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桐鄉(xiāng)市濮院鎮(zhèn)中心小學 郭宇虹
【教材分析】
本課是一篇科學童話。課文用擬人化的手法,通過大雨點兒和小雨點兒的對話,告訴學生雨點兒是從云彩里飄落下來的,有了雨點兒的滋潤,花更紅了,草更綠了。
本課內(nèi)容淺顯,情節(jié)性強,文章的第五小節(jié)給我們留下“空白之點”、“頓歇之處”,有利于學生在閱讀時根據(jù)自己的填充。本課的教學,就以第五小節(jié)為憑借,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不斷地調(diào)動、激發(fā)學生的研讀興趣,引導學生自讀自悟,在學習過程中讓學生體驗生活。
【設計理念】
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積極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語文教學應以學生自讀、自學探究,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發(fā)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而要一年級學生達到這個理想目標還
【教學設計】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1、欣賞課件《小雨沙沙》。
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硪皇追浅:寐牭母,會唱的小朋友可以請跟著一起唱?/p>
2、剛才,小朋友們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3、今天,我們要去看看課文中的雨點兒又會發(fā)生怎樣的故事?我們來學習課文《雨點兒》。
4、出示課題《雨點兒》。
誰能把課題讀好?(讀時讓學生注意兒化音。)齊讀。
二、讀文,識字,初探
1、初探課文:
想知道雨點兒會發(fā)生什么事情,請自己讀讀課文,特別要注意的是:讀通課文,讀準字音。不會的可以請教同學。
2、識字,寫字:
⑴生字寶寶們急著想和小朋友們見面了。(出示生字)自己讀讀。
⑵檢查自學情況。指名讀,開小火車讀,齊讀。
⑶教學生字“方”。誰能說說第二筆是什么筆畫?
⑷寫生字“方”。
3、讀文,感悟,明理:
⑴學習句子:數(shù)不清的雨點兒,從云彩里飄落下來。
①讀:瞧,雨點兒來了!請自己讀讀這一句話。誰能讀?哪里讀得好?
②理解:“數(shù)不清”,“云彩”,“飄落”這幾個詞。
③再讀讀句子,看看有沒有不理解的地方?
“數(shù)不清”:多得沒有辦法數(shù)清楚。在生活中,還有什么東西數(shù)不清?(如:頭發(fā),人,樹葉……)
“云彩”:
“飄落”:示范做“飄落”的動作。(用樹葉)
④品讀:現(xiàn)在,能不能把句子讀好?自己讀,指名讀。
⑵品讀雨點兒的對話。
①數(shù)不清的雨點兒從云彩里飄落下來,它們在半空中相遇了。會怎么樣呢?(要是你們在路上相遇會怎么樣?)讓我們?nèi)タ纯。出示句子?/p>
半空中,大雨點兒問小雨點兒:“你要到哪里去?”
小雨點兒回答:“我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你呢?”
大雨點兒說:“我要去沒有花沒有草的地方!
②讀讀句子:他們在干什么?(說話)我們可以從這些提示語中(點一點提示語)知道雨點兒們在對話。
③朗讀訓練:老師是小雨點,就在你面前,哪位小朋來做做大雨點兒來問問我?(師生合作)
小雨點兒想問大雨點兒什么?(指名說)原來小雨點兒也想知道大雨點要去哪里?
剛剛大雨點和小雨點之間互相問答就是在進行對話。我們就學他們來進行對話,好嗎?找伙伴練一練。請學生讀一讀。分男女同學讀一讀。
⑶明理:
①小雨點兒來到有花有草的地方,花和草會怎樣?是呀,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紅了,草更綠了。讓我們一起讀讀這個句子吧!出示:不久,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紅了,草更綠了。
②大雨點兒到哪里去了?哦,沒有花,沒有草的地方好看嗎?大雨點兒為什么要去這種地方?大雨點兒和小朋友們想得一個樣,不久,沒有花沒有草的地方,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讀句子:沒有花沒有草的地方,長出了紅的花,綠的草。
③大地變得如此美麗,是誰的功勞呢?要是你是小花小草,有什么想對雨點兒說的嗎?讓我們一起帶著對雨點兒的喜愛,對雨點兒的感謝,去讀讀最后一小節(jié)。
四、課的延伸
學了課文,我們從課文中知道雨點兒給了小花小草充足的水分。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紅了,沒有花沒有草的地方,長出了紅的花,綠的草。雨點兒還會給大家?guī)硎裁春锰?小朋友們回家去問問爸爸媽媽,也可以自己查找一下資料。明天,把你們知道的知識告訴老師和小朋友,好嗎?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