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通過聽相聲《打電話》和閱讀課文,使學生了解相聲的語言藝術(shù)特點,讓學生對相聲產(chǎn)生興趣。
2.通過瀏覽課文,了解說話啰嗦的不便,明白簡潔得體說話的重要性。
3.向?qū)W生 滲透講文明,懂禮貌的思想,知道在與人交往中要禮貌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
在笑聲中得到啟迪,知道通電話時做到講話內(nèi)容集中,語言簡潔,得體。
教學難點:
(1)了解相聲語言表達上的特點:聲情并茂。
(2)打電話時說話內(nèi)容集中,語言簡潔得體。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同學們,我們平常與人交流離不開說話,說話要講究藝術(shù)。楊氏之子與孔君平的對話,風趣幽默,深深地感染了我們;晏子的能言善辯,維護了自己和國家尊嚴,這兩篇課文都讓我們領(lǐng)略了的語言的魅力。今天我們來學習相聲《打電話》,從這篇課文中,我們又能感受到什么呢?(板書課題:打電話)
二、模擬表演,新知鋪墊
同學們一定都打過電話,電話使人們的交流變得更加方便快捷,那么,誰能說說打電話時應(yīng)注意什么?(自由發(fā)言師歸納并板書:省時 簡明 得體)
說的不錯,可是不能光說不練啊,我倒想考考你們,怕不怕?(不怕)請接題,題目:模擬打電話,如果你要給好朋友打電話,約他下午一點在學校見面,一塊去老師家,你會怎么說呢?(兩名學生模仿打電話)。
三、瀏覽課文,整體感知
可是如果有人為這么一點兒事而打了兩三個小時電話,你信不信?讓我們一起欣賞相聲《打電話》片段。
引導學生瀏覽全文,提出問題。
交流:這個相聲說的是件什么事?
四、精讀感悟,理解語言特色
1. 這個相聲是幾人表演的?你認為誰是主角,誰是配角呢?簡介相聲(幻燈片)。
相聲的特點:相聲是所有說唱藝術(shù)中最為人們熟悉的,起源于北京,流行全國各地。相聲是語言的藝術(shù),也是幽默的藝術(shù),運用說學逗唱的技巧,組織包袱逗觀眾哈哈一笑,并有寓教于樂的功能。
相聲的分類:相聲是以說笑話或滑稽問答引起觀眾發(fā)笑的曲藝形式,它是由宋代的“像生”演變而來的!罢f、學、逗、唱”是相聲傳統(tǒng)的基本藝術(shù)手段,F(xiàn)在的相聲分單口相聲,對口相聲,群口相聲(三人以上)三種形式。單口相聲是一人表演,對口相聲是由兩人表演,群口相聲最少三人表演。
2. 問:文中年輕人的是這個相聲的主角,他名叫啰嗦,你認為給他取這個名字怎么樣?
給人物起名叫啰嗦,是編創(chuàng)者有意安排的,暗示此人說話絮絮叨叨,重復煩瑣。姓氏沒有姓啰的,主要是為了增強語言的幽默感,突出了對文中打電話人的諷刺意味。
3.追問:你們是從哪里看出來的,找出相關(guān)的句子讀讀,談?wù)勀愕母惺?(快速瀏覽課文,同桌交流后,教師引導匯報。)
4.交流:
過渡語:學習到這里,我很想知道你們的真實想法,能告訴我嗎?
(1)你想對啰嗦說點兒什么? (此人說話啰里羅嗦、廢話連篇。)
(2)通過學習這個相聲,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教師引導歸納:(1)打電話要抓住要點,簡潔明了,這樣不僅節(jié)約時間,也是對別人的一種尊重,是文明行為的表現(xiàn)。(2)在打電話時要使用文明用語:請、謝謝、對不起、再見、沒關(guān)系、打擾等。)
6.情景再現(xiàn)
學生向班主任請假(即興表演)
五、角色朗讀,嘗試表演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