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前導語:
1.背誦第一首古詩。
2.你們游覽過大山嗎?大山奇峰重疊,煙霧繚繞,氣象萬千,所以大家都喜歡游覽名山,許多詩人定敢詩來贊美大山。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古詩二首》中的第二首《尋隱者不遇》。(板書課題,教學生字:尋經(jīng)xùn.者
zhě.遇yù。)
一、指導釋題。
尋:尋找.尋訪。隱者:舊時不愿做官而到山中或偏野居住的知識分子。這些知識分子雇一個小男孩幫助收拾文具,做些雜事。這個小男就是書童,也就是詩中所說的“童子”。
二、教師范讀課文。
三、學生試讀課文。
四、了解大意。
1.這首詩寫了幾個人?我們看見的是哪幾個人?還有誰沒有看到?
寫了三個人:詩人.童子.師傅,看得見是詩人與童子,還有隱者沒看到。
2.這首詩主要是以詩人和童子的對話形式寫的。詩人是怎樣問,童子又是怎樣答的呢?
五、理解詩句
1.我們從“言師采藥去”,可以推想到詩人問童子什么?這里的“言”就是“說”。那么“言師采藥去”是什么意思?(說師傅采藥去了。)
教學:藥yào(藥品.中藥.采藥.西藥)。
從童子的回答你們能猜到詩人問童子什么?
2.齊讀第1.2句。
3.讀著這兩句詩你仿佛看到怎樣的一幅畫?又仿佛聽到畫中的人在說什么?
學生自由發(fā)言,老師指導。
4.當童子告拆詩人師傅采藥去了,詩人為了尋仿他,接下去一定要問童子什么?
師傅到哪里采藥去了
5.童子又是怎樣回答的呢?
(1)現(xiàn)在來學第3.4句
(2)指名讀第3.4句
6.釋疑:“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此”就是“這”!按松街小奔础斑@山中”!霸粕畈恢帯,即山高云深,不知道在什么地方!霸粕睢奔瓷礁咴旗F濃重,高山上往往云霧繚繞,迷迷蒙蒙。
7.現(xiàn)在誰會說,童子是怎么回答的?
我?guī)煾稻驮谶@座山中采藥,只是山太高,云霧濃重,不知他在什么地方。
8.再讀第3.4句。我們仿佛看到童子和詩人的動作.神情怎么樣?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指點:詩人聽了童子的回答,他也會順著童子手指朝高山望去,微微地點頭。
9.感悟意境。
詩人望著這煙霧繚繞的高山,心中會想著什么?(討論)
想著隱者在深山采藥的情景,行蹤不定,在云霧之間飄飄然的隱士生活情景。
六、背誦課文
七、扮演角色對話:一人扮詩人,一人扮童子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