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的:1.領會作者對魯迅先生崇敬、懷念的思想感情。
2.學習對比寫法。
3.了解詩中的議論,認識詩歌哲理性的深刻內(nèi)涵 。
教學重點、難點:對比寫法,詩中議論的作用。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預習指導:
1.摘錄臧克家《關于短詩<右肘人>》
在舊社會里,我們看慣了這樣的事情:大至官僚,小到鄉(xiāng)紳,殘害壓迫人民,壞事做絕,罪孽深重,卻想“流芳百世”,到處豎起“澤被鄉(xiāng)梓”“德高望重”一類的功德碑,把自己升為萬古不朽的“偉人”。
《有的人》寫于什么時候?抒發(fā)自己有紀念魯迅所引起的無限感慨。
2.看“學習重點”“預習提示”,明確學習本課的重點及內(nèi)容。
3.讀課文(定條件的由男女生結(jié)合,兩人一組,每節(jié)詩由男讀1—2行,女讀3—4行,用磁帶錄上音待評)
(二)課堂教學(以讀帶進)
1.導入新課(可借鑒吳玉章同志1961年6月11日為《革命烈士詩抄》題詞“言炳丹青,德配天地,功昭日月,行作楷模”導入)
2.板書課題,配樂,范讀全文(放錄音磁帶或教師朗讀。要求學生標出詩中對比句)
3.抽讀課文并正音:臧( )摔( )(教師對朗讀速度、節(jié)奏、語調(diào)的諷刺與贊頌,情感的愛與憎予以指導)
4.預習檢測
(1)放兩組錄音作業(yè),第一盤放1--4節(jié),第二盤放5--7節(jié),同學評。
(2)填空
a.《有的人》是作者在新中國成立后,為( ),懷著( )的情感而寫的。(紀念魯迅逝世13周年,對魯迅先生崇敬)
b.題目不直接寫作“紀念魯迅”,而叫做《有的人》,其理由是( )(課題含蓄,便于對比突出主題,將魯迅精神加以提煉、引申,讓讀者獲得深刻的教益。)
c.用詩句填空!坝械娜恕痹谠娭幸恢福 )的人,一指( )的人。魯迅屬于( )一種人。
d.“紀念魯迅有感”中的“有”是( )的意思。詩中表達感慨用的表達方式是( )(引起、議論)
e.通篇采用手法,褒貶鮮明,但重在( )。作者從魯迅生前( ),故后( )這兩點來表現(xiàn)他的偉大)。
5.閱讀研討
(1)限時默讀。找出:那些詩句寫出了詩人對魯迅的紀念?(讀每節(jié)詩的后兩行)
(2)同桌互相聽讀。(針對以上問題互議,互談)
(3)表情朗讀。一人領全班和,齊讀上面板書的相關內(nèi)容。(注意激發(fā)頌揚情感)問:為什么說有的人死了還活著?“等著地下的火燒”表現(xiàn)一種什么精神?
(4)個別讀。(帶著下列問題)讀每一節(jié)詩的前兩行。問:詩中給我們刻畫了另一類鮮明的形象,與前一種人有強烈的反差,這叫什么寫法?其作用是什么?(學生搶答,教師歸納)
(5)讓男生(或女生)帶著譏諷、詛咒的語調(diào)朗讀以上有關詩行。
(6)精讀2--4節(jié),再次體會對比的作用。問:1.你怎樣理解活著的人已經(jīng)死了這一句中”活“和”死“字?他指現(xiàn)實生活中的那些人?2.為什么說”把名字刻入石頭的,名字比尸首爛得更早“?
(7)背誦全詩。參看板書。
6.揣摩運用(1)處理課堂練習第五題。(2)第八題與第五題比較練習。(3)第七題在課前或課后閱讀體會。不做講解。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