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伍家崗小學 鄒紅霞 張繼紅
一、課前談話、揭題導入
同學們,我們來做一個有趣的游戲,看看將來誰有可能是文學家。我們知道中國的語言文字是有顏色、有聲音、有畫面、有情節(jié),甚至是有味道的。當你眼前出現(xiàn)一個詞時,你仿佛看見什么、聽見什么、想到或聯(lián)想到了什么?請注意看──“清風徐徐”(你展現(xiàn)的畫面真迷人,讓我們感到了清風的柔美。)“明月皎皎”(你的確讓我們看到了白玉盤似的明月。)──“炊煙裊裊”(透過你的語言,我們看到了農(nóng)居生活的閑適,作吸氣狀,我還聞到了噴香的米飯味兒。)──最后一個“高山流水”(好一幅高山流水圖,靜態(tài)的大山、動態(tài)的河流相互輝映。)不過,當鄒老師看到“高山流水”這個詞時,總是會想起一個流傳千古的動人故事──《伯牙絕弦》,因為高山流水覓知音就是講的伯牙絕弦的故事。
二、揭題導入
板書課題:
伯牙絕弦
生讀!恫澜^弦》是一篇文言文,還記得我們以前學文言文的方法嗎?生談學習方法。
師:今天,我們就繼續(xù)用老祖宗用了幾千年的,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多讀來學習課文。
三、初次讀文
1、請同學們自由、放聲地反復讀課文,要求做到文從字順。
2、指名讀,分三層次隨機點評,糾正斷句錯誤的句子,指出讀得較好的句子:
⑴字音是否正確。
⑵讀得是否流利。
⑶讀出古文的味道(可以搖頭晃腦地讀)。
3、生齊讀,要讀準每個字音、讀順每句話、讀出古文的韻味。
三、理解課文
過渡:書是越讀越有滋味的,同學們再輕聲的讀一讀課文,想想你讀懂了什么?
1、整體感知:
⑴生談讀懂的地方。
(提醒學生不要重復別人的話。)
⑵師:同學們的自學能力很強,但是學習文言文,很重要的一點是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你理解這個字的意思嗎?
出示:
“善鼓琴、善聽、善哉”
指名生理解。
(聯(lián)系上下文來理解,說出誰善鼓琴、誰善聽。)
“善哉”用現(xiàn)代的話還可以怎么說。
師:一個“善”字竟然有著完全不一樣的意思,可見我們的語言文字是需要仔細品味的。
2、細學課文:
⑴“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又何以見得?
⑵生找有關(guān)句子,師出示句子,生理解。
⑶如果你是子期,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志在流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于是你怎么贊嘆?
(生自由說。)
師:伯牙鼓琴志在高山──生:鐘子期就好像看到巍峨的泰山,于是就贊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師:伯牙志在流水──生:鐘子期就像看到了浩蕩的江河。于是就贊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⑷(不過,這兩句話更能凸現(xiàn)的是子期的善聽,文中并沒有直接寫伯牙的善鼓,你能給大家介紹一下嗎?)生補充資料。
⑸師:既然伯牙是個著名的音樂家,他的琴聲肯定不止是高山流水,還會表現(xiàn)什么呢?
生:猜想。
師:是呀,伯牙琴聲所表現(xiàn)的內(nèi)容十分豐富,或者是表明自己的志向,或許是發(fā)泄心中的郁悶,或許有對親人的思念,或許還表現(xiàn)了美麗的風景──“清風徐徐春雨綿綿明月皎皎炊煙裊裊”。
(出示詞語4個讀一讀。)
師:伯牙鼓琴志在清風──生答:善哉,徐徐兮若清風。
伯牙鼓琴志在春雨──生答:善哉,綿綿兮若春雨
伯牙鼓琴志在明月──生答:善哉,皎皎兮若明月
伯牙鼓琴志在炊煙──生答:善哉,裊裊兮若炊煙
⑹師:好一個善鼓的伯牙,好一個善聽的鐘子期。所以說:伯牙所念──
生:鐘子期必得之。
板書:
所念、必得之
指導理解這句話,為什么“必得之”?強調(diào)“一定”“必定”!
生:當伯牙志在高山,子期必得之且贊之:“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當伯牙志在流水,子期必得之且贊之:“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師:是呀,這就是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可見他們不是一般的朋友,是──
生:是知音。
板書:
知音
⑺師:伯牙與子期故事千古流傳,誰來講一講他們的故事。
師:是啊,這兩位知音終于相遇,這是多么高興和快樂的事呀,讓我們讀課文的前4句,感受他們的快樂。學生齊讀前四句。個別朗讀,評價。
⑻過渡:
同學們的朗讀讓我看到了真正的知音。無奈世事難料,子期不幸去世。
出示句子:
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指名讀。生理解句子。
⑼子期死了,這對伯牙來說意味著什么?
意味著他的音樂再也無人能理解,他的志向再也無人能明白。意味著他要回到以前孤獨寂寞的日子中了,他不堪承受這種痛苦,所以最后以一種極端的方式表現(xiàn)了出來: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在這里伯牙“絕”的僅僅是“弦”嗎?他在斷絕琴弦的同時也斷絕了什么?
⑽他把自己的快樂、自己的前程都絕斷了,他為什么要這樣做?
(唯一的知音死了,再也沒有人能理解他的琴聲了。他寧愿自己的琴聲追隨著懂音樂的子期一起長眠于地下。)
師:是啊,他用這種“士為知己者死”方式懷念知音,讓我們再好好讀讀這句話。
四、課外拓展
1、失去子期,伯牙悲痛欲絕,在子期墓前,他寫下了一首短歌,出示詩歌師讀:
憶昔去年春,江邊曾會君。今日重來訪,不見知音人。但見一抔土,慘然傷我心!傷心傷心復傷心,不忍淚珠紛。來歡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終兮不復彈,三尺瑤琴為君死!
2、這對生死之交的情誼令人感動,讓我們再一次深情地朗讀最后一句。
自由讀、指名讀。
五、背誦課文
師:課文雖只有短短77個字,卻講述了一個感人肺腑的故事,這就是漢語言文字的魅力所在。想背誦這篇感人的文章嗎?
1、生自由背誦。
2、試背。放《高山流水》的樂曲。
3、指名背誦。
4、師生一起背。
師:同學們,我們今天學的就是高山流水覓知音的典故,希望在座的每一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知音。
【板書設(shè)計】
伯牙所念
25伯牙絕弦知音
子期必得之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