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用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明確通過事例明白道理的方法。
2.欣賞課文語言,通過做摘錄、自主交流、朗讀、批注、聯(lián)系上下文等方法體會作者用數(shù)字說明、多次對比表達的語言特點。
3.了解生物之間的關系,明白維持生態(tài)平衡的重要性,人們唯一要做的是對整個生態(tài)的尊重。
教學流程:
板塊一、關注課題特點,引入課文
目標:通過課題的對比,使學生對同類課題間建立聯(lián)系,明確此類課文的基本特點。
1、揭示課題
2、我們在六年的語文課文中,一共有三課的課題是帶有“故事”二字的。(二下,14 郵票齒孔的故事。三下,7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凡是課題有故事二字的文章,寫法上往往有一個什么共同的特點?
3、是啊。這類文章往往講了故事后,一定有什么道理蘊含其中的。只是有的是寫出來的,有的是沒有寫出來。
板塊二、初讀課文,理清脈絡
目標:通過速度讀通課文,用瀏覽讀、小標題等方法,梳理課文的脈絡結構,了解課文從故事到道理的結構特點。
1、請運用較快的速度讀課文,想一想:
課文講了鹿和狼之間的什么故事?又說明了一個什么道理呢?
2、檢查難點詞語的讀音:
西奧多·羅斯福 亞利桑那州 凱巴伯森林
3、課文說明了一個什么道理呢?
4、“凱巴伯森林中發(fā)生的這一系列故事說明”。 這一系列故事指哪些故事呢?快速瀏覽,用簡潔的小標題來概括。
護鹿
殺狼
故事 鹿增
林毀
分析 鹿亡
道理 凱巴伯森林中發(fā)生的這一系列故事說明,生態(tài)的“舞臺”上,每一種生物都有自己的角色。森林中既需要鹿,也需要狼。僅僅根據(jù)人類自身的片面認識,去判斷動物的善惡益害,有時會犯嚴重的錯誤。
課文就是通過具體的事例來說明一個道理的。這就叫作有理有據(jù)。
板塊三、“道理”牽引,挖掘主題
目標:通過摘錄法、跳讀法、自主交流法了解作者怎樣介紹林毀鹿亡這個過程的方法,通過批注、對比朗讀、聯(lián)系上下文等方法體會作者列數(shù)字、作比較的說明方法。
1、羅斯福就根據(jù)這種習慣的看法和童話的法則,開展了這次護鹿行動,作者是怎樣向我們介紹林毀鹿亡這個過程的,先跳讀課文,并圈出關鍵詞,再填在表格里。
2、學生填寫表格,教師巡視指導。
20世紀初25年后1942年說明方法
森林狀況
鹿的數(shù)量
我的發(fā)現(xiàn)
3、自主交流:指名交流摘錄卡(表達的有序,橫著、豎著)
并引導及時矯正糾錯(關鍵詞表達、表達的準確性)。
4、關注作比較的表達:
(1)引導橫向和縱向發(fā)現(xiàn)作者多次采用作比較的方法。
(2)緊扣“森林前后的變化”體會作比較的巧妙
20世紀初,美國亞利桑那州北部的凱巴伯森林還是松杉蔥郁,生機勃勃。
森林中的綠色植被在一天天減少,大地露出的枯黃在一天天擴大。
指名讀——看圖片——對比讀出這截然不同的感覺——指名讀——男女生對讀
5、關注列數(shù)字的表達
文中有許多句子運用了列數(shù)字的說明方法,劃出令你感觸最深的一二處,再在旁邊寫寫批注。
6、過渡:同學們,這一個個血淋淋的數(shù)字都仿佛在告訴人們——
齊讀:凱巴伯森林中發(fā)生的這一系列故事說明,生態(tài)的“舞臺”上,每一種生物都有自己的角色。森林中既需要鹿,也需要狼。僅僅根據(jù)人類自身的片面認識,去判斷動物的善惡益害,有時會犯嚴重的錯誤。
7、是呀,在生態(tài)的“舞臺”上,每一種生物都有自己的角色。聯(lián)系課文第7自然段,你對鹿和狼的角色有了什么新的看法:
鹿雖然美麗善良,但是( )。
狼雖然兇惡殘忍,但是( )。
8、因此,每一種生物都有自己的角色,單純地說鹿是美麗善良是錯誤的,單純地說狼是兇惡殘忍的也是錯誤的,正如一句話所說的“事物本無盡惡,也無全善”,維持生態(tài)平衡是多么重要。
9、出示原文結尾,加深認識:
“人類所要做的,不是一廂情愿地改變它,而是“尊重”!”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