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
過去的三個月中的創(chuàng)作,我最佩服的是魯迅的《故鄉(xiāng)》(《新潮》九卷一號)。現(xiàn)在我冒昧來說幾句讀了《故鄉(xiāng)》后的感想,說的不見得就對,請著者和讀者都要嚴格的審查一下。
我覺得這篇《故鄉(xiāng)》的中心思想是悲哀那人與人中間的不了解,隔膜。造成這不了解的原因是歷史遺傳的階級觀念。《故鄉(xiāng)》中的“豆腐西施”對于“迅哥兒”的態(tài)度,似乎與“閏土”一定要稱“老爺”的態(tài)度,相差很遠;而實則同有那一樣的階級觀念在腦子里。不過因為兩人的生活狀況不同,所以口吻和舉動也大異了。但著者的本意卻是在表出“人生來是一氣的,后來卻隔離了”這一個根本觀念;“那西瓜地上的銀項圈的小英雄的影象,我本來十分清楚,現(xiàn)在卻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地悲哀”。這是作者對于“現(xiàn)在”的失望,但“我們的后輩還是一氣,……我希望他們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來……”
作者對于將來卻不曾絕望:“然而我又不愿意他們因為要一氣,都如我的辛苦展轉而生活,也不愿意他們都如閏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如別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們應該有新的生活,為我們所未經(jīng)生活過的!蔽液芘瓮@“新生活”的理想也因為“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節(jié)選自《茅盾現(xiàn)代作家論·評四五六月的創(chuàng)作》,原載1921年《小說月報》第12卷第8期)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