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久久亚洲综合大香线蕉|国产一级中文字幕|午夜福利资源片在线|欧美亚洲综合在线

    新學網(wǎng)首頁 語文 數(shù)學 物理 化學 作文 感動 心靈雞湯 人生感悟 名著知識 成語大全 唐詩 宋詞 名人名言 英文詞典 登錄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第一課時教學設(shè)計

    浙江省瑞安市塘下鎮(zhèn)鮑田中心小學 鄭海瑛

    新學網(wǎng) > 語文 > 人教課標本四年級上冊 >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第一課時教學設(shè)計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把握文意,了解12歲周恩來當時的所見所聞所思。

    2、讀正確詞語,理解“崛起、帝國主義、燈紅酒綠、衣衫襤褸、鏗鏘有力”等詞語。

    3、積累課文中的四字成語。

    4、在說文意的過程中感受少年周恩來為振興中華而讀書的遠大志向。

    【教學重點】

    學會整體把握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嘗試用多種方法來理解詞語。

    【教學難點】

    梳理“周恩來在租界看到的事情”。

    【課前準備】

    搜集有關(guān)周恩來的生平事跡。

    【教學流程】

    一、簡介周恩來

    1、出示圖片。

    2、簡介周恩來:

    1920~1923年,赴法留學,求得馬克思主義,參與建立共產(chǎn)黨;

    1925~1949年,獻計獻策,建立新中國;建國以后,擔任國務院總理,為新中國的建設(shè)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勞;

    1972~1975年,晚年的他,仍帶病堅持工作,直至生命的最后時刻。

    二、揭題、解題

    1、讀正確題目。

    2、解詞:

    之、崛起。

    3、說課題的意思。

    4、師點明:

    這題目是引用周恩來說的話。

    5、問:

    誰能用上題目來說說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6、小結(jié):

    讀好課題,用好課題,能幫助我們更快地了解課文的大意。

    三、梳理文意,整體感知

    1、師:到底是什么經(jīng)歷讓少年周恩來有了如此遠大的志向?出示初讀專題:

    認真讀課文,劃一劃,周恩來來到什么地方,聽到(想到、看到、說了)什么?

    2、交流:

    ⑴下車時,聽到伯父說“中華不振”。

    ⑵進學校時想“中華不振”,結(jié)合理解“疑惑不解”。

    ⑶幫助學生理解:

    闖租界時,看到的情景,隨機出示結(jié)構(gòu)圖,引導學生說事情的經(jīng)過:

    洋人、圍觀的中國人(緊握拳頭)、軋死不懲處、婦女、中國巡警、訓斥。

    ⑷修身課上說“抱負”。

    3、形成板書:

    下車時聽

    進學校想

    闖租界看

    上修身課說

    4、對照板書,簡單地說說周恩來經(jīng)歷的事情。

    四、學習字詞

    1、過渡:

    我們在理清了課文的大意后,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讀懂了好多詞語,這是學習的收獲。

    再讀課文,用小問號標出不懂的詞語,呆會兒我們一起解決。

    2、指名上臺書寫不理解的詞語。

    3、預設(shè):

    ⑴讀詞語,結(jié)合正音、正形。

    ⑵在學生書寫的基礎(chǔ)上圈出:

    帝國主義、燈紅酒綠、衣衫襤褸、耀武揚威。

    ⑶師引領(lǐng)學生分別用“講解、聯(lián)系上下文、查字典、讀詞想象畫面”等方法來落實詞語教學。

    ⑷小結(jié)解詞方法,出示解詞方法。

    ⑸自學、討論:

    學生嘗試用這些方法說說詞語的大概意思。

    ⑹匯報交流。

    五、積累詞語

    把文中四字的詞語抄下來。

    六、課堂小結(jié)

    下節(jié)課,將由徐老師引領(lǐng)我們繼續(xù)去感受周恩來偉大的人格魅力。

    【課后反思】

    作為第一課時的教學,應力求為第二課時學生對文本語言的理解、感悟掃清障礙,奠定基礎(chǔ)。因而,本堂課的主要任務是以“12歲周恩來當時的所見所聞所思”為脈絡(luò),引導學生整體把握文路,充分感知文意。其中,梳理“周恩來在租界看到的情景”是教學的一大難點,于是,我借助結(jié)構(gòu)圖指導學生緊扣文本,進行“言語實踐”,然而,所花費的時間相對來說多了些。這樣,課堂是顯得扎實了,可第三板塊的詞語教學未能全部完成,留下了一定的遺憾。但我認為這樣做是值得的,因我們本著“求真、求簡、求實”的教語文態(tài)度。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