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理念
葉老先生說過“學生猶如有機的種子,本身具有萌發(fā)生長的機能,只要給它適宜的培育和護理,就能自然而然地長成佳谷、好樹、美花!闭n文《那片綠綠的爬山虎》寫的就是葉老先生,整個文本雖然重在敘事,但是有一些句子寓意是很深刻的,而且這些句子恰恰就是引領學生走進“葉老先生”為文為人的世界中去的文眼。為了理解這些含義深刻的句子,首先得引導學生理解敘事部分的內容,因為有了感情的沉淀,形成自己閱讀文本的體驗后,才能水到渠成地理解描寫爬山虎句子中的深刻含義,這樣才能緩緩地走進“葉老先生”的為文為人的世界。
鑒于這樣的考慮,第一課時我就把教學的重點鎖在第一部分(葉老為肖復興修改作文)的學習上,以“拿到葉老為我修改的作文,我看到了什么?又有什么感受?” 為話題來組織教學。讓學生獨立閱讀課文,自己發(fā)現怎樣修改作文,然后同桌討論,繼而全班交流。處理重點段4、5自然段時側重點不同。第4自然段以詞語“密密麻麻”為突破口,以葉老的修改原件為教學輔助;第5自然段以葉老的簡介和學生的想象說話為教學輔助。因為學生具有很強的能動性,并非什么都要教才會,讓他們投身自主的學習中,孩子們智慧的火花就會碰撞迸發(fā)。
創(chuàng)意解說
我認為這節(jié)課的創(chuàng)意有兩個:
一是把學習課文內容與學習語言表達融合在一起。這篇文章的特色就是肖復興在敘事的同時,展示了葉老修改文章的一個個細節(jié)。教學時我緊緊把握了文章這一特點,并巧妙地把學習文本、理解文本和理解語言表達交融在一起:不僅讓學生感悟到葉老的人品(認真、平和、溫暖),也讓學生感悟到寫文章的方法(用詞準確、句子規(guī)范、具體感動)。讓大家看到,在語文教學的時候,我們不僅可以教課文內容,也能夠引導學生體會寫文章的表達方式。
二是始終把體會語言和理解人物融合在一起。葉老在學生心中有一定的印象,可能主要還是來自前面課文《爬山虎的腳》的學習,但是對葉老本人他們知之不多。在教學過程中我注意到引導學生走近葉老。主要抓住了“認真”、“平和”,讓學生感受到“如春風拂面”,這些感受和葉老批改文章結合在一起,非常自然。另外,在引導學生朗讀的時候,適時地把葉老的年齡、職位說出來,能夠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一個“平和” 的葉圣陶。這樣對人物的理解就不是僵化的、概念的,而是真實可感的。
教學設計
26.那片綠綠的爬山虎(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讀寫“推薦、燥熱、融洽、刪掉、規(guī)范、曲線”等詞語,讀準多音字“曲”和“模”。
2.通過閱讀葉老的修改和評語理解寫好作文要不斷修改,懂得寫作要做到用字準確、句子規(guī)范,真事真情才能寫得親切自然。
3.能聯系上下文領悟“密密麻麻”這一核心詞語,及“我雖然未見葉老先生的面,卻從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認真、平和以及溫暖,如春風拂面! 這一重點句,感受葉老對作文修改一絲不茍的認真,以及平易近人、和藹可親的人品和對下一代的關懷。
教學重點難點:
1. 重點:通過學習課文,感受葉老的人品。
2. 難點:通過品讀重點詞語,體會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預設教學過程:
一、巧妙嫁接,自然喚起對“葉老”的記憶
1.回憶已學課文,了解葉圣陶。
2.出示課題,談話引入新課。
二、初讀文本,悄然走近“葉老先生”的世界
(一)初讀文本
1.學生自由大聲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反饋檢查
(1)補充四字詞語
莫名其妙 映入眼簾 密密麻麻 模模糊糊 春風拂面 意義非凡
(2)詞語活學活用,恰當填入句子
我獲獎的作文要印成書了,聽到有人要幫我修改,我有點( )。當我看過被修改的作文后,感覺有如( )。那年暑假,我還見到了葉圣陶老先生,那次見面讓我深感那個夏天( )。
(3)出示二組詞語
推薦 刪掉 準確 規(guī)范 曲線
意外 燥熱 融洽 融化 楷模
指導讀準“刪”字和多音字“曲、!,理解“推薦”。
(二)梳理思路
1.學生找到二組詞語所在的句子讀一讀,思考這二組詞語各自寫了什么事?
交流并板書:幫我修改
邀我做客
2.指導學生講清整篇課文的主要內容。
三、品讀文本,肅然感悟“葉老”的文品人品
(品讀“幫我修改”部分)
(一)品讀重點詞句,積淀情感
1.學生默讀這一部分,想一想:拿到葉老為“我”修改的作文,“我”看到了什么?又有什么感受?劃出有關句子讀一讀。
2.全班交流,品讀詞句。
看到的地方預設有四處句子:
(1)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簾的是紅色的修改符號和改動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幾頁紙上到處是紅色的圈、鉤或直線、曲線。
抓重點詞“密密麻麻”,補充資料“《一幅畫像》作文修改稿”。
(2)題目《一張畫像》改成《一幅畫像》,我立刻感到用字的準確性。
抓重點詞“一張”和“一幅”。
(3)有一處,我記得十分清楚:“怎么你把包幾何課本的書皮去掉了呢?”葉老先生改成“怎么你把幾何課本的包書紙去掉了呢?”刪掉原句中“包”這個動詞,使得句子干凈了也規(guī)范了。而“書皮”改成“包書紙”更確切,因為書皮可以認為是書的封面。
抓刪前刪后兩個句子的比較。
(4)葉老先生在我的作文后面寫了一則簡短的評語:“這一篇作文寫的全是具體事實,從具體事實中透露出對王老師的敬愛。肖復興同學如果沒有在這幾件有關畫畫的事上深受感動,就不能寫得這樣親切自然、!边@則短短的評語,樹立了我寫作的信心。
抓重點詞“具體事實”和“深受感動”。
教師隨機板書:用詞準確
句子規(guī)范
具體感動
(二)出示葉圣陶簡介,激**感
1.葉圣陶老先生給一個初中生這樣仔細地修改作文,你有什么感受?
2.出示葉圣陶簡介,想象說話。
3.這會兒,葉老在你心里又是一位怎樣的老人?
4.出示肖復興感受的句子:我雖然未見葉老先生的面,卻從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認真、平和以及溫暖,如春風拂面。
抓住“春風拂面”來感悟句子,并指導朗讀(一讀出興奮,二讀出溫暖,三讀出感動,四讀出敬佩)
(三)整合文本內容,升華情感
1. 出示肖復興簡介。
2.再現課文內容。
學生書面完成課文內容填寫,課件出示:
當我翻到我的那一篇作文時,我 ;
當我仔細看了葉老的修改后,我 ;
當我看到葉老簡短的評語后,我 。
師生合作交流。
四、質疑文本,欣然期待 “葉老”的別樣世界
1.教師深情地總結這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
2.圍繞“葉老是個怎樣的人?”交代下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
板書:?
附板書
幫我修改
認真 用詞準確
平和 句子規(guī)范
葉 溫暖 具體感動
……
26.那片綠綠的爬山虎 圣
陶
邀我做客
教后反思
我覺得執(zhí)教《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應該重在教師的簡單而又富有深意的表達。所以我力求課堂中要有一種“樸素中流淌著美麗,簡單中演繹出精彩”的藝術魅力,讓學生如沐春風。第一課時的教學,我除了解決字詞教學外,把重點鎖定在了“葉老為肖復興修改作文”的學習,以“拿到葉老為我修改的作文,我看到了什么?又有什么感受?” 為話題組織教學,以學生為本,以讀為本,通過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使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感受葉圣陶的認真、平和。下面,我就簡單談談自己的上課后感受:
1.扎實高效的語言文字訓練
這節(jié)課的字詞教學我覺得能產生讓人眼前一亮的效果:在初讀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補充四字詞語”,這是對孩子是否用心閱讀文本的一種檢查,也是學生積累詞匯的一種很好的方法。再者,我又巧妙地將這些詞語活學活用,要求將這些詞填入合適的句子,與文本緊密結合,設計了這樣一個練習:“我獲獎的作文要印成書了,聽到有人要幫我修改,我有點( )。當我看過被修改的作文后,感覺有如( )。那年暑假,我還見到了葉圣陶老先生,那次見面讓我深感那個夏天( )!痹诶斫庹Z言的過程中,既提高了學生對語言的理解力,更提高了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加深了對文本的理解,可謂一舉多得。
2.文本補白提高語文能力
在學習完第一部分內容之后,我通過媒體出示了三句話:當我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時, 。當我仔細看了葉老修改的作文后, 。當我翻到葉老簡短的評語后, 。這三句話的呈現是學生們對文本內容的一個回顧,看看同學們是否把接收到的信息能有序地表達出來,能否將文本語言轉化為內部語言。這一過程中同學們流暢地表達了自己的思想,是學生思維火花的一次碰撞。正是因為有了之前的扎實引導,才為學生此時的靈感迸發(fā)做好了鋪墊。這一環(huán)節(jié)的實施,我覺得是整個教學中的一大亮點。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