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培養(yǎng)學生自主識字的意識。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學習故事,學生能懂得遇事要善于動腦筋,想辦法。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朗讀,引導學生體會文彥博機智、聰明和善于思考的性格特點。
教學主要方法:
自主探究、小組合作、朗讀感悟。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人物導入。
你們知道文彥博嗎?誰能簡單介紹一下文彥博?(出示文彥博照片,簡介文彥博)根據(jù)課前收集的資料,指名介紹。
二、初讀識字。
1、我們預(yù)習了課文,認識了生字,現(xiàn)在老師就來檢查一下,你真的認識它們了嗎?
出示生詞卡片:北宋 踢球 打谷場 你爭我奪 不歪不斜 衣袖 手臂 摸 竹竿 浮上來
自主歸類識字:
熟字加換偏旁識字:木—宋 易—踢 由--袖 辟—臂 莫—摸 干—竿
聯(lián)系生活識字:谷 奪 浮
指讀,齊讀,開火車讀,并相機理解詞語。
2、生字寶寶真調(diào)皮啊,瞧,他們一下子躲到課文里去了,你還認識它們嗎?大聲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
三、細讀感悟,體會人物特點。
1、通過讀課文,你覺得文彥博小時侯是怎樣的一個孩子?
(從小就善于觀察思考,聰明機智。)
2、球掉進樹洞后,別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文彥博又是怎么做的?
抓重點詞語理解文彥博善于觀察,善于分析思考:久不做聲、夠不到底、探不到樹洞、微微苦笑等。
四、拓展創(chuàng)新。
創(chuàng)設(shè)問題情景:要是當時你在場,你想怎么辦?
欲設(shè)如下:
1、用火鉗(點評:如果洞很淺,用火鉗就能夾出來,倒是一個省事的好辦法。沒必要灌水,還得找桶、找水,一桶還不一定行。)
2、長棍子掏(點評:如果洞是橫的,直的,用長棍子當然可以。)
3、用吸塵器(點評:這可能是看了《米老鼠和唐老鴨》動畫片,唐老鴨一按電鈕,就用吸塵器把米老鼠從洞里吸出來了。)
4、往洞里灌水,球就浮上來了!(又一個文彥博!媽媽給你講過這個故事。)
5、如果洞漏水怎么辦?!(太棒了!是的,洞是有可能漏水的呀!突破了傳統(tǒng)思維方式!)
6、球不要了,讓媽媽再買一個!(能把握活動的最終目標,有創(chuàng)意!)
以此來啟發(fā)學生:遇事要多動腦筋,多思考,這樣可以想出好辦法。
五、板書板書。
文彥博洞中取球
別的小朋友:手摸 ---- 夠不到底
竹竿 ---- 探不到底
求援 ---- 大人苦笑
文彥博:灌水 --- 球浮上來(遇事要善于觀察,多動腦思考。)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