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興市海鹽縣實驗小學 吳紅聯(lián)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4個故事的大意。
2、細讀笑談,感受他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質(zhì),了解魯迅先生憎恨反動勢力,樂觀、幽默的特點。
【教學重點難點】
在笑談“碰壁”的故事中,感受人物的品質(zhì),體會他樂觀、幽默等特點。
【教學過程】
一、出示魯迅圖像
從照片上認識魯迅;接著指導書寫“魯迅”兩字;然后簡介魯迅。最后把課題板寫課題。
二、出示課文第一段
1、1936年10月19日,魯迅逝世了,請讀課文第一小節(jié),要求讀準讀懂生字詞并說說讀懂了什么。
(學生讀出了追悼的人多,讀出人們心情的悲痛,讀出了人們對伯父的愛戴。)
2、把這種感受送到句子中朗讀得更好些:
指導朗讀“我呆呆地望著來來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永遠見不到伯父的面了,聽不到他的聲音了,也得不到他的愛撫了,淚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來!
3、讀著讀著,你有什么疑問:
疑問是“伯父魯迅先生為什么受到這么多人的愛戴?”
三、研讀課文
1、帶著問題,讀課文2~4自然段,自主尋找答案:
答案是“他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
2、“從哪些小事里感受到的呢?”學生開始速讀,再由同桌討論交流,并列出小標題。
3、對這幾件事中,哪幾件事你覺得很難理解“伯父魯迅先生是為別人著想的”?
四、學習談“碰壁”
1、學生自由讀后,在“談碰壁”前加個字:
加上一個“笑”字。
2、分角色朗讀魯迅與周曄的對話,讀出魯迅親切地笑談碰壁。
3、補充“當時社會背景、魯迅的相關(guān)寫作內(nèi)容及曾用的筆名”等資料來感悟魯迅幽默地笑談碰壁:僅僅是用鼻子去碰壁嗎?不,是用文章、文筆、生命、信心、一切……這一碰,碰得背井離鄉(xiāng)、身心疲憊、傾家蕩產(chǎn)、生命垂危……
4、是呀,魯迅卻若無其事地笑著說:“你想,四周黑洞洞的,還不容易碰壁嗎?”這一笑,笑出了什么?
(是嘲笑社會的黑暗,笑出了對國民黨的輕蔑、憎恨,笑出了魯迅的信心,笑出了魯迅的樂觀精神。)
5、后來,周曄長大了,他回憶起來把這件事寫在了故事里。因為她明白了。她明白了什么?
出示“我恍然大悟。原來伯父是為了……,而……!
五、升華主題
1、出示:
他就是這樣的人,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
2、引導悲痛地讀“我呆呆地望著來來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永遠見不到伯父的面了,聽不到他的聲音了,也得不到他的愛撫了,淚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來!
3、魯迅為革命為人民鞠躬盡瘁,積勞成疾,“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眻猿衷谥袊鴳(zhàn)斗到最后一息。1936年10月19日在上海逝世,“民族魂”的旗幟,覆蓋著他的遺體。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