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qū)馬腰小學 朱其亞
【教學要求】
1、學會8個生字,會寫“嗎、吧”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明確要下雨之前的各種自然現象。
【教學重點】
學會本課生字,懂得課文說明的道理,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
課件、生字卡片、詞卡、錄音。
【教學課時】
第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第16課,齊讀課題。
2、(課件介紹新朋友)今天老師特地請來了一位新朋友,她的名字叫小黃帽,你們歡迎她嗎?小黃帽很喜歡聰明能干的小朋友,她托老師先來考考大家,你們接受考驗嗎?
⑴指名讀生字卡片,并組詞。
⑵指導寫字:
師: “吧”、“嗎”他們都是輕聲。
(字卡貼黑板上)
①老師范寫“嗎”。
(提醒:“口”很有禮貌,在寫的時候他會跑到橫中線的上面去,把下面的位置留點給邊上的字。)
②學生試寫“嗎、吧”:
師:“嗎、吧”都是語氣詞,一會兒,會在朗讀中體會這幾個詞的用法。
二、學習課文
師:上節(jié)課我們通過讀文,知道文中小白兔遇到了幾個好朋友?都是誰?是在哪幾段寫的?端好書。眼離書本一尺遠。
(生答師板書)
師:小白兔看到哪些現象?聽到它們說了什么,它都干了什么?就讓我們好好來學習課文吧。
1、燕子低飛:
⑴指名讀第一自然段,這段讓你知道了什么?
(理解“很悶”,做做直起身子的樣子)
⑵這時小白兔看見了誰?他是怎樣對燕子說的?
(課件)
⑶指導朗讀:
①同學們,現在你們都是小白兔,小燕子從你們頭上飛過,快喊!
(生喊)
②(出示句子:燕子,燕子,你為什么飛得這么低呀?)
看這句話后面是個問號,怎么讀?
對啊,我們不光要大聲喊,還要讀出奇怪發(fā)語氣。我們來比比看誰讀得好。
(指名──齊讀)
⑷(課件出示句子:要下雨了。空氣很潮濕,蟲子的翅膀沾了小水珠,飛不高。我正忙著捉蟲子呢。
師范讀小燕子的回答的話,想:燕子的話是什么意思,可以用自己的話來說說。
(師引導用“因為……所以……”來說話。)
口頭練習:
用“正忙著……呢!”說話。
⑸分角色朗讀。
2、魚游水面:
⑴燕子的話,小白兔相信嗎?為什么?
(課件出示:是要下雨了嗎?)
讓我們吧“嗎”去掉讀一讀,有什么不一樣?
⑵正在疑惑時,小白兔有碰到了誰?他們在說什么呢?
⑶同桌分角色練讀“一問一答”。
(左邊的同學讀小白兔的問,右邊的同學讀小魚的答。然后交換再讀。)
⑷指導朗讀:
①課件出示句子:
小魚,小魚,今天怎么有空出來呀?
你覺得要讀出怎樣的語氣來?
②(課件錄音小魚的回答:要下雨了,水里悶得很,我們到水面上來透透氣。小白兔,你快回家吧,小心淋著雨。)
你覺得讀得好不好,為什么?誰來和他比一比。
(引導學生注意“吧”,讀出對小白兔的關心)
③“悶得很”和“很悶”有什么不一樣?
(再讀課文)
⑸集體表演:
師生集體演小魚,水里悶得讓人受不了,使勁游到水面上來透氣。追問:現在你的感覺如何?
3、螞蟻搬家:
⑴聽了小魚的話,這回,小白兔相信要下雨了嗎?你是從課文中的哪句話知道的?(小白兔連忙挎起籃子往家跑)理解“連忙”,找近義詞。
⑵(課件)這時,小白兔又碰到了螞蟻。
(師簡筆畫,兩只螞蟻)
老師畫的和書上的現象一樣嗎?
(比較看出“一大群”)
⑶演一演:
小白兔把要下雨的消息告訴了螞蟻,你猜他是怎樣告訴螞蟻的?
(老師演螞蟻,學生演小白兔。)
像這位同學一樣,把一些事情轉告給別人的,就叫做“消息”。
⑷螞蟻是怎么回答的?
(出示句子:是要下雨了,我們正忙著搬東西呢。
指導朗讀,讀出肯定的語氣。
⑸聽了螞蟻的話,小白兔急了,你們看……
(出示:媽媽,媽媽,要下雨了!)
⑹(課件)大雨中,齊讀最后一自然段。
三、總結課文
1、小白兔終于明白要下雨了,他是看到哪些現象才知道的?
(生答師補充板書)
2、小黃帽她又來了,她要對我們說什么呢?
3、這會小黃帽又要考大家了吧,那你知道還有哪些雨前征兆的現象嗎?
(蚯蚓出洞、青蛙鳴叫、蚊子成團……)
4、師總結語:
自然界很神奇,各種自然現象更是奇妙,只要我們用心地觀察,會有更多的秘密等著我們去發(fā)現。
【板書設計】
16、要下雨了
燕子低飛
小魚游出水面
螞蟻搬家
【評課】
朱其亞老師的課上得很生動,也比較成功,我個人的感覺比較好,主要體現在下面幾個方面:
1、朱老師的課上得比較實:
無論從寫字指導、朗讀指導,還是用詞造句,等方面都比較到位。
2、朱老師的課上得比較活:
⑴老師緊緊抓住小白兔和燕子、小魚、小螞蟻的對話來展開。讓學生來理解本文所要學生掌握的魚游水面要下雨,燕子低飛要下雨和螞蟻搬家要下雨的現象。
⑵老師在整堂課中注重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采用了齊讀、自由讀、同桌對讀、分角色朗讀等多種形色,讓學生讀中有思、讀中有悟、讀中有感,要求讀出疑問、懷疑、關心等不同語氣。難怪朱老師班級的學生朗讀水平有這么好。
⑶老師注重語句訓練。如:小燕子說的話讓學生用“因為……所以……”這組關連詞讓學生理解燕子為什么低飛。還讓學生用“正忙著”說話,來體驗生活。比較悶得很和很悶有什么不一樣,讓學生感受到小白兔當時有懷疑,體會正確用詞的重要性。
3、朱老師的課上得比較有趣:
無論是學生還是聽課的老師都是一種享受。
⑴老師的過度語用得好,使整個童話故事比較連貫、完整。
⑵老師注重情境教育,像最后一段課文學生的朗讀似乎跟課件中的哪場雨相遇了,雨聲和讀書聲絞織在一起讓人有身臨其境之感。
⑶小孩說的話也比較有趣,不知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其中有個小朋友說(當白天黑的時候)朱老師馬上笑著說,你是想說當烏云密布的時候,是嗎?就一句話糾正了學生的語病。
⑷老師注重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老師當小螞蟻,讓學生當小白,說讓小螞蟻搬家搬到哪里去?
(學生的回答挺有創(chuàng)意的,有的說搬到樹洞里,有的說搬到水泥板洞里。)我細細一想,似乎覺得小朋友還是不太明白小螞蟻為什么要搬家。螞蟻很小,低處積水了會淹死要往高處搬。(他們的認識只是避雨、躲雨。)以上是我的一點初淺的看法,有不對或不妥的地方表老師們指正。謝謝大家!(陳阿秀)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