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崇文區(qū)前門小學 陳連霞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學習課文,理解課文中親人的不同含義。
2、能力目標:
以讀作為突破口,以讀悟情,培養(yǎng)語感,有感情朗讀。
3、情感目標:
學習課文,體會中朝人民用鮮血凝成的偉大友誼。
【教學重點】
1、學習課文,理解課文中親人的不同含義;體會中朝人民用鮮血凝成的偉大友誼。
2、有感情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志愿軍戰(zhàn)歌》音樂。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
同學們,剛才你們聽到的是志愿軍戰(zhàn)歌,當年志愿軍戰(zhàn)士就是高唱著這首歌踏上了朝鮮的土地,和朝鮮人民并肩作戰(zhàn)。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軍即將離開朝鮮回到自己的祖國,面對著許許多多送別的人們,每位志愿軍戰(zhàn)士都從心理默默的說著一句話,那就是“再見了,親人!”
二、復習舊知,整體感知
請同學們快速默讀一遍課文,想一想志愿軍戰(zhàn)士把誰稱作親人?他們?yōu)橹驹杠娮隽四男┦隆?/p>
三、合作學習,交流,體會情感
1、師:在這些事例中,哪位親人的事例給你的感受最深,就學習哪件事。怎么學呢,老師為同學提供了一個自學提示,誰來讀一讀。
課件:默讀,思考志愿軍回憶了和這位親人的哪些事?事例中的哪句話給你的感受最深,把這句話畫下來讀一讀,想一想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請你用朗讀的形式,讀出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2、小組交流:
誰對大娘的事例感受深,小金花、大嫂、學習相同段落的同學就近兩三人結合小組,進行交流。
3、匯報自學,讀中悟情(大娘):
師:誰對這件事感受深,讀出你的感受。誰也找的這句話讀出你的理解?同學們注意聽看他們哪讀的不一樣。
師:她是通過抓重點詞語弄懂句子的含義的,大家要向她學習這種好的方法。
老師根據學生匯報的情況重點指導。
課件: 記得五次戰(zhàn)役的時候…這真是雪中送炭啊!
點撥:結合課文想一想雪指的什么,炭指的什么。大娘冒著生命危險給戰(zhàn)士們送來的僅僅是打糕嗎,對,你們體會的真好,是他們的精神感動了志愿軍,鼓舞了志愿軍使他們的斗志倍增,頑強拚搏取得了阻擊戰(zhàn)的勝利。愿意再讀讀嗎,把大娘關心志愿軍的情感以及志愿軍拚搏的精神讀出來。誰來讀讀。
課件:我們還記得…您為我們失去了唯一的親人。
師:在這部分中還有哪件事給你感受深。
點撥:把你的感受讀出來。搶救的是誰,是和自己沒有任何血緣關系的志愿軍,失去的是和自己有血緣關系的唯一的親人,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朗讀:面對這位可親可敬的大娘,你一定有很多感受,愿意讀出你的感受嗎?(指導朗讀)我也想讀,聽聽有沒有和她讀的不一樣的地方。為什么這樣讀。
師:想像一下當時的畫面,進入情境感情就出來了。
4、匯報:小金花:誰對這件事感受深。
課件:同志們傷心的…你怎么落淚了呢?
點撥:學生朗讀,失去媽媽小金花沒有哭,可是與志愿軍就要分別的時候,小金花卻落淚了你還體會到了什么
5、師:還有哪件事令你感受深。
投影:“您為我們付出了這樣高的代價,難道還不足以表達您對中國人民的友誼?”你來讀讀。
問:這樣高的代價指的是什么代價?
6、小結:
學習了他們的事例后,你現(xiàn)在最想說的一句話是什么?選擇你感受最深的段落用你的朗讀,讀出朝鮮人民與志愿軍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感情。
四、換位感悟
1、師:聽著這樣的話看著這樣的戰(zhàn)士,如果你是大娘小金花大嫂你會對志愿軍說什么,任選其中一個角色練習說。
2、匯報:誰來說,你以誰的身份說。(還誰想說)
3、小結:聽了同學的介紹,感到志愿軍為朝鮮人民也是付出了太多太多。再讀讀課題你對課題有沒有新的理解。
4、師:那么今天就是親人送親人了,讓我們共同抒發(fā)一下對親人的依戀之情吧!
五、運用悟情
1、師:既然是親人送親人,你能不能將這段話改為朝鮮人民對志愿軍說。自己先練一練,也可以互相說說。
2、匯報:
改為:再看一眼志愿軍戰(zhàn)士,讓他們再停留片刻。
3、師:志愿軍不愿走,朝鮮人民不愿他們走,因為在這片土地上灑過他們的鮮血,大娘小金花的媽媽、大嫂還有更多更多的親人為志愿軍灑過鮮血;羅盛教、邱少云、黃繼光、毛主席的愛子毛岸英等14萬志愿軍長眠在朝鮮的土地上,他們的鮮血和朝鮮人民的鮮血凝在一起。
六、渲染升華
1、師:你們說,中朝兩國人民的友誼是用什么凝成的?可稱之為偉大的友誼。
2、火車慢慢的啟動了,讓我們再讀讀最后三段,再次感受一下兩國人民那依依不舍的深情吧!
3、師:火車越去越遠,可是兩國人民的心卻是越來越近。
兩國人民共同說著一句話:“再見了,親人!”
4、師:多么感人的場面,咱們來寫首詩吧,永遠記住當時的場面。出示詩句填空“血火凝深情,依依相送行。無言默默淚。
(你我一家人“惜別知情深“有緣再相見“只見車影遠”“天涯若比鄰”“彼此常牽掛”。)
【板書設計】
再送打糕昏倒路旁見大娘
了救傷員失去孫孫
小金花:救老王失去媽媽
親大嫂:挖野菜雙腿受重傷
人
朝鮮血凝成志愿軍
偉大友誼
【課后反思】
教學中體現(xiàn)較突出的幾點:
1、導入中的情景創(chuàng)設把學生帶入到了課文中,為學習課文作了很好的鋪墊。兩分鐘預備通過錄音機為學生放了《志愿軍戰(zhàn)歌》,伴隨著雄壯的樂曲聲,學生的情感被激活,很快的進入到情境當中。
2、從對語言的品位中,理解雪中送炭,從而進一步體會大娘對志愿軍的深情厚誼。設計的三個層次,即第一層次用讀讀出大娘是怎么把打糕送來的;第二個層次體會大娘不顧自己的生命為戰(zhàn)士們送來打糕,讀出感受。第三個層次讓學生理解雪指什么炭指什么,通過情境的創(chuàng)設體會出大娘對戰(zhàn)士們的深情、對戰(zhàn)士們的愛,以及戰(zhàn)士們把大娘對他們的愛化作一種精神,在這種精神的鼓舞下戰(zhàn)士們打勝了仗。課堂教學中,層層深入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使學生對大娘與志愿軍戰(zhàn)士之間的深情厚誼以及為什么大娘把戰(zhàn)士稱作親人的情感體會的很到位,學生情感也被調動。因此學生對這一段的朗讀,讀的有感情,學生的情感很到位。
3、重視了學生的朗讀及教師對學生讀的指導:
在學習小金花及大嫂一段時,注重了對學生的朗讀指導。例如:學生在朗讀描寫小金花的剛強的語句時,學生對小金花為媽媽報仇的決心讀的還不夠堅決,因此委婉的指出學生讀的不足及建議,通過比讀的方式激勵學生再讀。
不足:
1、對重點段的體會沒有充分體現(xiàn)出學生的自讀自悟,而是通過教師的導語引著學生體會出來的。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自主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教師要珍視學生的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2、教學結構安排的欠妥,大部分時間是指導學生學習大娘為志愿軍戰(zhàn)士送打糕和救助傷員的事情,對小金花和大嫂的學習只是以讀帶講,沒有給學生朗讀感悟的時間。學生對志愿軍與朝鮮人民之間的情感是一點一點的積聚起來的,不是只通過對一個段落的學習,感情就能體會出來的。因此對后兩個自然段的學習,也要讓學生充分的學習體會。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