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本溪縣一中 馬波
【教材說明】
《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七年級下學期第二單元的自讀訓練課文。文章作者不僅是詩人和學者,更是一位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面對五四運動后,封建軍閥與帝國主義相勾結,帝國主義加緊文化侵略,中華民族千瘡百孔,步履維艱的處境。李大釗大聲疾呼,振奮起雄健的民族精神,在艱難曲折的道路上,樹立起沖破險阻的必勝信心,從而在艱苦奮斗中,體味振興中華這“人生最有趣味的事”,是一篇具有強烈鼓動性和充滿樂觀精神的雄文。
【學生分析】
七年級學生,雖然已擁有了一定的生活經(jīng)驗,但不善于從歷史生活中去感悟人生哲理;他們雖有一定的閱讀能力,但不善于借助于語文學習經(jīng)驗去觀照實際生活,觀照歷史。
這篇課文雖具有強烈的鼓動性,但由于七年級學生對近代現(xiàn)代歷史了解的并不多,并不詳盡,所以難以有太深的印象,不易被理解。按照七年級學生心理認知規(guī)律,在教學中要充分調(diào)動他們的激,指導學生大量收集近現(xiàn)史的材料,并引導學生自覺地與自主研讀課文聯(lián)系起來,入情入味,反復品讀,從而使語文素質(zhì)的培養(yǎng)成為可能。
【設計理念】
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幫助學生深入了解近代恥辱的歷史,調(diào)動學生的愛國熱情,鼓舞振興中華的斗志,培養(yǎng)學生積極參與和合作溝通的精神。教學本課,以“朗讀”為重要手段,力求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理解,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從而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
【教學目標】
1、情感與態(tài)度目標:
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和生活實際,正確地感悟雄健精神對我們的現(xiàn)實意義,培養(yǎng)熱愛祖國的高尚情操和振興中華的豪情壯志。
2、知識與能力目標:
分析比喻的含義,體味比喻說理的生動形象性和說服力。細致分析、細心揣摩課文中的精彩段落和關鍵詞句,以使學生充分體會到漢語豐富、優(yōu)美的表現(xiàn)力,饒有興趣地鍛煉運用語言的能力。
3、過程與方法目標:
注重朗讀訓練,要求學生讀準字音,讀出感情,通過反復朗讀自行領會文意,培養(yǎng)語感。要引導和鼓勵學生說出對課文的整體感受,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交流,進一步把握課文內(nèi)容。
【教學流程】
一、導語設計
歷史如一條長河,亙古流淌……
中華民族的歷史浩浩蕩蕩,從遠古一刻不停地向近代進發(fā)……
載著一路的艱辛,五千年的悠悠文明,伴著鴉片戰(zhàn)爭的硝煙步入近代……
從此,古老的亞西亞雄獅,東方巨龍,停止了前進的步伐,步入災難的深淵……
請同學們把收集到的有關近代恥辱歷史的資料展示出來。
讓學生課外收集與課文有關的資料,豐富自己的知識,了解近代那段恥辱的歷史,“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永遠高唱奮進的號角,高揚振興中華的旗幟。
面對艱難的國運,我們該如何……,現(xiàn)在我們就共同探究《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
(出示課題)
二、作者簡介
學生交流收集的李大釗的材料,講述李大釗致力于馬克思主義的研究、傳播的故事。
用講故事的形式介紹作者,突破傳統(tǒng)介紹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同時也檢驗了課前學生收集資料的能力。
過渡語:李大釗不僅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也是一位學者詩人。他的詩文被魯迅譽為“革命史上的豐碑”。小品散文,更具特色,有一種驚世駭俗,氣沖霄漢的神韻,下面我們就從《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一文領略這種風采。
三、朗讀比賽
1、全班分成三組,每組兩名代表朗讀任意兩個段落,采用小組互評的方式,將最終名次記入個人平時分,奪冠的一組獎勵上閱覽室或上電腦室。
小組比賽的名次與平時分掛鉤,在精神獎勵的刺激下能夠幫助學生建立自信,為小組爭光的活躍氣氛中訓練口語,培養(yǎng)積極性。同時凸顯個性,尊重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有助于提高朗讀水平。
2、全班齊讀。
齊讀不僅為全體學生的朗讀實踐提供機會,還具有扶優(yōu)攜差,共同提高的作用。
四、感悟課文內(nèi)容
1、“雄健的精神”指什么?國民為什么要有“雄健的精神”?國民靠什么“雄健”?
2、找出文中的比喻句,分析本體與喻體的關系,并體會文中比喻句的妙處所在。
教者出示問題,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合作研討,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表達能力、交際能力。
五、拓展延伸
英雄的人民站起來了,華夏兒女不甘落后,你準備為振興中華,再次續(xù)寫中華民族的輝煌歷史,從而躋身世界先進民族之林做些什么?
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
六、質(zhì)疑問難
歸納拓展:文中講述的道理可以上升到如何面對逆境的高度上來。請同學們引用名言,從任何一個方面總結一下自己的感受體會。
七、小結
華夏文明五千年一朝敗落,中華恥辱一百年早已洗雪,讓我告訴世界,中國的命運自己主宰,讓我告訴世界中國進行著接力賽,讓我告訴世界,中國在講著春天的故事中闊步向前……多媒體課件播放五十年來中華民族取得偉大成就的精彩瞬間,最后全體起立,共唱國歌。
注重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nèi)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注意熏陶感染,潛移默化,調(diào)動學生奮斗拼搏的熱情,培養(yǎng)學生愛國主義情懷。
【教學反思】
課堂上,為了尊重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教師講得很少,主要扮演導讀的角色:著力于啟發(fā)引導,因勢利導,以指導學生讀書。朗讀比賽氣氛活躍,效果良好,齊讀更能很好感受雄渾氣概。本節(jié)課既走進課文,挖掘課本承載的知識,又能走出課文,把學生以語文學習引向課外,不去干涉每人的獨到感受,而是給以積極肯定和贊揚?梢哉f,老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生普遍受到一次愛國主義教育,情緒高漲,增添了為振興中華而奮發(fā)拼搏的豪情,懂得了如何處理生活中的逆境,樹立了正確的價值觀取向,并形成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
更多本課教學資料 返回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 報錯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