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思路:
課文《景陽岡》是一篇節(jié)選古典名著《水滸傳》的一篇課文。課文寫的是廣為的武松打虎的故事,可以說,學生對故事的大概情節(jié)并不陌生。但是,文章雖然在原文的基礎上,做了一定的改動,仍有些語句學生理解起來有難度,需要教師在備課時預設到。同時,本文的篇幅較長,又是一篇略讀課文,教學起來需要有所取舍,不能面面俱到。因此,我便把學習武松打虎這部分內容作為重點,前面武松吃酒和上岡的環(huán)節(jié)略處理。將個性化的解讀武松在這個故事中體現出的性格特點,作為本課教學的難點。
在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上,我首先引導學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理清文章的脈絡。然后,直奔重點-----武松打虎這部分內容的學習。在這個環(huán)節(jié),我為學生出示自學提示,讓學生默讀并畫出文中描寫武松打虎時動作的詞語,標注出武松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目的是讓學生帶著思考的問題,采用勾畫、批注等方法,有重點的理解課文,使學生初步學會精讀課文,具備一定的自學能力。在巡視的過程中,提示學生將幾個動詞連起來看一看,再談體會,以免學生斷章取義。
在學生匯報的過程中,我引導學生按照課文行文的順序進行匯報。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我力圖引導學生從兩個方面來理解武松這個形象。1、光輝的一面:沉著冷靜、機智勇敢、武藝高強……2、人性化(這里的人性化是相對于將人物“神”化而言的)的一面:武松剛見到老虎時吃驚與害怕、打虎時一棒打空的慌亂與害怕、打虎過程中的忘記害怕、打死老虎后的后怕。同時,我拋出問題:作者既然塑造了武松打虎的英雄形象,為何還要在字里行間流露出武松的“怕”呢?(真實)此時,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思考:這是一只怎樣的老虎。浚ㄓ逐囉挚实睦匣;兇猛的老虎;傷了二、三十條人命的老虎;官府下令限期捕捉的老虎;危害周邊百姓的老虎…...進而當學生理解到:武松當時的害怕是在常理之中的,真實可信;武松打死老虎后之所以被人們稱作英雄,很大的原因是此舉為民除了害。
之后,我讓學生快速默讀描寫武松喝酒和上岡的段落,思考:武松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豪爽、自負)在學生匯報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抓文章各部分之間的聯系——三個“笑道”,體會武松的自負。這其中有酒量驚人帶來的自負;有憑借經驗帶來的自負;有“藝高人膽大、酒壯英雄膽”帶來的自負……教師出示課件 ------店家與武松的對話,引導學生讀出店家解釋“三碗不過岡”時的自豪以及武松的對此種說法的不屑一顧;讀出武松“談虎色不變”的英雄豪氣。上岡部分,學生悟出武松愛面子的性格特點后,教師追問:武松真的不怕老虎嗎?怕為什么不回去?現在,你明白為什么課文不但描寫了武松打虎的場面,還花大量的筆墨描寫武松喝酒和上岡的原因了嗎?(正是武松的這種自負和愛面子的性格特點,才最終將他推向了景陽岡,成就了一代打虎英雄。)
接下來,教師回顧板書小結: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走進了武松打虎的故事,在細讀作者對武松的語言、心理、動作、神態(tài)之后才發(fā)現,原來英雄并不是我們想象中的那樣完美。他們身上的優(yōu)點讓我們敬佩;而他們身上的優(yōu)點讓我們認識到了他們的可愛與可信。
在課外延伸部分,我為學生出示我精心為大家準備的資料袋:作者對武松的經典的描寫、武松的生平資料、后人對武松的不同評價、后人對《水滸傳》的評價等。意在拋磚引玉,讓學生產生對名著的興趣,從而能通過閱讀領略到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
最后的環(huán)節(jié)是布置作業(yè):走進名著,品味經典:1、讀《水滸傳》中有關武松的章節(jié),以《我心目中的武松》為題寫一篇文章。2、走進《水滸傳》,走進《水滸傳》中的其他人物,自主寫體會。
教學設計:
課前談話:同學們,在上課之前,我們先聊聊。羅老師早就聽說咱們芳草地小學的孩子是博學多才的,我就很想見識一下。今天,我終于在這個陽光明媚的日子里,得到了和大家共同學習的機會。這次機會的取得,我還要感謝一個人呢?你們猜猜是誰呀?呵呵,是武松啊,沒有他,我來這干什么?我來這就是和大家一道讀故事,識武松的。誰想和大家聊聊武松,聊聊水滸?
導入新課:
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走進這個故事,近距離的了解武松這個人物形象。
一、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理清文章的脈絡
1、通過預習,大家思考一下: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2、課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主要寫了什么內容?(武松喝酒、打虎)除此之外,還寫了什么內容?(武松上岡、下岡)——是隨機板書。
二、直奔主題,從武松打虎時和打虎后的細節(jié)描寫中揣摩武松的人物性格
(一)出示自學提示,學生自學武松打虎這部分內容
自學提示:
1、默讀9——13自然段,畫出武松打虎時動作的詞語,思考:武松給我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用最簡潔的詞語將感受標注在段落旁邊。
(二)生默讀批注,師巡視指導。提示學生:圈畫要突出重點;標注要簡潔;聯系前后動作再談感受。(關注學生的批注習慣和方法)
(三)教師引導學生按文章的行文順序進行匯報:
1、體會武松在打虎過程中的英雄氣概
(1)第9自然段:
a、四個“閃”字——表現出武松的沉著冷靜、動作敏捷
b、師引導:在這一段中,除寫了武松的沉著冷靜、動作敏捷以外,還寫到了武松的什么?用一個字就可以概括,誰找到了?——武松的“怕”
c、學生聯系課文內容談自己的理解——這是一種吃驚和害怕。
(3)第十自然段:
a、動詞“掄”、“劈”——力氣大
b、師引導:這是一場什么樣的搏斗?從“一棒打空”這一細節(jié)的描寫,體會到了什么?——一棒打空的慌亂與害怕。
(4)第11自然段:
a、動詞“跳”、“退”“揪”“按”“拳打”“腳踢”——機智、勇猛、武藝高強
b、不肯放松、只顧拳打腳踢、打得老虎七竅出血——武松因高度緊張而忘記了害怕
(5)第12自然段:
a、把老虎打得七竅出血后,用棒再打;提不動老虎;手腳酥軟——筋疲力盡后的后怕
(6)讀13自然段,體會武松的后怕——心理活動和“挨”字
(四)師引導:作者既然塑造了武松打虎的英雄形象,為何還要在字里行間流露出武松的“怕”呢?(真實)此時,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思考:這是一只怎樣的老虎。浚ㄓ逐囉挚实睦匣;兇猛的老虎;傷了二、三十條人命的老虎;官府下令限期捕捉的老虎;危害周邊百姓的老虎…...進而當學生理解到:武松當時的害怕是在常理之中的,真實可信;武松打死老虎后之所以被人們稱作英雄,很大的原因是此舉為民除了害。
三、默讀武松喝酒、上岡部分,揣摩人物性格
師過渡:課文除了描寫武松打虎的場面外,還描寫了武松喝酒和上岡時的語言和心理?焖倌x課文的1—8自然段,思考:武松又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豪爽、暴躁、自負……
1、在學生匯報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抓文章各部分之間的聯系——三個“笑道”,體會武松的自負。這其中有酒量驚人帶來的自負;有憑借經驗帶來的自負;有“藝高人膽大、酒壯英雄膽”帶來的自負……
2、教師出示課件------店家與武松的對話,引導學生讀出店家解釋“三碗不過岡”時的自豪以及武松的對此種說法的不屑一顧;讀出武松“談虎色不變”的英雄豪氣。
3、上岡部分,學生悟出武松愛面子的性格特點后,教師追問:武松真的不怕老虎嗎?怕為什么不回去?現在,你明白為什么課文不但描寫了武松打虎的場面,還花大量的筆墨描寫武松喝酒和上岡的原因了嗎?(正是武松的這種自負和愛面子的性格特點,才最終將他推向了景陽岡,成就了一代打虎英雄。)
四、教師回顧板書小結:
1、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走進了武松打虎的故事。在細讀作者對武松的語言、心理、動作、神態(tài)之后,你發(fā)現了什么?
2、師:原來英雄并不是我們想象中的那樣完美。他們身上的優(yōu)點讓我們敬佩;而他們身上的優(yōu)點讓我們認識到了他們的可愛與可信。
五、課外延伸
1、為學生出示我精心準備的資料袋:
作者對武松的經典描寫、武松的生平資料、后人對武松的不同評價、后人對《水滸傳》的評價等。
2、你想了解有關《水滸》的那些資料?
六、布置作業(yè)
走進名著,品味經典:
1、讀《水滸傳》中有關武松的章節(jié),以《我心目中的武松》為題寫一篇文章。
2、走進《水滸傳》,走進《水滸傳》中的其他人物,自主寫體會。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