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賽馬三月街》 | |
第一課時 | |
教學目標 | 1.學會10個生字,能正確讀寫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
教學重難點 | 學習作者勇于參與的精神。 |
教學準備 | 課件 |
教學過程 | |
一、導入新課 學生欣賞各民族歡度節(jié)日的課件。 白族是眾多少數民族中的一員,這是他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三月街”,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三月街”去看看。 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畫出生字、新詞及不理解的地方。 2.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馬的士 賺錢 拌上 聳立 嗩吶 翻騰 掀攪 煽動 直奔 大鑼 露一手 鞭子 誓不從命 捂著 拋擲 3.齊讀課文,畫出文中解釋課題的語句。 4.課文主要寫了哪幾件事?是按什么順序寫的? 5.結合課后練習題1理清課文層次 第一部分(1-3)我央求阿爸讓我參加少年組的比賽。 第二部分(4)我精心照料棗紅馬準備參加比賽。 第三部分(5-10)細致描寫賽馬的過程。 學生按“央求——準備——賽馬”順序復述課文。 三、學習第一部分 1.指名讀第一部分。思考:“三月街”熱鬧嗎?從哪里可以看出來?我最喜歡的項目是什么? 2.指導朗讀第二段,讀出過節(jié)的欣喜之情。 3.練習用“又是……又是……還……”造句。 4.我是怎么說動阿爸答應我參加少年組的比賽的?從我的央求到找阿媽來幫忙,可以看出我是怎樣的一個人? (不輕易放棄;聰明機靈、善于動腦;非常熱愛賽馬。) 5.指導朗讀阿媽勸說阿媽阿爸的話。 四、課堂小結。 | |
板書設計 | |
作業(yè)布置 | |
第二課時 | |
教學目標 | 1.學習場面描寫的方法。 2.拓展延伸,培養(yǎng)學生遇事沉著不慌張的品質以及熱愛祖國的感情。 |
教學重難點 | 培養(yǎng)學生遇事沉著不慌張的品質以及熱愛祖國的感情。 |
教學準備 | 課件 |
教學過程 | |
一、復習導入 復述課文內容。 二、品讀文中描寫賽馬的部分 1.朗讀課文5、6段,思考:賽馬前作者描寫了賽馬場上的哪些場面?找出相應的句子。 (耍龍對舞龍、賽場上人歡馬叫。) 2.品讀重點句子。 (1)耍龍隊舞著青龍,_____、黃龍、金龍,上下翻騰,左撲右跳,搶奪龍珠,把地上的陽光掀攪得青一道黃一道。 表現出舞龍的熱鬧場面。 (2)幾匹紅馬黑馬,不知是賽前熱身呢,還是故意在大庭廣眾下招搖,跑過來跑過去渲染著賽場的氣氛。 這些場面描寫是為后文賽馬渲染一種熱鬧、歡樂、活潑的氣氛,引起讀者期待的心理。 三、品讀賽馬場的部分 1.教師范讀第8自然段,學生思考:本段主要寫了幾個方面的內容? (騎手們表演起碼神技和我在賽馬場上發(fā)生的故事。) 2.本段中哪些語句是從整體上描寫賽馬的場面?哪些語句是描寫我在賽馬過程中的表現? 3.用“忽而……忽而……忽而……”造句。 4.“突然,絕對是突然,我的棗紅馬溜出馬隊,不跑了!不知道這家伙是怎么搞的!” 兩個“突然”兩個感嘆號,表現了作者對棗紅馬的反常表現深感意外,可見當時心情的著急。 5.我在賽馬場上遇到意外時,我當時是怎么對待的?從中可以看出作者具有什么品質? 聰明、勇敢、遇事沉著不慌張。 6.在寫法上,這兩方面的內容有什么區(qū)別? 前者簡略概括,后者詳細具體。這就是場面描寫中的點面結合。 四、總結升華。 | |
板書設計 | 央求 聰明 準備 機靈 耍龍、人歡馬叫 勇敢 賽馬 騎手們表演神技 沉著 我在賽馬場上發(fā)生的故事 |
作業(yè)布置 | |
教學反思:(記述教學的成功與遺憾、樂趣與困惑) | |
這是一篇極具民族風味的文章。教學開始我就找了我國各民族不同的歡慶節(jié)日的畫面讓學生欣賞,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接著具體介紹白族的節(jié)日。教學課文時,主要抓住賽馬時的幾個具體場面進行學習,了解文章點面結合的寫法,同時對學生進行寫作方法的滲透。培養(yǎng)學生勇于參與、遇事沉著不慌張的品質。這節(jié)課氣氛極好,學生發(fā)言積極,教學效果較好。 |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