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樂亭縣第二中學 李敏
中國有句古話:“伴君如伴虎!狈饨〞r代,臣下進言諫說,稍有不慎就會招致禍殃。而鄒忌和觸龍卻能以巧妙的方式達到進諫的目的,確實令人稱道。
《古文觀止》中評價本文時說“鄒忌將己之美,徐公之美,細細詳勘,正欲于此參出微理。千古臣陷君蔽,興亡關頭,從閨房小語破之,快哉!
鄒忌的諫說,妙在以閨房瑣事論邦國大計。鄒忌的進諫,以自己的切身感受設喻巧妙地諷喻齊王,矛頭將直指輕信讒言的齊威王本人,還涉及到他的便嬖近臣,利害攸關。
國君能不能廣開言路,納諫除蔽,修明政治。是一件關系國家興亡的大事。但如果一開口就提到應該納諫除蔽,往往會使他抵觸,不易接受。個人美不美的問題,妻、妾、客人和自己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是生活小事,很具體,又能引起國君的興趣。這個生活小事同國家大事之間,在“受蔽”這一點上,有很多相似之處,可供類比,把兩件事巧妙地聯系,能收到很好的說服效果。
于是鄒忌別出心裁,對齊威王大講其與城北徐公的一場容貌競賽:妻夸他美,妾說他俊,連客人也肯定徐公不如他美。誰知徐公一來,真相大白,妻、妾、客為了個人的利益,都哄了他?梢韵胍,齊威王聽到這里,定會為鄒忌的受騙而大笑了。也正在此時,鄒忌話入正題:受騙的不僅有我,還有大王哩。你身邊的宮婦、朝臣、四境之內的文吏武將,不正如我的妻、妾、客一樣,因為“私王”、“畏王”、“有求于王”,而整天哄騙你嗎?“由此觀之,王之弊甚矣!比f辭,寓嚴肅的諫題于談笑風生之間,從閨房私語中引出啟示,從自身取譬,將心比心,運用類比,點出臣諂君弊的朝廷弊端,水到渠成,真是巧妙之極,怎能不令齊威王稱“善”呢?課文、以比美為后面的進諫除蔽做鋪墊,并對個人導演性心理又進行的生動形象的刻畫,從而使得后面的諷諫有很大的說服力。
比喻說理能用具體的事實說明抽象的道理,變深奧為淺易,變復雜為簡明,變逆耳為順耳,委婉而有較強的說服力。但必須設喻精妙,比喻恰當。要做到這兩點,必須有敏銳的觀察力、深刻的分析力和較高的語言修養(yǎng)。
由此可見,鄒忌采取了委婉而諷的進諫方式,巧妙地達到了進諫的目的。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