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都勻市河陽中學 楊雪霞
【教學設想】
這是一篇寫景抒情散文,課文選取了一個個獨特的角度,描繪出濟南冬天特有的魅力。作者在描寫景物時,語言準確生動,充滿了對濟南的熱愛之情。學習這篇課文可以讓學生品味其中富有表現(xiàn)力的語言,受到美的熏陶,教學過程中可以學生朗讀、品味、討論為主,教師適當點撥引導,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悟濟南的冬天之美。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教師可借前一課《春》作為引子,提問學生由春天想到的相關的詞語或成語,加:春光明媚、春意盎然、春風和煦、春花爛漫、春回大地、春暖花開等,然后引導學生聯(lián)想描寫冬天的詞語,如:寒風刺骨、冰天雪地、大雪紛飛、天寒地凍、寒氣逼人、寒風凜冽、萬物蕭條等,引出本文:這些都是人們在描寫冬天時常用的詞語,寫出了冬天給人們的感覺。那么,今天,我們來讀讀老舍先生筆下濟南的冬天,看看它給你什么樣的感覺。
二、感知課文
聽課文錄音或?qū)W生自由朗讀課文。
思考:濟南的冬天給你的感覺和你印象中的冬天是否相同?它給你的總體印象是什么?
提示:溫晴、慈善、美麗、絢麗多彩等詞語均可。
(設計說明:此題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總結概括能力,同時為以后的寫作積累詞語打下基礎。)
三、研讀課文
1、引導學生進一步感知、賞析文章,濟南的冬天為什么會給你這樣的感覺呢?
提示:(學生討論過程中)
⑴讓學生分析出濟南天氣的特點:無風聲、無重霧、無毒日──溫晴。并了解這一段中采用的對比的手法。
⑵讓學生分析濟南的山的特點:陽光朗照下的山──溫暖、可愛;薄雪覆蓋下的山──美麗多彩;城外遠山──是張小水墨畫。
⑶讓學生分析濟南的水──不結冰,清亮、空靈等。在分析景物特點的過程中,品味文中語言特點。比喻、擬人修辭手法的運用,及其中流露的作者的贊美、熱愛之情。
2、討論結尾句“這就是冬天的濟南”與題目“濟南的冬天”有何不同?有什么作用?
提示:“濟南的冬天”是指所寫的是濟南這個特定環(huán)境的冬天,不是別處的冬天。而“這就是冬天的濟南”在上文具體描繪了冬天里濟南特有的明麗色彩后,此句用“冬天”來修飾濟南,就反映出濟南在冬天這個特定季節(jié)里所具有的不同尋常的魅力?偨Y全文,既點題,又深化題意。
(設計說明:在探究課文的同時,對精美語句加以朗讀,細細品味、體會作品所飽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時使學生掌握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運用,加深體驗理解,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審美樂趣。)
3、小結:
通過剛才的分析討論,我們感受到了老舍先生筆下冬天的濟南,她溫暖如春、秀麗如畫,天明水凈。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使用,使字里行間到處流露出作者對濟南的熱愛之情。
四、拓展練習
文中大量的筆墨寫到了濟南的山,如果計你選其中的一部分畫成畫,你準備怎樣畫,在小組內(nèi)互相說說自己的設計構思。(提示學生可從下筆、輪廓、著色的順序等方面設計)
(設計說明:親自動手把名作家筆下的語言繪成一幅五彩的畫,同時也讓學生對課文加深理解。)
五、作業(yè)
1、想一想你看到過的什么地方的景色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模仿本文的一些寫法寫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
2、課下閱讀配套教材──《濟南的秋天》
(設計說明:1、借鑒學習中體會到的寫作方法,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2、在閱讀中,與本文進行比較,增加知識積累,提高語文素養(yǎng),并受到美的感染、熏陶。)
【教學反思】
在學完《濟南的冬天》這篇文章后,我讓學生口頭作文《家鄉(xiāng)的秋天》。很多同學都說到家鄉(xiāng)的秋天景色如畫,物產(chǎn)豐富。如有的同學說:到了秋天,田野里的莊稼成熟了,玉米綻出了飽滿的笑臉,谷子低下了彎彎的腰;也有的同學說:秋天的山上真是美極了,既有紅紅的蘋果,黃色的鴨梨,也有橘黃色的柿子,更有酸酸的山楂,讓人聽了就不覺口角生津。大部分的同學都說家鄉(xiāng)很美,表達了自己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我正想總結一下準備下課。突然有一位名叫李洋的同學站了起來說:“老師,我不同意他們的觀點。我認為鹿泉不美,而且我長大后,要考上大學,到南方去工作,不留在鹿泉”。一語驚人,滿座嘩然,同學們都把目光投向了他,我也疑惑地望著他。他說:“我聽我父母說,鹿泉市的環(huán)境污染非常嚴重,我們學校附近的太平河,據(jù)說十幾年前還是一條清澈的小河,河邊常有洗衣的人,河中也常有嬉戲的孩子。但是現(xiàn)在卻變成了一條散發(fā)著惡臭氣味的令人作嘔的污水溝了。前幾天我們這里下的一場雨,落到人身上不是雨點,而是水泥灰點。就是因為鹿泉市的建材企業(yè)排污量嚴重超標,空氣質(zhì)量特別差,我可不想一輩子生活在這樣的地方。
他的想法出乎我的預料,學生們也都帶著一種異樣的神情把目光投向我,似乎要看我怎么處理這個家鄉(xiāng)的“叛徒”。我一時有點不知所措,但馬上鎮(zhèn)定下來,微笑著說:“李洋同學觀察細致,肯動腦筋,最可貴的是他敢講真話,不人云亦云。這一點值得全班同學學習。但是,我們是用逃避的辦法解決問題呢,還是現(xiàn)在好好學習,掌握更多的知識,努力去改變家鄉(xiāng)的落后面貌呢?老師更希望我們班的每一名同學能用自己的智慧,自己的雙手,使我們的家鄉(xiāng)變得天更藍,水更綠,讓每一個鹿泉人都面含微笑,生活愉快。”我的話引起了同學們熱烈的掌聲。李洋同學也表示要重新考慮自己的想法。
這使我想起了過去遇到類似問題時,往往只是粗暴地指責學生思想不健康,或是簡單地告訴學生你那樣想是錯誤的,對學生中的“異端”常常采取壓制的辦法,結果不們導致學生口服而心不服,同時扼殺了許多學生富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獨到見解。
這節(jié)課雖然晚下了3分鐘,卻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作為一名教師,要不斷更新教育觀念,F(xiàn)在,我國的教育已經(jīng)駛上了素質(zhì)教育的“高速公路”,素質(zhì)教育從根本上說,就是提高學生能力,發(fā)展學生個性,鼓勵學生創(chuàng)新。由于每個學生的生活環(huán)境,認知情況各不相同,對問題的理解也會不同,在教學中很可能出現(xiàn)教師始料不及的情況,對此,教師應具備處理突發(fā)性事件的能力。另外,作為一名教師,不但要教會學生書本上的知識,更要培養(yǎng)學生探究知識的興趣和方法,尊重學生的個性思維,并給予恰當?shù)囊龑,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健康發(fā)展,成為新世紀的有用之材。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