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船》教材教法
“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兒兩頭尖……”每當面對著夜空中那彎美麗的月牙時,孩子們都會產生這樣奇妙的想像:要是能坐上月亮船遨游一番,那該多好哇!
《月亮船》這篇課文就是抓住了兒童這一心理特點,采用童話形式,講述了蒲公英乘坐月亮船俯瞰祖國大地的故事。文章的語言親切、自然,想像生動形象,孩子們讀來,很容易進入故事情境,仿佛也坐上仙女的月亮船去遨游了。在故事中,作者借仙女之口,簡單介紹了祖國領土之內有世界上最遼闊的海洋、最高大的山脈、最雄偉的城墻、最寬闊的廣場。通過這樣的描述,讓孩子們在愉快的讀書過程中,了解到了祖國是多么偉大,并為此產生無比驕傲和自豪的思想感情。
《月亮船》教學建議
一、課前準備
圖片:中國地圖、長城、珠穆朗瑪峰、太平洋、天安門。
歌曲:《大中國》、《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
二、課上閱讀
1.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讓孩子們把自己想像成一朵蒲公英,試著講講這個故事,說說自己的體會。
2.對于詞語的理解,不要脫離語境單獨解釋,最好在閱讀過程中,引導學生結合具體語言以及生活實際來理解。
3.在指導朗讀時,注意引導學生邊讀邊想像故事的情景,注意語感的訓練和培養(yǎng)。
三、識字教學
1.本課生字難記,教師可安排一些識字小游戲名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
2.“眼”、“睛”、“路”、“傷”、“憐”五字都是左窄右寬的字,寫時引導學生注意筆畫之間的避讓和穿插關系。
《月亮船》 教學設計
石家莊孫村小學 曹曉琳
教學目標:
1.會認13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生反復誦讀,展開想象來理解課文,體驗情感。
4.展開小組討論,對課文的思想內容及情感進行分析。
5.繼續(xù)學習搜集、整理資料的方法。
6.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 | 設計意圖 |
第一課時 (一)導入: 老師呀今天給大家猜個謎語, “有一東西,有時圓,有時彎,三百六十五天,天天轉,到了晚上才出現(xiàn)” (月亮) 播放歌曲《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想不想坐上月亮船?今天,讓我們一起坐上月亮船,去游覽祖國的大好河山吧。ǔ鍪菊n題) (二)教師配樂范讀。 (三)誦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1.自己大聲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不準的地方多讀幾遍。 2.指名分段讀。 3.認讀生詞。 4.讀整篇課文。 誰有信心讀好整篇課文?其他同學認真聽,一會兒請你來當小評委點評。 5.生生互評。 (四)理解感悟課文: 中心議題: 小蒲公英是怎么遇上月亮船的?坐上月亮船,小蒲公英看到了什么?說說自己的體會。 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交流要點: (1)感悟第9自然段,引導學生結合課前搜集的有關太平洋、喜馬拉雅山、長城、天安門廣場的資料來理解。隨機指導有感情朗讀第9自然段。 (2)第五至八段,學生分角色朗讀對話,體會蒲公英從傷心到高興的心理變化。 (五)角色表演: 同學們,這么有趣的故事想不想表演出來呀?請你們以小組為單位先在小組內演一演。(教師要指導學生注意人物說話時的表情、動作。) 2.找?guī)讉小組到前面表演故事。 (六)總結全文: 我們中國有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太平洋;最高的山脈——喜馬拉雅山;最長的城墻——萬里長城;最大的廣場——天安門廣場。我們的祖國多么偉大,我們應該更加熱愛祖國,并為祖國而驕傲。úシ鸥枨:《大中國》) 第二課時 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1、有幾個生字朋友還等著和大家交朋友呢!你們一定很想見到它們吧。ǔ鍪旧、認讀) 2、問:“你有什么好辦法可以記住它?教教大家吧!看誰這個小老師當?shù)暮,你就是這節(jié)課的‘小博士’!” (小組討論識記生字的方法,取長補短) 3.師:“小組長派代表來抽簽!誰抽到哪個字,你就要給我們講一講呀!” 4.每個小組各抽一個。 5.活動開始。(分析字形,占格,間架結構) 6.書寫生字。(學生認真觀察后獨立書寫,教師重點指導“事、盛”的書寫) 7.完成寫字書。 | 導入由學生喜聞樂見的謎語和歌曲入手,以此引發(fā)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 教師范讀,將學生帶入故事情境。 自讀—分小節(jié)讀—認讀字詞—讀整篇課文,逐層遞進,使學生輕松自如地做到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生生互評,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 提出開放性的問題來感悟課文,既有利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又有利于學生自己在讀中品味和體驗,留給了學生讀書、感悟的余地。 引導學生反復誦讀,體會情趣,讓學生在讀中釋放情感,讀中交流思想,讀中理解感悟課文。 以這種形式學寫生字,既可以提高學生自學能力,又可以加深對生字識記的印象。同時使枯燥的生字教學變得非常輕松活躍。 |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