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溫州市育英國際實驗學校 徐財平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學生深入、全面地認識科學,激發(fā)學生熱愛科學的興趣。
2、培養(yǎng)學生崇真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培養(yǎng)學生在追求科學的過程中具有人文關懷意識。
3、培養(yǎng)學生搜集整理信息、并正確把科技信息傳達給他人的口語交際能力。
4、訓練學生的文字表達能力,讓學生學會寫簡單的科學小品、科學童話。
二、活動準備
1、明確活動主題:科海泛舟
2、將學生分成若干組,圍繞“科學”這個主題全方位搜集資料。
3、教師準備一些科學家的故事,或能講述,或形成文字材料,以供閱讀。
4、尋找一組較淺顯的、適于初中學生閱讀的科學童話、科幻小說,以便學生寫作時有模仿的例子。
三、活動指導
1、整體安排:
⑴讓學生明確活動的主體步驟:講述故事──聯(lián)系自己──趣味延伸──思考辯論──發(fā)明展示──創(chuàng)新寫作。
⑵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組選定一名組長,負責資料的搜集、整合及信息的發(fā)布。
⑶整個活動歷時一周,分五課時完成。其中“講述故事”“聯(lián)系自己”“趣味延伸”共一課時,“思考辯論”一課時,“發(fā)明展示”一課時,“創(chuàng)新寫作”二課時。
2、具體指導:
⑴活動一:講述故事。
“講述故事”既講述科學家的故事,首先是小組內試講,然后推薦代表上臺講。要求:故事完整、語言流暢并富有感情。
⑵活動二:聯(lián)系自己。
“聯(lián)系自己”要么講述自己迷上科學的過程,要么暢談自己對生活中的科學的感受,先小組內交流,再推薦代表全班交流,要求:真實、可信、表達清晰。
⑶活動三:趣味延伸。
“趣味延伸”就是將“我所知道的科學”進行自由匯報,可以是具體的某種生活現(xiàn)象上所含的科學道理,也可以歷數(shù)科學發(fā)明的時間、科學之最等等。
⑷活動四:思考辯論。
“思考辯論”即圍繞“科學(沒有)造福于人類”為題展開辯論。將全班分成兩大組:正方、反方,然后又切分為若干小組,每個小組定一個主辯,兩個助辯,辯論時要注意:立場要堅定、資料要翔實,說話要有條有理,緊扣中心。
⑸活動五:發(fā)明展示。
將自己的小發(fā)明、小制作進行展示,并簡介制作動機、制作材料、制作過程及功用。
⑹活動六:創(chuàng)新寫作。
只要是與科學有關的故事、道理皆可入文?梢苑棚w想象,寫科學童話、科幻小說,也可以寫某科技發(fā)明的制作說明,還可以查閱資料,針對某事物或某現(xiàn)象寫科學小品文,總之,形式不拘,語言要有科學的嚴密性,又要活潑生動。
四、活動評價
學生自主從參與態(tài)度、參與面、知識收獲等方面進行評價。對在活動中有良好合作精神的小組給予最佳團隊獎,對活動中踴躍積極、態(tài)度嚴謹?shù)耐瑢W分別給予最佳表達獎、最佳辯手獎、最佳發(fā)明獎等。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