中看到的黃河,從五線譜中了解的黃河。李帆以全身心投入的演奏和精湛的演奏技巧,與指揮和樂隊配合默契,將黃河的美、悲、憤和怒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音樂會隨著“黃河”的怒濤和“東方紅”的音調達到高潮。當雄壯的音樂在指揮的有力一揮下嘎然而止,許多人眼含熱淚,觀眾的黃河情涌向高潮,爆發(fā)的掌聲也像黃河奔騰。
音樂會的下半場是美國人用中文演唱氣吞山河的《黃河大合唱》。“朋友,您到過黃河嗎?”半個世紀前光未然和冼星海的感慨發(fā)問,被朗誦者石新平嘹亮的聲音變成了動聽的宣言。開場的《黃河船夫曲》激烈緊張,這段唱曲節(jié)奏較快,歌詞繞嘴,對于美國歌手們來說發(fā)音相當困難,但他們那種“咬文嚼字”、一字一句毫不含糊的態(tài)度,反而把樂曲表現(xiàn)得更有力度。漁民出身的冼星海對浪里行船一定熟悉,但他萬沒想到他的“船夫曲”有一天會飛躍太平洋、震蕩在大西洋之濱,而且“船夫”們全是美國人。
男中音歌唱家于平演唱《黃河頌》聲音像洪鐘明亮,交響樂團配合默契,把黃河的英雄氣概烘托得像大海漲潮。全場觀眾激動萬分,在“黃河”排山倒海般的旋律中獲得了一種精神上的凱旋,好像登上了高山之巔,看到了自己的存在、自己的力量。
美國合唱團的女聲部音質清麗,極富彈性,中文發(fā)音準確,金發(fā)碧眼的女士們以熱愛家鄉(xiāng)這種人類共同的情感,把合唱曲中的《黃水謠》表現(xiàn)得有如春波婉轉,映出了黃河兩岸農田村舍。
張老三和王老七心酸的《河邊對口曲》由于平與男高音歌唱家賀磊明演唱,當合唱隊的美國人跟著張老三和王老七一起唱著“為國家當兵去,太行山上打游擊……”使人不禁想當年美國“飛虎隊”與中國人民并肩作戰(zhàn)的情景。
鄧桂萍的女高音獨唱《黃河怨》催人淚下,她不愧為歌劇演唱家,聲音極具感染力,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中國婦女飽受戰(zhàn)爭摧殘而憤怒絕望的心境。這凄慘悲憤的歌聲也感染了臺上的美國樂手和合唱隊隊員,他們在指揮強有力的一揮下,像火山爆發(fā)般地唱出了《保衛(wèi)黃河》的正義之聲。四部和聲如滾滾洪流氣勢磅礴,輪唱交錯有序,如千軍萬馬排山倒海:“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保衛(wèi)家鄉(xiāng),保衛(wèi)黃河,保衛(wèi)華北,保衛(wèi)全中國”──美國歌喉中國情,“抗日烽火”一時燃燒在紐約林肯中心。觀眾們激情高漲,不少人跟著節(jié)奏搖動身體,似乎要躍上臺加入到“抗日的行列”之中。
此時,音樂廳外百老匯大街旁,“黃河之聲”聲音會的大幅廣告櫥窗正被華燈照亮,奔騰的黃河激流與滿臺美國音樂家演出現(xiàn)場構成的圖案,格外醒目,多少天來令無數(shù)路過的行人駐足觀看。廳內,一些人流著眼淚在聽《黃河大合唱》,那些早在抗戰(zhàn)時期就唱過《黃河大合唱》的老人們更有用語言難以表達的感覺。合唱的最后一個樂章《怒吼吧!黃河》將音樂會推到黃河的浪峰,當《黃河大合唱》在合唱團八十幾位隊員多次重復的“向著全世界被壓迫的人民發(fā)出戰(zhàn)斗的警號”的高亢歌聲中結束時,激動萬分的觀眾一下全都站起來,以雷鳴般的掌聲和熱情的歡呼聲向中美藝術家表達他們內心的感情和由衷的感謝。觀眾中的美國人從節(jié)目單中的英文介紹和演員們表現(xiàn)的音樂中也聽懂了“黃河”,他們與中國聽眾一樣情緒高昂,熱烈地鼓掌。中國駐紐約總領館張宏喜總領事等也被美國人的“黃河”歌聲所感動。再三謝幕的全體演員們在觀眾的強烈要求下,又唱起了《保衛(wèi)黃河》,這時觀眾們情緒高昂,以有節(jié)奏的掌聲加入了這雄壯的進行曲,還有不少人跟著唱起來。歌聲結束,激動的觀眾們還不愿離去,又報以經久不息的熱烈掌聲,最后演員們唱了三遍《保衛(wèi)黃河》,音樂會才徐徐落下帷幕。
被中國人歌頌了千萬次的“黃河”,正“一瀉萬丈,浩浩蕩蕩,奔向世界……”
三、《黃河大合唱》在當代──民族財富
1987年夏,在北京盧溝橋抗日戰(zhàn)爭紀念館前,舉行為“紀念抗日戰(zhàn)爭勝利50周年音樂會”,由中央樂團合唱團、廣播合唱團、總政歌舞團合唱團聯(lián)合演出了《黃河大合唱》。
1989年6月25日──7月1、3、7日,在臺灣省臺北市舉辦“抗戰(zhàn)勝利紀念音樂會”,由臺灣交響樂團附設合唱團、臺北愛樂合唱團等聯(lián)合演出《黃河大合唱》。此次演出為臺灣禁演《黃河大合唱》后首次公演,轟動全島。1992年9月19日,在美國舊金山,抗日戰(zhàn)爭史實會主辦“九、一八”61周年紀念音樂會,由圣莉西、博愛、龍呤、北半島愛樂、南灣愛樂、融融等合唱團聯(lián)合演出《黃河大合唱》部分曲目:《黃河頌》、《黃水謠》、《保衛(wèi)黃河》。
1995年6月14日,在北京首都體育館舉辦“首都大學生為紀念抗日戰(zhàn)爭勝利50周年音樂會”萬人演出。
同年8月15、16日,在陜西省西安市人民劇院,20、21日在北京國際劇院先后舉辦“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50周年音樂會”,由美國“聯(lián)合之星合唱團”訪華演出《黃河大合唱》(用中文演唱)。同年8月25日,在美國紐約舉辦紀念抗日戰(zhàn)爭勝利50周年“抗戰(zhàn)音樂會”,由中央樂團合唱團、科羅拉多州青山合唱團、知音合唱團、黃河藝術團、薔城合唱團等21個合唱團聯(lián)合演出《黃河大合唱》。
同年10月,在廣州市天河體育館為紀念冼星海誕辰90周年舉辦“黃河魂”音樂會,由中央樂團、廣州樂團、星海音樂學院、華南順大以及廣州市眾多業(yè)余合唱團共5000人演出《黃河大合唱》。
1998年2月20日,在廣州市廣州軍區(qū)禮堂,為紀念周恩來同志誕辰100周年暨他所創(chuàng)建的抗敵演。保祩(團)隊成立60周年,舉辦“周恩來永遠活在我們心中”文藝晚會,由廣州樂團合唱團、老演員合唱團演出《黃河大合唱》。2002年12月15、16日,在臺北愛樂合唱團30周年慶音樂會,將演出《黃河大合唱》,嚴良方客席指揮。列舉到這里,我們覺得有加上“未完待續(xù)”四個字的必要,因為《黃河大合唱》將以其穿越時空的巨大魅力,在炎黃子孫中永遠傳唱!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