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教育學院實驗小學 張珊珊
【教學目標】
1、認識“所、牧”等12個生字。會寫“詩、林”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有朗讀古詩的興趣。
【教學重點】
1、認識“所、牧“等13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地朗讀古詩。
【教學難點】
背育古詩。
【教具準備】
掛圖,生字卡片,老師范字。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發(fā)興趣,導(dǎo)入新課
1、同學們,誰愿意將課外學飛的古詩背育給大家聽?
2、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一首新詩。
3、請大家注意觀察圖畫:
(老師貼出圖)
誰說說圖上畫了誰在干什么?
(一個小孩騎在牛背上正在看什么)
他到底看見了什么?讓我們一起借助拼音讀,讀古詩《所見》。
二、初讀古詩,記憶生字
1、自己讀完古詩后,讀給大家一聽,互查讀音。
2、將本詩要掌握的生字圈出來讀一讀,同桌交流記憶。
3、老師反饋:
⑴出示生字卡片:
所、牧、蟬、閉、材、童、黃、詩、指名讀準字音。
邊讀老師邊按詩的順序擺放生字卡片。
⑵分析記憶:
這么多生字怎樣快速的記住呢?
①熟字帶生字:
推──捕蜻──蟬共──黃認──詩
聽──所意──童親──立放──牧
②編兒歌記憶:
一戶一斤米──所人才進大門──閉
騎牛寫文章──牧由到共里共加隊──黃。
③開火車抽讀生字卡片。
三、再讀古詩,感悟詩意
1、將這些生字帶入詩中,誰愿意給大家讀讀。
(指多名學生讀詩)
2、自由讀詩:
結(jié)合圖想想,詩人都看到什么啦?再與同桌交流。
3、請學生簡述詩意,老師相繼補充:
學生:詩人看到一個放牛娃騎著一頭老黃牛唱著歌,他的歌聲非常響亮,振蕩著樹林。可他聽到了蟬的叫聲,想要去捉蟬,于是馬上閉上嘴停止了唱歌。
老師:同學們想像一下,閉上嘴的小牧童會怎樣做呢?
學生甲:騎在牛背上盯住蟬。
學生乙:不,牧童從牛背上下來,準備去捉蟬。
學生丙:牧童從牛背上下來站在地上,先看好目標,然后去捉蟬。
老師:看到這樣的情景,在大家說產(chǎn)應(yīng)該怎樣朗讀這首詩呢?
四、在意境中誦讀古詩
1、自由讀練。
2、扮演詩人到圖畫前誦讀古詩。
3、背育古詩。
五、指導(dǎo)書寫
1、自己描紅找關(guān)鍵筆畫。
2、教師出示范字:
請學生說說關(guān)關(guān)鍵筆畫。
3、學生獨立臨寫。
4、同桌交換課文互相寫。
5、展示評價。
六、板書設(shè)計
13、古詩兩首
牧童黃
林
所見
摘蟬
閉立
第二課時
一、復(fù)習檢查,導(dǎo)入新課
1、古詩《所見》,說說詩人的名字。
2、出示詞語卡片,指名讀詞語:
所以所有放牧特草關(guān)閉閉路電視黃牛特童古詩
3、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13課古詩兩首中的另一首詩。大家說說古詩的題目是什么?
小池。
二、初讀古詩,識記生字
1、這首詩是誰寫的?
(楊萬里)老師簡介:
楊萬里是南宋著名詩人,他的詩人大多數(shù)也是描寫自然景特的。
2、借助拼音讀古詩:
要求讀準字音,圈出生字。
3、集體認讀生字:
池、惜、陰、晴、柔、露。
學生邊讀老師邊將生字卡片貼在相應(yīng)的位置上。
4、交流記憶方法。
5、集體反饋:
⑴熟字帶生字:
地──池明──陰錯──惜情──晴霧──露。
⑵編兒歌記憶:
把矛放在木頭──柔。
6、再讀古詩:
看誰字音讀得準。
三、精讀古詩,體會意境
1、聽老師范讀:
說說這首詩描寫了什么時候的景色?從哪兒看出的?
學生甲:夏天的景色,因為夏天荷花開。
學生乙:夏天的景色,夏天的時候有蜻蜓。
2、除了同學們說到的這些景物,你還從詩中看出有什么景特呢?
學生甲:有泉水。
學生乙:還有樹。
3、那還有沒有不理解不明白的地方?
(泉眼、晴柔)
老師簡單講解:
泉眼就是泉水流出的口。晴柔就是晴天的美好。
4、根據(jù)你對古詩的理解,找到小伙伴再讀讀古詩。
5、推薦讀。
6、練習背誦。
四、課后延伸
1、齊背13課的兩首古詩。
2、請每個學生收集描寫夏天的古詩,背給大家聽。
五、板書設(shè)計
13、古詩兩首
小池惜晴柔
陰
露
六、課堂作業(yè)設(shè)計
照樣子填一填:
放:放牧放羊
牧:________
晴:________
惜:________
更多本課教學資料 返回人教課標版語文一年級下冊 古詩兩首 報錯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