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目標:
1. 自學本課的生字、新詞。
2.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基本內(nèi)容。
(二)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結合生活實際和課文內(nèi)容談自己的感受,并與他人進行討論和交流。
(三)過程與方法目標:
教學中采用自主學習,合作交流,聯(lián)系實際的方法。
教學重點
知道爸爸有哪三個愿望,并根據(jù)三個愿望談自己的感受。體會文中爸爸所說:“要實現(xiàn)這三個愿望還真不太容易呢!”
教學難點
理解內(nèi)容,理解爸爸說話的合理性。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設計 | 設計意圖 |
第一課時 一、引導學生互相談談自己的愿望或夢想 教學預設:據(jù)我平時對學生的了解,他們的愿望或夢想大多是遠大的、崇高的,至少在他們看來是“嚴肅”的、像“回事兒”的。這多半與他們通過各種渠道所接受的影響和家長對他們的期望有關。這是孩子們學習這篇課文的認識基礎和生活基礎,應予注意。因為他們馬上就會發(fā)現(xiàn)課文中“爸爸”的夢想太有意思了,居然能叫夢想。 學生回答問題,老師給予評價。引入課文。 我們每個同學都有自己的愿望和夢想,下面我們就學習一篇課文,了解一下我們的家長有什么愿望和夢想。 二、初讀課文,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了解課文內(nèi)容,整體感知 1、初讀課文 (1)讀準字音,把文章讀通順。 (2)畫出不理解的詞語,利用查字典和聯(lián)系上下文的辦法進行自學。 2、指名讀課文,檢查讀書效果。 3、帶著問題和要求讀課文。 思考題:爸爸的三個愿望是怎樣的?想一想爸爸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愿望。你對這樣的愿望有什么想法? (1)用“——”畫出爸爸的三個愿望。 (2)作者對爸爸的評價怎樣? (3)老師的態(tài)度怎樣? 三、分組熟讀課文 四、布置作業(yè) 1、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2、調(diào)查一下自己家長的愿望和夢想。讓家長談談對課文中爸爸的三個愿望的看法。 第二課時 一、學習準備,導入新課 上節(jié)課我們初步學習了24課,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 二、細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 1、爸爸的三個愿望是怎樣的? 學生回答問題,老師總結,讓學生畫出來。 (1)第一個愿望是吃得下飯。 (2)第二個愿望是睡得著覺。 (3)第三個愿望是笑得出來。 2、爸爸所談的三個愿望,兒子的想法是什么?有怎樣的表現(xiàn)?想象一下他當時的心情。說說你的感受。 課文中的句子,學生讀出來。 兒子能理解父親的愿望嗎?不能,為什么? 請學生說說自己的感受。你什么時候吃不下、睡不著或者笑不出來。 3、兒子的做法是怎樣的? 寫作文批評爸爸 4、事情的結果怎樣? 采訪和作文得了全班最高分;理解了爸爸;希望兒子將來深入體會|徹底明白。 5、你對課文中的爸爸有什么看法? 談談你的理解,說說你的看法。 教學預設:學生會有理解和不理解兩種觀點,讓學生說說原因,老師不評價對錯。 6、爸爸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愿望?結合自己對家長的調(diào)查說一說自己家長對書中爸爸這三個愿望的看法。你對這樣的愿望有什么想法? 學生談一談自己家長對書中爸爸這三個愿望的看法。 老師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談談想法,幫助學生理解課文。 爸爸屬于中年人,有自己的工作需要完成,需要負擔全家的生活費用,要照顧老人,孩子。就像我們一樣,老人有病我們領著去看,孩子有病我們領著去看,自己有病自己看去。誰有問題都是我們的問題。所以,我贊成爸爸的觀點。 三、總結 兒子的作業(yè)得了高分,明白了爸爸不是在隨隨便便跟自己開玩笑。也許兒子明白的僅止于此,他沒有什么發(fā)愁的事,沒有什么不愉快的事,當然吃得下、睡得著、笑得出來。不過,隨著兒子在成長過程中遭遇挫折、遇到困難、嘗到人生百味時,他一定會理解爸爸的心愿。 作為孩子我們應多體諒家長,多和家長溝通,尊敬家長,共同面對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讓爸爸的愿望能夠?qū)崿F(xiàn)。 | 聯(lián)系學生實際,調(diào)動學生,引入課題。 因為本文是略讀課文,給學生充分的自主權,以學生自學為主。 讓學生理解現(xiàn)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也對父母進行一次采訪,理解父母,尊敬父母。 |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