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深圳市福新小學 李茂婷
【學習目標】
1、認識生字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作者對母雞的感情變化。
3、了解母雞的母愛
4、聯系實際,感受母愛,學會感恩母親。
【教學重點】
1、把握作者情感的變化。
2、體味作者對母愛的贊頌。
【課前準備】
1、課件制作。
2、學生收集有關母雞的資料,收集動物感人的故事,收集有關母愛的古詩、名句、作文。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引發(fā)意識
1、上節(jié)課我們到老舍先生家看了他的古怪又可愛的貓,今天我們還到他家去做客,看看他的那只母雞。
2、板書:
母雞3、從題目你了解到什么?
二、默讀課文,抓住情感
1、把握態(tài)度變化:
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用波浪線畫作者對母雞感情態(tài)度的詞語、句子。
思考:
“我”對母雞的感情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
(讓學生在總體把握中也能對作者的情感有所把握。)
2、總體感知:
“我”對母雞的感情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
一向討厭──不敢再討厭(喜歡)。
3、討厭之由:
⑴請同學們列舉母雞的罪狀。
⑵說出“我”對母雞態(tài)度的句子:
我一向討厭母雞。
沒完沒了,并且沒有什么理由,討厭!
……使人心中立刻結起了小疙瘩來
更可惡的是……
……被它吵得受不了
三、細讀課文,品位情感
1、感情的峰回路轉:
母雞的哪些表現讓我不敢再討厭它?
(讓學生簡單概括地說,既是學生理解的表現也有助于他們的概括能力。)
2、感情的體味:
說一說:
你喜歡哪種情況下的母雞?說出你的理由?并告訴大家這時候的母雞是一只()的母雞。
小老師:
請你告訴大家你覺得要注意哪些詞語和句子?
朗讀是該用怎樣的語氣?
(情感由學生自己把味,并把這種內情外化之。)
3、情感的提升:
寫一寫:
把前三段換一種語氣來寫,讀了讓人覺得母雞很可愛,而不是討厭。
提示可以學習前面課文的寫法,如反語,貶詞褒用等
(動手既是讓學生對文章感情的進一步體驗,又讓學生有了更深的提升。)
4、情感的回歸:
《母雞》讓你讀懂了什么?
(第九自然段)
(回到文章的主旨,體會作者的為文之意)
5、情感的延伸:
你知道哪些贊頌母愛的古詩?
(唐代孟郊的《游子吟》為最)
你還知道哪些有關母的名句?
(聯系實際,讓學生把對母愛的理解結合自身來理解,這也是學習此文的一個關鍵。)
四、知識拓展,自主學習
1、交流:
你知道那些動物的感人故事?
2、老師的推薦:
羊有跪乳之恩,烏鴉有反哺之情。
(豐富學生的知識面,養(yǎng)成課外學習的好習慣。體現新課程標準的自主、探究學習方式。)
【板書設計】
母愛一向討厭不敢再討厭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