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課時教學設計一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教師引導:
“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你還想知道什么?”讓學生對上節(jié)課學習的內容進行回憶,知道課文的主要內容。同時,明確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
(學情分析:教師教學生語文,應該尊重學生,讓學生學自己想學的語文,學自己想知道的內容,這樣學生學起來才更有興趣,才愿意主動學,課堂才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如果牽著學生的鼻子走,學生會被動,不利于學生的發(fā)展。)
學生讀文后交流:
1、“森林王國是什么樣子的?”
森林王國從前是美麗富饒的,人們安居樂業(yè);王國里有一條法令:“任何人不得亂砍伐樹木!
教師引導:你覺得最關鍵的時那個詞語?你是怎么理解的?抓住關鍵詞“安居樂業(yè)”體會句子的意思。
(1)通過讀句子理解:“森林王國的百姓安居樂業(yè),有的種莊稼,有的狩獵,有的織布,有的捕魚,生活中充滿了笑聲和歌聲”。人們做自己想做的事,十分安定地生活,而且非?鞓、幸福,這就是安居樂業(yè)。
(2)從字面意思上理解:“安定的生活,愉快的工作”。
教師引導:這么美麗、富饒的景色,這么幸福的生活你愿意讀一讀嗎?
(教學設想:讓學生通過朗讀,評價感受森林王國的美麗富饒,那個地方是令人向往的,為后文人們破壞了森林感到深深的惋惜埋下伏筆。)
2、“森林王國是怎么失蹤的?”
小國王不再保護森林,砍掉了所有的樹木,建起了高樓大廈。沒有了森林的保護,雨妖、熱魔、沙鬼、風怪都來了,吞沒了森林王國,森林王國消失了。
引導學生深入理解下面的問題:
“森林王國為什么會失蹤?”
“森林王國失蹤了以后是什么樣子?”
“森林王國失蹤了以后,會怎么樣?”
“森林王國失蹤以后找回來了嗎?”
(二)將學生質疑整理以后再歸納為前兩個問題。這時,教師要放手讓學生默讀課文,在默讀時圈點勾畫,尋找答案。讀過課文以后,讓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自己默讀所得。然后全班匯報小組交流結果:
1、國王臨死前,囑咐他的兒子要他不得破壞森林,他置若罔聞,砍掉了所有的樹木,所以妖魔鬼怪都來了。只有樹木才能夠對付這些妖魔鬼怪。
教師引導學生體會“置若罔聞”的意思。
(1)引導同學們查字典理解什么是“置若罔聞”?
(2)結合課文理解“置若罔聞”,課文中誰對什么事情置若罔聞?
(3)聯系生活理解“置若罔聞”,你有過這樣的經歷嗎?
2、森林王國失蹤以后,那里被黃沙淹沒,形成了沙丘,黃沙淹沒了城市,百姓們沒了森林王國,空氣不新鮮了,人們變得萎靡不振,后來,不得不背井離鄉(xiāng),四散逃荒。
引導學生體會“萎靡不振”、“背井離鄉(xiāng)”的意思。
(教學設想:1、努力做到在學生的閱讀實踐中培養(yǎng)閱讀能力。在這節(jié)課中,學生幾乎用了三分之二的時間自己讀書,他們通過自己的讀書實踐,理解課文內容,不斷加深體驗,不同程度地“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獲得思想啟迪!2、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交流合作的意識,利用學生提出的疑難問題,把讀書引向深入。對疑難問題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討論,再推舉代表匯報。這種交流和對話不僅僅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思維能力,更是思想的啟迪,健康情感、價值觀的養(yǎng)成。這種交流和對話的過程,充滿了人文精神。)
(三)閱讀實踐進入了第二個層次。教師引導:
森林王國失蹤了以后,會怎么樣?
人類將面臨著一系列的災難。太可怕了!
(教學設想:學生此時會有自己的想法,也想發(fā)表自己的想法,針對這樣的情況,采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互相交流想法,然后集體評議,發(fā)散學生的思維,激發(fā)學生保護大自然的情感。)
教師總結:
是呀!曾幾何時,綠色鋪滿視野,春天百鳥叫,后山狼成群?墒,人類不愿與“異類”共享這個世界,執(zhí)意要成為萬物的主宰。——人類“贏”了,“征服”了自然界,自己卻也一敗涂地——在大自然成為需要人類保護的對象的時候,人類也親手毀掉了自己曾經無限美好的家園。
你們想看看森林王國是怎樣消失以及失蹤以后的情況嗎?
教師播放多媒體課件(課件內容為:人為因素造成的環(huán)境問題——森林砍伐以后水土流失、沙塵暴、大氣污染、洪水泛濫等,人們疾病叢生,背井離鄉(xiāng),家破人亡,四散逃荒的景象。讓學生再一次感受到亂砍濫伐給人類帶來的嚴重后果。)
(學情分析:學生雖然能夠體會文章的意思,但是對于我們身邊已經存在的環(huán)境問題卻不甚了解,對人類的災害感受不多,如果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到此為止,對于學生來講,學習這篇課文無異于紙上談兵,沒有實際作用。讓學生切身感受到環(huán)境遭到破壞給人類帶來的危機,這是最重要的,最能喚醒孩子保護環(huán)境,保護大自然,熱愛森林的情感。)
(教學設想:通過直觀感知,讓學生進一步了解我們面臨的環(huán)境問題,深化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激起學生保護環(huán)境的愿望和激情。引導學生從課文里面走出來,關心我們的生存空間。)
(四)表演課本內容,加深理解課文。
同學們,森林王國的失蹤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小國王的錯誤,妖魔鬼怪的橫行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們愿意表演這個童話故事嗎?
請同學們自由組合練習表演童話故事,還可以加上自己豐富的想象,加上森林王國失蹤以后會發(fā)生什么事情的情節(jié)。
1、學生自由組合,練習表演課本劇。
2、學生表演課本劇,簡單評議。
3、請表演課本劇的同學談談自己的感想,愿意重新找回森林王國嗎?今后該怎樣做保護我們的家園?
(教學設想:這是一篇很適合學生表演的童話故事。老師針對學生表現欲強的特點,在學生理解課文之后,設計了表演課本劇,這是學生再一次理解文章內容的過程。通過表演課本劇,可以將學生的情緒再一次引向高潮,將課文中心再一次升華。通過談感想,讓學生知道要找回失蹤的森林王國,*每個人從每一件小事做起。)
教師總結:
幸福生活不只在于衣食享樂,也在于碧水藍天。大自然是我們最好的朋友,從我們的生活細節(jié)做起,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空間吧!相信通過同學們的努力一定會找回失蹤的森林王國的。
教學理念
要把課堂變成學生自主、討論、探究的場所,讓學生對生活中的人或事能發(fā)表自己獨到的見解,把課堂教學引向生活的天地,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語文的能力。要達到上述目的,教師就要舍得從講臺上走下來,把學生請上去,真正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教材分析
本單元的主題是“走進森林”,共有三篇課文,從不同角度分別描寫了森林的美麗景色、物產的豐富以及有關森林的故事。通過學習,可使學生了解有關森林的知識,激發(fā)學生熱愛森林、了解森林、保護森林的思想感情。《失蹤的森林王國》是一篇童話故事,通過對森林王國失蹤前后的描寫,說明亂砍濫伐給人類帶來的災害,告訴人們要保護大自然,熱愛大自然,樹立環(huán)保意識。全文共13個自然段,按“老國王在位時”和“新國王上臺后”分為兩部分。課文中運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描寫了森林王國富庶繁榮,百姓安居樂業(yè)的景象以及如此美麗富饒的原因——“任何人不得亂砍樹木”。這條法令十分嚴格,國王的兒子曾不小心觸犯了法律,遭受了皮鞭之苦。這個事件是森林王國失蹤的導火索。新國王上臺后,對特別法令懷恨在心,他聽信了遠方客人的建議砍樹造樓,妖魔鬼怪乘機而入,百姓背井離鄉(xiāng),森林王國從此失蹤。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課文,讓學生了解森林王國失蹤的原因及后果,樹立環(huán)保意識,激發(fā)保護森林,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培養(yǎng)學生的默讀能力。了解課文內容,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內容提出問題。
3、學習抓住文章中的關鍵詞語,概括課文內容。
4、理解:“安居樂業(yè)”、“置若罔聞”、“萎靡不振”、“背井離鄉(xiāng)”等詞語的意思。通過閱讀積累語言,通過積累形成語感,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第二課時教學設計二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詞語字條。
教學過程:
1、回憶、導入:
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哪一課?(指名說并板書課題)
誰來說說上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
生答:a朗讀課文,做到正確流利
b懂得了一些詞語的意思,如:安居樂業(yè)、置若罔聞……
c知道了課文可以分三部分
d知道了每部分主要講了什么。(具體說說)
2、今天,大家還想學到什么?
3、歸納學生所答,出示教學目標。
4、同學們想用什么方法來學習課文?(講故事)
為什么要用講故事的方法?(課文故事性較強,對話不多)
講故事應注意什么?
5、歸納學生回答,出示講故事要求(大屏幕)
a有聲有色地講故事,內容完整。
b用上一些文中的好詞語及表示范圍的詞語。
c加上自己豐富的想象,使故事更加生動。
6、小組合作,選取喜歡的一部分,按要求講故事,教師巡視指導。
大約準備15分鐘左右,小組匯報,其他小組評價。評價時,也要注意引導學生按剛才提出的講故事的要求評價,并具體說出他們所用上的好詞句好在哪,以及想像的是否合理,有什么好處。如果詞句使用不當或想像不合理,可以進行補充和修改。
教師隨機出示本課應積累的詞語和一些表示范圍的詞語。
如:安居樂業(yè)置若罔聞萎靡不振鳥語花香
鋪天蓋地手舞足蹈無影無蹤躍躍欲試
大臣們任何人妖魔鬼怪
7、森林王國為什么會消失得無影無蹤?
通過讀這個故事使你懂得了什么?
8、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圍繞課前目標說具體些)
希望同學們都來做愛護環(huán)境的小衛(wèi)士,使我們的家園變得更美麗!
板書設計:安居樂業(yè)
失蹤的森林王國 砍樹破壞環(huán)境
無影無蹤
愛護環(huán)境 植樹造林
教學目標:
1、有聲有色地講述課文內容,講后互相評價。
2、訓練學生在講述中準確使用本課積累的好詞語,正確使用表示范圍的詞語。
3、在講述中加入自己豐富的想像,使內容更生動。
4、教育學生加強環(huán)保意識,熱愛大自然。
教學重點:
有聲有色地講述課文內容,講后互相評價。
教學難點:
在講述過程中準確地使用本課積累的好詞語,正確使用表示范圍的詞語,并加上自己豐富的想像。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