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時目標:
1.認識“遮、淅”;辨析多音字“沒”。
2.有感情地朗讀《小雨點》,摘抄自己喜歡的語句。
3.學習寫擬人句。
一、激趣導入。
1.同學們,你們平時注意觀察過下雨嗎?誰能說一說下雨過程中和雨后的情景。
2.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就是描寫雨中和雨后景象的。在這節(jié)課,我們著重學習描寫雨中景象的短文《小雨點》(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試讀課文,要求讀準文中帶有注音的生字,再把句子讀通順。
2.同桌互讀課文,互相檢查,糾正字音讀錯的字或讀破句的地方。
3.檢查學生讀課文情況,指名讀指定的段落,糾正丟字、添字和讀破詞、讀破句的現(xiàn)象。、
三、看圖朗讀,想像雨景。
1.投影顯示第一幅插圖,看看圖上有哪些內容?
(一個小男孩正站在窗前望著窗外的雨點發(fā)呆,樹枝隨風擺動,數(shù)不清的小雨點隨風飄灑)
2.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說說圖中展現(xiàn)的是什么季節(jié)的雨?然后說說你生活中遇到的這樣的雨是怎樣的?
四、朗讀感悟,欣賞體驗。
1.學生齊讀第1自然段,說說下雨前大自然是什么樣的?
(烏云突起,遮住了天空,淹沒了太陽,明朗的天空變得陰沉起來)
2.比較句子。(投影出示)
藍藍的天空,被飛來的烏云遮住了。
藍藍的天空,忽然被飛來的烏云遮住了。
(1)指名讀這兩句話。
(2)說說這兩句有什么不同。
(第二句比第一句多了“忽然”一詞,表明烏云來得又快又急)
(3)再讀這兩句話,讀出第二句強調的地方。
(4)將第二句按要求改變句式。
零零落落林把零零落落六遮住了。
3.默讀第2~4自然段,體會各自然段的意思,然后全班交流。
(1)第2自然段描寫雨中哪兒的景象?
(小雨點灑在玻璃窗上的畫面)
(2)“點點晶瑩的小水珠,連成一片,流出了一條彎彎曲曲的小河!边@句話如何理解?
(3)第3自然段著重寫了哪兒的景象?
(公路上的景象。馬路變得油光發(fā)亮,汽車像洗了個澡,車頭燈光像一個圓圓的月亮)
(4)投影學句。
“來來往往的汽車也像洗了個澡,車頭燈光像一個個圓圓的月亮!
這一句把細雨沖洗汽車比喻成人洗澡,把細雨中的車頭燈光比喻成一串串圓圓的月亮,拿我們所熟知的事物作比,又易于被學生所理解。
(5)說說第4自然段著重寫了哪兒的景象?
(門前的大樹和小鳥)
(6)品讀美句。
“樹葉被雨點洗刷得綠瑩瑩的,像一只只明亮的眼睛”讓學生在讀中去感悟、去體會。
(7)指導讀出雨中景色的美。
1)老師范讀。
2)學生仿讀。
3)學生自讀。
4)指名讀。
五、課堂小結。
你知道這篇課文介紹了哪些景象嗎?希望你們能認真觀察,并將它記下來,養(yǎng)成留心觀察事物的好習慣。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