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學會7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通過查字典和聯(lián)系詞句,理解“振、欲、捕”的意思。
2.理解詩的內(nèi)容,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中描述的情景,想象牧童活潑機靈的神態(tài)和愉悅快活的心情,體會詩人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背誦并默寫課文。
教學過程:
一、指讀課題,齊讀。
二、這首古詩的作者是清代詩人袁牧。詩人的名字要記住---齊讀:袁牧。
三、檢查預(yù)習:
1.檢查生字
振 蟬 騎
“振、蟬”在讀音上要注意什么?“騎”看到這個字,你能想到它的意思和什么有關(guān)嗎?
2.交流你所搜集到的有關(guān)資料。(袁枚一生,歷任溧水、沭陽、江浦、江寧知縣,除了贏得賢明政聲之外,留下的文學著作也很多,有《小倉房詩文集》、《隨園詩話》、《隨園隨筆》和筆記小說《子不語》等。)
四、初讀詩文,了解大意
1.出示詩句,學生自由朗讀。
2.指名朗讀,相機正音。
3.默讀思考:在《所見》一詩當中,你見到了什么?
4.交流各自收獲。
5.老師見到了兩幅圖,你知道是哪兩幅嗎?(一、歌唱圖 二、捕蟬圖)
五、品讀詩文,體會意境
1.品析“牧童歌唱圖”
牧童騎黃牛, 歌唱圖
歌聲振林樾。
讀一讀前兩行詩句,在這幅圖中,你看到了什么?
牧童如何騎著黃牛?這是怎樣的歌聲?(理解“振林樾”)他會唱什么歌?
在這句詩中,你看到的牧童是怎樣的牧童?
2.指導朗讀。
3.熟讀全詩,背誦詩文。
六、課堂練習
組詞
振( )蟬( )忽( )閉( )騎( )
晨( )彈( )物( )閑( )奇( )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