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電教館資源中心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8個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和由熟字組成的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歡快、奇怪、親切的語氣。
3、讀懂課文,初步了解回聲形成的原因,激發(fā)探索科學的興趣。
4、感受語言的美,體會文中展示的奧秘,展開想象,培養(yǎng)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讀懂課文,初步了解回聲的成因。
【課前準備】
1、生字詞語卡片、圖片或課件。
2、課前引導學生去生活中體驗回聲。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師:(板書“聲”)同學們看這是什么字?
生:“聲”。
師:平時同學們聽到過什么樣的聲音?
例:河水流動的聲音。
鳥的叫聲。
小提琴聲。
師:同學們說得都很好。平時,我們聽到過各種各樣的聲音,今天學的課文題目又是什么呢?(板書“回”)
生齊讀課題。
師:看到課題同學們想知道什么?
例:我想知道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我想知道回聲是什么。
二、初讀感知
1、師:請同學們帶著這些問題自己讀課文。要讀準字音,遇到生字多讀幾遍,并在自然段前面標上序號。
學生自讀課文,師巡視指導。
2、利用媒體資源中的讀一讀部分,教學生字詞。
3、播放媒體資源中的范讀動畫,示范朗讀。
4、指名分段讀課文,糾正發(fā)音。
師:下面請同學分段讀課文,其余同學邊聽邊想:這篇課文主要講一件什么事?
生:這篇課文講了小青蛙跟著媽媽到橋洞里聽到回聲的事。
師:那回聲是怎樣產(chǎn)生的呢?我們來逐段學習課文。
三、細讀感悟
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師:請同學們自由讀第1自然段,想想:這段告訴我們什么?
生自讀第一段。指名回答。
2、出示文中插圖,引導學生理解句子:“半圓的橋洞和水里的倒影連起來,好像一個大月亮。
師:哪位同學指著圖說一說什么像個大月亮?
生指圖說,師強調(diào)多音字“倒”的讀音。
師:你覺得這里的景色怎么樣?
生:這里的景色非常優(yōu)美。
師:誰能用贊美的語氣讀這一段?
引導學生用贊美的語氣朗讀表達這美麗的景色。
學習第2、3自然段:
1、師:就在這兒發(fā)生了一件有趣的事,什么事呢?請同學們讀讀第2自然段,把寫小青蛙聽到的聲音的有關句子畫出來,思考并討論,這些聲音小青蛙是在什么地方聽見的?
生:在橋洞底下發(fā)現(xiàn)的。
2、師:我們把當時的情景讀出來好嗎?誰當小青蛙?誰當學話的小青蛙?大家仔細聽他們是怎樣讀的。
指名讀。
師:大家想一想青蛙說的兩次話語氣一樣嗎?為什么?
生:不一樣,他說的第一次話是贊美的語氣,第二次話是問的語氣。
師:從哪可以看出來呢?
生:從標點符號看出來的,是感嘆號。
師:說明他心里怎么樣?
生:第一次心里高興,而第二次話是問號說明他心里很奇怪。
師:請同學們再來讀,注意語氣的不同。
3、師:這時候,小青蛙心里會想什么?
生1:哪里來的一只小青蛙在學我說話?
生2:那只小青蛙到底在哪?
師:對,所以書上用了個什么詞?
生:奇怪極了。
師:(板書“奇怪”)大家想一想:“奇怪極了”是什么意思?
生:非常奇怪。
4、師:那他是怎樣做的?
生:他去問媽媽。
師:誰讀一下他問媽媽的話?
指名讀。
師:媽媽怎么說呢?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
四、指導書寫
1、利用媒體資源中的寫一寫部分,指導書寫。
讓學生認真觀察每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師重點指導:
⑴兩個大口框的字──圓、圍,請大家仔細看看,大口框和口字的寫法有什么不同?
提示:口字的左豎和右邊的折向里收,大口框不向里收。
⑵“紋”的絞絲旁是三筆寫成的,第三筆是提;“影”字右邊的三撇,起筆應該在一條垂線上;“倒、游”各部分應該寫得瘦長,三個部件緊湊一些。
2、學生臨寫:
要求學生臨一遍、對照一下,找到寫得不好的地方,再觀察前邊的范字,看準后再臨寫。教師巡視,發(fā)現(xiàn)姿勢、書寫等問題及時糾正。
五、布置作業(yè)
抄寫生字3遍,并組詞。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師:親愛的小朋友們,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回聲》,小青蛙的媽媽師怎么說、怎么做的呢?就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
二、研讀第四自然段
1、指名讀第4自然段:
師:青蛙媽媽是怎樣做的?
生:青蛙媽媽帶著小青蛙跳到岸上,她撿起一顆石子,扔進河里。
師:我們一起來找一找寫青蛙媽媽動作的詞,老師先找到了跳到岸上的“跳”字,大家再找一下,還有表示動作的詞嗎?
生:撿起的撿,扔進的扔。
師:對,大家拿起筆,把這三個字點上小黑點。
師:大家一起表演一下怎樣叫撿起石子扔進河里。
生:(表演)。
師:對,就這么一扔,河水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生:河水激起一圈圈波紋,波紋碰到河岸,又蕩回來。
播放媒體資源中的水波實驗視頻:
師板畫,河水激起波紋,理解“激”“蕩”的意思。
碰
水波)))))))))))河岸
蕩回來
師:(指學生讀這一段),學了這段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水的波紋碰到河岸會蕩回來。
師:青蛙媽媽為什么要這樣做呢?我們接著學習課文。
三、合作探究第5自然段
1、學生自由讀青蛙媽媽說的話,小組合作學習討論。出示自學要求:
⑴青蛙媽媽一共說了幾句話?每句話說了什么?用序號標出句序。
⑵試著畫出回聲原理圖。
⑶相互說說回聲是怎么產(chǎn)生的?
2、匯報交流:
播放媒體資源中的情境演示視頻:
師:同學們剛才聽的很認真,誰來說說青蛙媽媽說了幾句話?
生:青蛙媽媽一共說了四句話。
師:第一句話告訴我們什么呢?誰來讀?
生:(讀)。
師:告訴我們什么?
生:叫聲像水的波紋。
師:青蛙媽媽為什么說他們像呢?請同學讀一下第2、第3句話。
生:(讀)。
播放媒體資源中的聲波實驗視頻:
師:誰來說一說他們哪兒像?
生:碰到一個地方都要返回來。
生:水的波紋碰到橋洞要蕩回來,聲音的波紋碰到石壁也要返回來。
師:(板畫聲波石壁)同學們想一想,返回來的“返”是什么意思?
碰
聲波)))))))))))石壁(障礙物)
返回來
生:比如說有個人出去有事,想起忘拿東西了,再回去就是返。
生:“返”就是回來的意思。
師:下面我們加上動作說說這句話。(師示范),誰愿學著老師的樣子說一說?
生:(加動作讀)。
師:青蛙媽媽第4句話又說了什么呢?誰來讀?
生:(讀)。
師:想一想:小青蛙又一次聽到的聲音我們叫它什么?
生:回聲。
師:對,我們就叫它回聲。誰來把青蛙媽媽的話完整地讀一下。
生:(讀話)。
師:小青蛙是怎樣聽到回聲的?同桌互相說一說,再請一位同學上來指著圖說一說。
生:小青蛙在橋洞里面叫,聲音的波紋碰到橋洞的石壁又返回來,小青蛙就聽見自己的聲音了。
生:……
師:同學們看來都明白這個道理了,那小青蛙明白了嗎?
生:明白了。
師:從哪看出來的?
生:小青蛙高興地一蹦老高,高興地說:“媽媽,我明白了,這就是回聲吧!”
師:小青蛙高興地一蹦老高,你說他現(xiàn)在心情怎么樣?
生:它非常高興。
師:是啊!很興奮,高興得都蹦起來了,想想這句該怎樣讀呢?
生:(讀)。
四、學習第6自然段
師:最后一段又告訴我們什么呢?
生:(讀第六段)。
生:小青蛙又回到橋洞里叫了。
師:他又回去了,還告訴我們什么?
生:他叫個不停,還聽到一片呱呱的回聲。
師:你覺得小青蛙現(xiàn)在心情怎樣?
生:很高興。
生:很快樂。
師:對呀,從哪個詞看出他很高興,很快樂?
生:歡快。
師:“歡快”是什么意思?
生:非常興奮。
生:特別高興。
師:對,他為什么特別高興?
生:因為他明白了回聲是怎么回事。
師:明白了道理,學到了知識感到由衷的高興。我們就用歡快的語氣齊讀最后一段。
生:(齊讀)。
五、總結拓展
師:學了這課以后,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回聲是什么?
生:我知道了聲音碰到非常硬的物體會返回來。
師:好,大家平時聽到過回聲嗎?在什么地方?
生:在山谷里能聽到。
生:在新家里沒放東西的時候,一叫能聽見回聲。
師:還從哪兒能聽到回聲呢?回家以后從課外書中、從家長那里了解一下,并讀一讀自讀課本的33課《山會說話嗎?》。
六、布置作業(yè)
1、有感情的朗讀全文。
2、完成課后作業(yè)“讀讀抄抄”。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