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認識“烏、鴉”等9個生字,會寫“可、石”等6個字。能用“漸漸”一詞說話。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
3、引導學生認識烏鴉的聰明能干,明白遇到問題時,應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的道理。逐步養(yǎng)成積極動腦的良好品格。
教學重點: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后,認識到烏鴉的聰明能干,并從中受到啟發(fā)。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生字卡片、小水瓶、小石子等有關(guān)材料。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前三分鐘展示:
1.數(shù)量詞,開火車展示。
2.課前小主持講烏鴉反哺的故事,導入新課。
二、引入本課
(板書課題)在課題中解決生字“喝”,做動作讓學生形象識字生字。
同學們,你們認識烏鴉嗎?知道它的一些故事嗎?今天我們來認識一只聰明能干的烏鴉,你們愿意嗎?
三、小組合作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
1、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由讀文,勾畫出生字生詞。
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標出課文自然段序號。
2、匯報讀課文(先后兩組同學上臺展示,其他同學可提出意見)
四、小組合作自學生字
結(jié)合課前小研究的前兩項,拿出生字卡片,和組內(nèi)同學交流預習成果。(利用字卡,互相指讀生字,適當組詞,同學間相互評價,糾正。)
要求:1.認讀生字,說說生字的結(jié)構(gòu)和偏旁,交流識字方法。
2.給生字口頭組詞。
3.交流需提醒的字音和字形。
(小組上臺展示,其他小組同學認真傾聽,并作補充)
五、同學們在預習中遇到了哪些問題呢?在這些問題中,你自己民經(jīng)解決了哪些問題?還有哪些問題需要得到別人的幫助?
請同學結(jié)合課前小研究的第三、第四項內(nèi)容,在小組內(nèi)說說自己已解決的問題,向同學請教自己的疑問。
預設可能存在的疑問:
1.“到處”是什么意思?
2.烏鴉找到水了嗎?
3.烏鴉喝水時遇到了什么困難?
4.烏鴉怎么想到辦法的?
5.烏鴉想到了什么辦法?
(小組匯報,其他同學補充或提出自己的疑問)
六、烏鴉的這個辦法能喝到水嗎?讓我們一起來動手驗證一下。
組織實驗的環(huán)節(jié):1.收拾書、文具盒,拿出水瓶和石子。
2.拿出彩筆在瓶中水面的地方作標記。
3.打開瓶蓋,攥起小拳頭,這是烏鴉的頭,伸出拇指、食指,這是烏鴉的嘴巴。烏鴉叼起小石子,一個一個放入瓶子里。(邊說邊操作)
提醒注意觀察水面的變化,能喝著水了,實驗就成功了,請坐端正。(動手操作,解決“漸漸”一詞的意思。在理解詞意的基礎上,讓學生試著用這個詞說話。)
請同學們想一想,這是一只什么樣的烏鴉?
七、拓展:
請想一想,瓶子旁邊要是沒有小石子,烏鴉該怎么辦呢?
板書設計:
水不多 瓶口小 喝不著
動腦筋↓想辦法
看 想 一個一個放 水升高 喝著水
教學反思:
一年級識字數(shù)量多,難度大,要使學生學得快,教師就必須想盡一切辦法,采用孩子們喜歡的方式,讓孩子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掌握生字的識記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孩子們一旦掌握了這些方法,自己學習生字就不那么困難了。在教學《烏鴉喝水》這節(jié)課時,我特別注意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認字、寫字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們都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將 “辦”與“為”,對比學習來識記生字,學生在不經(jīng)意間記住了字形!昂取焙汀翱省崩眯蜗蟮膭幼鱽韼椭鷮W生理解字意,幫助區(qū)分形近字,利用偏旁識記生字。學生興趣極高,不愛發(fā)言的孩子也勇敢的舉起手,機會瞬間即逝,及時的鼓勵,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學生真正的成為課堂的主人,體會到了識字的樂趣。
在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中,讓學生再回到課文看烏鴉是怎樣想辦法喝著水的,烏鴉把小石子一個一個地銜來,學生光憑借感官是不夠的,借助教具的演示,學生親眼目睹了這一過程,并動手操作。為了讓學生嘗試探索新知的經(jīng)歷和獲得新知的體驗,小組合作動手做實驗,研究烏鴉喝著水的過程。比枯燥無味的講解效果要好得多,驗證了烏鴉做法的正確性,培養(yǎng)了學生親身實踐的能力。
在這課堂上存在幾點不足,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學中再接再厲。學生回答不準確時,給予學生的引導不太到位。課堂評價語單一,課堂上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過渡不自然等問題。課堂駕馭能力需要再進一步提高。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