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肥窍娼贪娴谑畠哉Z文教材22課中的一篇短文。課文講述的是在一個嚴重缺水的地區(qū),一頭母牛沖上公路攔路索水,當它以死抗爭終于索取到了半盆水時,卻沒有喝,而是喚來了自己的孩子,把水讓給了孩子喝。在悲壯而令讀者為之動容的故事情節(jié)中,表現出了動物偉大的母愛。
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我先抓住 “瘦骨嶙峋” 這一生詞讓學生理解,再出示如下問題供學生討論:這頭母牛為什么會瘦骨嶙峋?
一石激起千層浪,教室里頓時熱鬧起來。有的說:“文中講到這是一個嚴重缺水的地區(qū),母牛一定長期處于干渴狀態(tài),所以會瘦骨嶙峋!庇械恼f:“因為這是一個嚴重缺水的地區(qū),所以我猜想這個地方長的青草會很少,母牛吃不飽,當然就瘦了!庇械恼f:“這是一個嚴重缺水的地區(qū),母牛必定是干渴的,可在這樣的情況下,它卻把以死抗爭得來的水全讓給了自己的孩子喝。可以推測即使母牛找到了好吃的青草,它也會毫不猶豫地讓給孩子吃的。它整天又饑又渴,不瘦骨嶙峋才怪呢!” 也有的說:“文中說到這是一頭老牛,牛老了,體弱多病,自然就瘦得皮包骨頭了。我太奶奶就是這樣的!”這時臺下發(fā)出一陣愉快的笑聲,我也滿意地笑了。當我正準備鳴金收兵的時候,一個學生打斷了我的話:“老師,我認為母牛瘦骨嶙峋是因為它受到了牛主人的虐待!边@位學生的回答確實出乎我的意料,我把目光投向我的學生,想當然地會得到他們一致地否定,然而,全班同學的意見讓我瞠目結舌,全班竟有80%以上的同學投贊成票。我強按捺住自己的焦躁情緒,說:“哦?為何這么說?”這位同學振振有詞地說:“文中寫道:牛的主人尋來了,他揚起長鞭抽打在瘦骨嶙峋的牛背上。老牛的凄厲哞叫,在陰冷的酷風中,顯得分外悲壯。從牛主人揚起長鞭、抽打、母牛的凄厲哞叫中我感受到牛主人下手很重,毫不留情,簡直讓母牛痛不欲生!薄拔乙策@么認為!币粋學生說,“從一旁運水的戰(zhàn)士哭了,罵罵咧咧的司機也哭了,說明戰(zhàn)士和司機都看不下去了,很同情母牛?墒桥V魅藚s讓我們感受不到一絲的憐憫之心,太惡毒了!”“是的!薄拔矣X得也是!薄皼]錯,是受了牛主人的虐待!薄倏纯创藭r的教室,滿是談論的,站著的,甚至還有離開座位的,如同置身在一個自由市場里。不知過了多久,教室里的聲音才逐漸變小。這時,我做了一個安靜的手勢,指揮他們有秩序地說。一個學生站了起來,大聲說:“我認為牛主人這樣對待母牛,不是虐待,而是一種關愛!彼幕卮,讓我欣喜,因為它讓我看到了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廣闊的思維發(fā)散性,他們對課文的理解有自己獨特的感受。我想這是個讓學生充分展示自我,體現他們個性的時候。于是,我趁熱打鐵叫他說說自己的理由。他慢條斯理地說:“文中說道:一頭老牛迅速地沖上公路,軍車一個緊急剎車,停住了。我體會到老牛這樣攔路截水,是一種非常危險的行為。牛主人打它,是為了讓它吸取教訓,不再犯類似的錯誤,這也是愛它的表現!薄霸僬f,如果萬一發(fā)生交通事故,不但母牛會死,也許還會造成車毀人亡的局面,所以我認為牛主人不但關愛母牛,而且關愛他人!绷硪粋學生馬上補充!拔艺J為老牛太倔強了,無論用什么方法都不肯離開,不打不行了!薄笆菃幔俊薄笆堑! 只見這位同學抑揚頓挫地念了起來:老牛沉默地立在車前,任憑駕駛員呵斥驅趕,也不肯挪動半步……雙方依然僵持著……人和牛就這樣耗著,造成了堵車,后面的司機開始罵罵咧咧,性急的甚至試圖點火驅趕,可老牛不為所動。
經過一番緊張而激烈的辯論,最后大家一致認為牛主人這樣對待母牛,純粹出于對母牛的關愛。這時,我不失時機地問:學完課文最讓你感動的地方是什么?
學生甲:母牛甘愿忍受皮鞭抽打的劇烈痛苦,甘愿冒著生命危險攔路截水給小牛喝,這種偉大的母愛深深地打動了我。學生乙:我感受到了戰(zhàn)士對母牛的愛。如:一旁運水的戰(zhàn)士哭了,罵罵咧咧的司機也哭了,最后戰(zhàn)士說:“就讓我違反一次規(guī)定吧,我愿意接受一次處分!睂W生丙:“我不僅體會到了催人淚下的偉大的母愛,而且深深地體會到了小牛對母牛的感恩情懷!闭f完,他深情地念了起來:“老牛沒有喝以死抗爭得來的水,而是對著夕陽,仰天長哞,似乎在呼喚著什么。不遠處的沙灘背后跑來一頭小牛。受傷的老牛慈愛地看著小牛貪婪地喝完水,伸出舌頭,舔舔小牛的眼睛。靜默中,人們看到了母子眼中的淚水!
不知不覺中,下課鈴響了,我走出了教室,卻還依稀聽見教室里傳出的深情的讀書聲:“老牛沒有喝以死抗爭得來的水,而是對著夕陽,仰天長哞……”一遍,一遍,又一遍……隨之,我的眼前也清晰地浮現出小時侯看過的一部影片《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阿里巴巴來到一個石洞前,大聲地念道:芝麻——開門吧!笨重的石洞門緩緩打開,露出黑森森的洞口,阿里巴巴走了進去,發(fā)現了一輩子都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而我們的教學跟這個故事是何其相似!在《母牛》這一課的教學中,正是因為抓住了“瘦骨嶙峋”一詞作為課文教學的切入點進行教學,所以學生才有了在課堂上盡情交流、討論、爭辯的機會,使得他們從不同的角度去思維,發(fā)表自己的看法,表達對教材的獨特的體驗和感受,抒發(fā)對課文的感悟,使他們在本課的學習中得到巨大的收獲。而課文教學的切入點“瘦骨嶙峋”不正是學生挖掘課文寶藏的一塊敲門磚嗎?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