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運用學過的閱讀方法,培養(yǎng)獨立閱讀說明文的能力;掌握一些寫作說明文的方法。
2. 掌握用典型事例,以生動形象的敘述說明事理的方法。
3.把握文章層層設疑,安排巧妙的結(jié)構(gòu)方法;
教學重點:
1.激勵學生樹立科學的認識世界的觀念,不斷探索未知的世界的奧秘。
2.用典型事例,以生動形象的敘述來說明事理的方法。
教學難點:
1.運用典型事例說明事理的寫法。
2.溝通平行學科,對有關的聲學、天文學等知識的了解。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同學們還記得伽利略嗎?如果現(xiàn)在他就在我們的身邊,給你一次提問的機會,說說你打算問他什么?如果時光可以倒流,你打算向伽利略請教哪方面的知識?你打算教伽利略知道哪些方面的知識?
我們每個人,不管是偉人還是凡人,都在探求世界的奧秘中長大,但是窮其一生卻未必能知曉世界的所有奧秘,也正因如此,我們才不斷地延伸探求的腳步,走向更高的求知的境界;對于自己或他人的無知,就不必以為羞恥,而是要勇敢地去挑戰(zhàn)未知的領域,這是因為,我們的知識是有限的。
二、預習匯報:
①查工具書,積累生字詞。
②收集伽利略的資料,在班上交流。
③通過對課文的閱讀,了解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能理清文章的思路。
三、達成目標:
在達成目標過程中體現(xiàn)通讀、研讀、品讀與評讀四步學習法。
(1)自我感悟的通讀,整體感知:
1)談談自己讀書的收獲和體會。
2)理清課文脈絡。
3)課文說明的事理是什么?找一些關鍵語句證明。
4)是用什么樣的說明方法說明事理的?
學生自由發(fā)言后,教師對學生的積極發(fā)言作出肯定性評價。并概括各段大意:
第一段:寫作者的一個重要發(fā)現(xiàn):知識淺薄者夸夸其談,而知識豐富者優(yōu)柔寡斷。
第二段:以“從前有一人”對聲音的認識為例,表明知識愈多愈感自己無知。
第三段:以不知蟬發(fā)聲原理作類比,表明自己不知彗星形成之因毫不足怪。
(2)質(zhì)疑探討的研讀——研讀課文第二段,合作探究以下問題:
1)這個人是怎樣一步步感到自己無知的?
2)經(jīng)驗可靠嗎?從文中舉一例說明。你有過類似的經(jīng)驗嗎?
3)文中寫到的發(fā)聲種類有哪些?你還可以舉出哪些事實證明這些現(xiàn)象?
4)對蟬的認識探究最終以無知告終,這說明了什么道理?
5)作者在第三段中指出“不能準確斷定彗星的形成之因,那么我是應當受到寬宥的”,顯示了作者怎樣的性格?分析“不能準確斷定”的含義。
6)討論課文層層設疑的結(jié)構(gòu)特點。
(教學設想:對問題2、3、4、5可以略學,讓學生明白即可。對于1、6可以花些時間研究)
(3)語言學習的品讀:
1)從原文中劃出喜歡的句子、語段,說出喜歡的原因;ハ嘟涣髯约旱拈喿x體會。
2)揣摩描寫笛子、小提琴的句子,想想作者為什么要這樣寫?(明確:為了突出這個人對新事物的認識過程,寫出了他的新奇感,對事物的認識是從興趣開始的)
3)合作研究練習二、三。
(4)情感體驗的評讀:
1)談談學習本文之后的體會。
2)提出學習疑問。
四、拓展:
讀下面的材料,結(jié)合“我們的知識是有限的”說說你的認識。
(《中國青年報》2005年3月:目前,很多國家使用的計算機芯片都是因特爾公司提供的,有人發(fā)現(xiàn)他們在向國外推出的奔騰3芯片中秘密設置了用以識別用戶身分的序列碼,這就使得用戶使用這些設備時,一旦進入因特網(wǎng),一舉一動都可能受到外國情報機構(gòu)的監(jiān)視……這對國家安全極為不利……)
你覺得我們應該怎樣面對這樣的事實?
五、作業(yè):
1.把以上的感想寫成一文。
2.練筆:從生活中選一事理加以說明,或片斷,或全文。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